
中考化学 常考易错点 专题十一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 试题.doc
18页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易错清单1. 对质量守恒定律认识和应用错误1)应用范围囊括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误认为10g水加热后变成了10g水蒸气,这一变化符合质量守恒定律2)忽视实际参与反应与否,误认为3g碳和10g氧气充分反应一定能生成13g二氧化碳3)无视气体产物,误认为蜡烛燃烧,固体质量减少,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例1】 (2013湖北黄冈) 下列有关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 将5g 铁和5g 铜混合加热后,物质的总质量为10g,遵循质量守恒定律B.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一定不会发生变化C. 5g 硫和5g 氧气完全反应后,生成物质量为10gD. 镁条燃烧后质量增加,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铁和铜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虽然混合加热后质量不变,但是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A错误;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可以知道,在化学变化中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在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中,分子的总数可能发生改变,故B错误;根据硫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硫和氧气在反应中的质量比为1∶1,所以5g硫和5g氧气可以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物质量为10g,故C正确;镁条燃烧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反应,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应该等于镁和氧气的质量之和,所以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D错误。
故选C 【答案】 C 【误区纠错】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所以只能用来解释化学反应2. 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1)混淆了反应条件“点燃”“加热”“高温”的区别2)混淆了化学方程式中“+”“”与数学上“+”“=”的读法3)常见错误:臆造化学式和化学反应,错写化学式,漏写或错写反应条件,错标或漏标气体和沉淀生成物符号“↑”“↓”例2】 (2014湖南永州)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2O2H2O+O2↑B. Cu+H2SO4CuSO4+H2↑C. 4Fe+3O22Fe2O3D. CaCO3+2HClCaCl2+CO2↑+H2O 【解析】 A. 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2H2O22H2O+O2↑;B. 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C.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D. 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项 【答案】 D 【误区纠错】 有些同学容易忽略化学方程式书写的前提和基础,即符合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写出原本不能发生的反应或没有配平。
名师点拨1. 质量守恒定律是最基本的化学规律,是从量的角度研究化学的,是历年的中考热点问题,常见基本命题形式和种类为:(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有关化学反应现象或质量变化的问题2)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守恒推断物质的化学式3)利用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或质量守恒确定物质的组成元素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各物质的质量的计算5)以质量守恒定律为内容的探究性试题2. 化学方程式是重要的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基础,也是历年中考的重要内容其命题形式和种类为:(1)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2)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反应的基本类型3)提供生产、生活、科技等信息,写出化学方程式4)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命题趋势是结合生产、生活、科技和社会重大事件等方面内容,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或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提分策略1.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对实验问题、伪科学、化学现象进行热点分析1)分析的一般步骤①说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③与题目中实验现象相联系,说明原因2)注意的几个问题①质量守恒定律只能解释化学变化,不能解释物理变化②是“质量”守恒,而非“体积”守恒,非“分子个数”守恒。
③“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是指实际反应掉的物质,不包括未反应的物质,也不包括杂质④反应生成的物质包括生成的液体、气体或沉淀,不要忽略散逸掉的气体例1】 (2013黑龙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功的组织者说功法力无边,发功可将水变成汽油B. 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蒸馏C. 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速率较快D. 铁的冶炼过程是铁的化合物变成单质铁的过程 【解析】 汽油中含有碳元素,而水中没有,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因此水不可能变成汽油,故A说法错误;在水的净化过程中,蒸馏得到的是纯水,净化程度最高,故B说法正确;反应物的微粒接触越充分,反应越快,因此化学反应在溶液中进行的速率较快,故C说法正确;铁的冶炼过程是用还原剂将铁的化合物还原成单质铁,故D说法正确故选A项 【答案】 A2. 利用“守恒”的思想,对化学反应前后宏观、微观数量的“变”与“不变”进行判断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为新物质的分子,新物质的分子聚集成新物质此过程中:5个不变2个一定改变1个可能改变宏观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②元素的种类不变①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③原子的种类不变;④原子的数目不变;⑤原子的质量不变。
②分子的种类一定变①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变例2】 (2014甘肃武威)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 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B. 因为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所以蜡烛组成里一定含有C和HC. 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D. 因为碱溶液呈碱性,所以呈碱性的溶液一定都是碱溶液 【解析】 A. 对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但它们的分子构成不同,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故A的说法错误;B.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蜡烛燃烧生成CO2和H2O,反应后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反应前也应有三种元素,又因为反应物中有氧气,故只能判断蜡烛中一定有碳元素、氢元素,可能有氧元素,故B的说法正确;C.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可燃物的温度达到其自身的着火点;而灭火只要控制其中的一个条件就可以,故C的说法错误;D. 碱溶液呈碱性,但呈碱性的溶液不一定都是碱溶液,例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它是盐溶液,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答案】 B3.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和实验探究1)设计原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仪器装置:(托盘天平略)(各种装置图)(3)操作注意问题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并严防漏气例3】 (2013重庆一中重庆中考二模)创新并不高深莫测,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一个实验步骤的变化,一个实验装置的改进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今天,同学们再来体验一把吧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产生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还需的测量仪器是 ,装置的不足之处有 (填序号)①不便称量 ②气体易逸散 ③收集不到气体(3)小希认为应把实验设计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完成下面是他完善装置的思维过程,请你将方框内装置(画出添加的仪器、标出药品名称),短线上内容补充完整归纳总结:用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且要注意分压 【解析】 (1)用稀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托盘天平称量反应前后反应混合物的质量题给装置的不足之处有:装置庞大不便称量,装置不密闭使得生成的气体散逸;(3)反应生成的气体物质不能散逸,需要反应容器密闭,产生气体后,需要泄压,否则气体压力增大会将胶塞冲出,但是泄压时又不能将气体收集到气球等装置中而影响称量的准确性,那就需要在密闭装置内用吸收剂将产生的二氧化碳予以吸收。
吸收剂可以选取能与之反应的氢氧化钠溶液,用小烧杯盛放提前置入密闭容器中 【答案】 (1)CaCO3+2HClCaCl2+H2O+CO2↑(2)托盘天平 ①②(3)用吸收剂将CO2吸收4.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1)步骤①写:左写反应物,右写生成物;②配:写准化学式,系数要配平;③注:中间连等号,条件要注清;④标:生成气体和沉淀要用“↑”“↓”来标明2)注意①如果反应物中无气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气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后面要标出“↑”,若反应物中有气体参加,则生成物中气体不标“↑”;在溶液中,如果反应物中无固体参加,反应后生成物中有固体,在固体物质的化学式后面标出“↓”,若反应物中有固体参加,则生成物中固体不标“↓”②配平时,只可改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而不能改变化学式中的元素符号右下角的小数字③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最简整数比,“1”省略不写例4】 (2013江苏连云港)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 )A.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Fe+3O22Fe2O3B.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C. 在密闭容器中燃烧红磷验证质量恒定律:2P+O2P2O5D. 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CO2+Ca(OH)2CaCO3↓+H2O 【解析】 A.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Fe3O4;B. 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2Fe+3CO2;C. 该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4P+5O22P2O5;D. 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故选D 【答案】 D5. 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1)计算的步骤①设:根据题意设未知量(一般设为x、y、z等,且其后不带单位)②方:正确书写有关反应化学方程式③关:找出已知物、待求物的质量关系④比:列出比例式,求解⑤答:简明地写出答案2)注意的事项①含杂质问题计算:换算为纯量代入方程式②计算数据的单位:统一为质量代入方程式注:纯净物和含杂质物质的换算公式:纯净物的质量=含杂质物质的质量a%a%——纯净物在含杂质物质中的质量分数质量和体积的换算公式:质量=体积密度(3)要领和关键①三个要领:步骤要完整、格式要规范、得数要准确②三个关键:准确书写化学式、化学方程式要配平、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例5】 (2014北京)某厂烟气中SO2的平均含量为0.032g/L,用780g硫化钠(Na2S)溶液恰好能吸收2000L 该厂烟气中的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S+5SO2+2H2O4NaHSO3+3S↓求理论上得到NaHSO3溶液的质量(假设烟气中其他成分不能被吸收) 【解析】 由 2Na2S+5SO2+2H2O4NaHSO3+3S↓,可知:2000L SO2溶于780g硫化钠(Na2S)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后,除去固态S,剩余的即是NaHSO3溶液,故需先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S的质量,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NaHSO3溶液的质量。
【答案】 解:2000L 该厂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