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精卫填海》课后练习题-附加答案(共6页).doc
6页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13 精卫填海第一课时一、在加点字的正确注音后的括号内打“√” shǎo( ) rì( ) wéi( ) 少女 名曰 故为精卫 shào( ) yuē( ) wèi ( ) 二、看拼音,写词语 dì wánɡ nì shuǐ fǎn huí xián tǔ ( ) ( ) ( ) ( ) xián dì fǎn nì yuē( )接 皇( ) 往( ) 沉( ) 美其名( )三、根据课文给写出下面词语的正确解释。
少女: 溺: 故: 堙: 四、选择填空1.这篇文言文出自于《 》 A.《三字经》 B.《山海经》 2.精卫"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的原因是:( )A.善良的精卫不希望再有人像自己那样被大海淹死B.精卫不自量力,她只是在做无用功3.“以堙于东海”的“堙”读音是:( )A.yān B.yīn五、课文整体梳理 传说精卫因为 而填海 ,用西山上的_____和____经过不懈的努力,最后终于填平了 的故事13 精卫填海 第一课时 答案一、shào yuē wéi二、帝王 溺水 返回 衔土 衔 帝 返 溺 曰三、小女儿。
淹没四、1.B 2.A 3.B五、游泳溺亡 树枝和石块 东海13 精卫填海第二课时一、辨字填空,组词语1)曰 日: 美其名( ) ( )记 (2)违 伟:( )反 ( )大 (3)弱 溺:( )亡 微( )(4)古 故:( )诗 ( )事 二、翻译句子1)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2)溺而不返 三、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 )女娃女娃游于( ),( ),故为精卫,常( ),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 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 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 13 精卫填海 第二课时 答案一、(1)美其名曰;日记 (2)违反;伟大 (3)溺亡;微弱 (4)古诗;故事二、(1)它原来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字叫女娃。
(2)溺水而死未能回来三、1.名曰 东海 溺而不返 衔西山之木石2.不怕困难,与困难斗争到底的精神3.我在祖国的边疆战士身上看到了这种精神4.示例:这个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畏艰苦、勤奋不止、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类文阅读-13 精卫填海燧人钻木取火 遂明国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国,息此树下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识: 至: 息: 感: 2.“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suì)人翻译成白话文,意思是: 3.短文中的圣人从哪里受到启发,发明了钻木取火?从文中找出来,用“ ”画出来4.你能解释一下“钻木取火”的道理吗? 5.人类从自然现象或生活现象中受到启发,从而进行发明创造的事例数不胜数。
试着举个例子吧 【参考答案】1.知道 到 休息 感悟2.圣人受到启发,感悟到钻木取火的道理,就试着用小树枝来钻火,终于引发火花,燃起火种,人们把这位圣人称为“燧人”3.有鸟类鸮(xiāo),啄树则灿然火出4.钻木取火是根据的原理产生的木材比较粗糙,摩擦时会产生热量,而且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会生出火来5.示例: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从而受到启发,发现了万有引力鲁班受到锯齿状树叶划伤皮肤的启发,发明了锯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ū)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选自《精编神话故事一百篇》) 共工原来是一个驾波驭浪、争强好胜的水神他挑战权威,天不怕地不怕,要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夺帝位争战中,怒气冲天的共工一头撞向不周山,结果,撑着天宇的巨柱被撞折,兜着大地的网绳被撞断天空向西北倾斜,日月星辰一下也向西北移了位;东南大地塌陷,水土向那里流灌成了海洋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昔者: 争: 触: 折: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 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用“ ”画出来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参考答案】1.从前 争夺 碰、撞 折断2.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3.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日月星辰移动和江河向东南流的自然现象专心---专注---专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