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江苏省干部人才援疆规划新编.docx
47页江苏省干部人才援疆规划 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干部人才开展规划 〔2022—2022年〕 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伊犁州前方指挥部 二○一○年十二月 目 录 1、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干部人才开展规划 〔2022—2022年〕…………………….……………..…1 2、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干部人才开展规划〔2022—2022年〕实施方案……………………………………….…..……17 3、2022年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干部人才工作方案表 ……………………………………….………………..…23 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干部人才开展规划 〔2022—2022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根据江苏省对口支援新疆总体规划和伊犁州直、农四师、农七师〔以下简称“受援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开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序 言 进一步加强和推进对口援疆工作,是党中央对推进新疆跨越式开展和长治久安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干部人才援疆是中央新疆工作总体部署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新一轮全面援疆的关键环节,具有根底性、战略性、根本性作用 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干部人才援疆工作1997年以来,先后派出6批302名援疆干部,实施了一大批援建工程,培训了一大批干部人才,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新疆经济社会开展和社会稳定,而且探索了江苏对口援疆的经验,为江苏省做好新一轮援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根底。
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受援地区干部人才开展与新疆开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资源总量严重缺乏,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人才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还存在 目前,受援地区人才资源总量20万人〔其中:伊犁州直13万人,农四师4万人,农七师3万人〕,从人才分类情况看,党政人才1.8万人〔其中:伊犁州直1.6万人,农四师0.1万人,农七师0.1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1.4万人〔其中:伊犁州直0.8万人,农四师0.3万人,农七师0.3万人〕,专业技术人才8.3万人〔其中:伊犁州直6.3万人,农四师1万人,农七师1万人〕,技能人才8万人〔其中:具有高级工以上专业技术等级证书的高技能人才3万人〕,农村实用人才4.6万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人才1.1万人;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637人〔其中:伊犁州直480人,农四师1813人,农七师1423人〕2022年,总体上受援地区人才奉献率21.4% 未来十年,是新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阶段,也是推进新疆跨越开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时期,做好新一轮援疆工作,必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确立干部人才优先开展的战略布局,把干部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强疆之基、开展之本、稳定之要,优先开展、优先投入,努力把干部人才援疆工作打造成整个援疆工作的品牌,努力把江苏省干部人才援疆工作打造成全国干部人才援疆工作的品牌,开创干部人才援疆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根本原那么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围绕新疆实现跨越开展、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以开展需求为导向、以扩大规模为根底、以提升素质为核心、以优化结构为主线,统筹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江苏与新疆“心连心、一家亲、手牵手、共开展〞,为全面做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进一步稳固党的执政根底,加快建设繁荣富裕的社会主义新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根本原那么 人才优先、引领开展牢固确立干部人才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最大程度满足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开展对干部人才的需求,引领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 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加强受援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工作,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受援地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干部人才队伍结构,促进各类人才均衡开展 分类指导、协调开展根据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开展的不同阶段,区域、行业开展的不同要求,加强分类指导,建立各具特色的干部人才队伍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促进受援地区干部人才的协调开展 创新机制、激发活力。
创新人才开展理念,优化人才开展方式,探索建立适应新疆开展需要的干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新机制,最大限度的激发干部人才的创造活力,促进优秀人才向受援地区集聚 互动并进、内生机制着眼增强受援地区的人才开展的内生动力,建立苏疆两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干部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提高受援地区干部人才的科学开展能力,实现受援地区干部人才的可持续开展 〔三〕战略目标 到2022年,促进受援地区确立干部人才开展在新疆的领先位置;到2022年,推动受援地区建成新疆地区优秀人才集聚高地,人才开展主要指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具体指标如下: ——规模总量壮大人才资源总量32万人,年均增长5%左右,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900人〔其中:伊犁州700人〕,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超过13万人,高技能人才总量达7万人 ——结构趋向合理实现新兴产业领域中高层次人才倍增目标,高层次人才占人才资源总量的比例要到达8%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到达50%以上,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15% ——机制富有活力建立健全符合当地人才资源培养、流动、评价、选拔、使用、鼓励和保障机制,营造鼓励创新、支持创业、宽容失败的人才环境,干部人才开展机制充满生机和活力。
专栏1:人才开展主要指标 项 目 单位 2022年 2022年 2022年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20 25 32 其中:1、党政人才 万人 1.8 2.0 2.2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万人 1.4 2.0 3.0 3、专业技术人员 万人 8.3 10.5 13.0 每万人口拥有人才数 人 637 750 900 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 人年 8.2 14 21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36.8 43 50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高等教育的比例 % 5.95 10 15 人力资本投资占GDP比例 % 8.3 11 12 人才奉献率 % 21.4 25 30 注:人才奉献率数据为区间年均值,其中2022年的数据为2022年—2022年的平均值,2022年的数据为2022—2022年的平均值,2022年的数据为2022年—2022年的平均值 二、干部人才援疆的主要任务 〔一〕大力引进培养重点产业开展急需人才 围绕受援地区确定的主导产业、重点产业、优势产业的开展需求,大力促进急需紧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到2022年,在煤电煤化工、现代农业、民族医药、特色资源产业等领域引进培养急需人才3.5万人左右。
重点产业和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明显优化 主要举措:协助受援地区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开展规划和分类指导,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充分利用江苏的高校资源,帮助受援地区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完善重点产业和领域学科体系组织实施重点产业人才开发工程,加大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制定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引导各类人才向产业集聚 专栏2:重点产业开展急需人才一览表 项 目 单位 2022年 2022年 煤电煤化工专业人才培养 人 14500 29000 现代农业类人才培养 人 1500 3000 民族医药产业人才培养 人 100 200 特色资源产业人才培养 人 800 1600 煤电煤化工专业人才引进 人 300 600 现代农业类人才引进 人 250 500 特色资源产业人才引进 人 250 500 〔二〕大力开发社会开展重点领域紧缺人才 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长治久安的需要,大力促进受援地区社会事业开展重点领域的人才开发力度,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社会开展人才队伍到2022年,在教育、医疗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人才等社会重点领域引进培养紧缺人才1.2万人左右。
主要举措:依托江苏高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优势,建立各类人才培养基地;采取合作培养、工程引领等方式,促进受援地区经济社会开展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大力开发社会开展的紧缺人才,通过定向培养或在职培训的方式,大力培养“双语〞教师协助受援地区制定社会工作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断扩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总量、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素质、优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采取更为有力的措施,创新社会工作人才管理体制机制 专栏3:社会开展紧缺人才一览表 项 目 单位 2022年 2022年 科技人才培养 人 100 200 教育人才培养 人 2600 5200 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人 2400 4800 科技人才引进 人 50 100 教育人才引进 人 200 400 医疗卫生人才引进 人 300 600 〔三〕大力推进“三支队伍〞建设 在统筹推进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等6支人才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推动“三支队伍〞建设 1、党政人才队伍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
主要举措:采取省对州〔师〕、市对县〔团场〕、县对乡“双向挂职〞的方式,全方位加强两地的干部人才交流;通过两地培训、学习、基地教育等方式,大规模开展党政干部教育培训;组织实施万名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双带型〞基层干部人才工程,全面提升受援地区干部人才的综合素质和开展能力 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 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需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市场开拓能力、竞争能力和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职业化、现代化、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到2022年,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规模到达3万人左右 主要举措:依托江苏知名企业、高水平大学和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通过跟班学习、见习锻炼、专项培训等方式,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组织实施企业家培育工程,加强科技人才的集成支持,全面提升受援地企业管理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适应推动受援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开展需要,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为重点,采取大师+团队、工程+团队等多种形式,打造一支具备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到2022年,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13万人左右。
主要举措:通过引才与引智相结合、工程与人才相结合等方式,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规模组织实施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工程和双语师资队伍建设工程,提高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重点人才工程 〔一〕千名高层次人才引进工程 协助受援地区围绕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目标,设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依托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和重点工程,通过核心团队带动、工程合作等方式,到2022年分层次、有方案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1000人左右 〔二〕万名党政人才素质提升工程 围绕受援地区党政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充分利用江苏党政人才教育培训资源,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培训与挂职相结合等方式,到2022年培训人数到达15000人次 〔三〕重点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