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T机台掉料问题处理方法教程.doc
16页SMT机台掉料问题处理方法教程———————————————————————————————— 作者:———————————————————————————————— 日期: 16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SMT机台掉料處理方法一掉料現象 我們可以從分析生產信息報表了解掉料狀況KME: 生產報表中掉料率的部分如下圖所示,圖一為机台總的掉料狀況,圖二為机台Pickup miss info(吸料狀況),圖三為Recog miss info(辯識狀況),圖四為L miss info(厚度檢測狀況)各站掉料狀況掉料率掉料總數〈圖一〉 每個Head 掉料Nozzle型號<圖二〉Pickup miss info〈圖三>R miss info各個Head 各料站掉料〈圖四>L miss info 從上述生產報表可以看出,KME机台掉料可以分為:Pmiss, Rmiss ,LmissPmiss: 吸料錯誤;Rmiss: 零件辯識錯誤;Lmiss: 机台檢測的零件厚度與設定不符.PANASERT: Panasert机台掉料生產報表有兩种形式,表一為各站掉料狀況,表二為每個HEAD,每個Nozzle 的掉料情況表一.各站掉料狀況表二.各個Head, nozzle掉料 從以上報表可以看出Panasert机台掉料有以下几种形式:1. Pick error:吸料不良;2. Standing pick up error:零件側立或檢測的厚度與設定不符;3. Recog error: 辯識錯誤;4. Shape error: 零件的外形尺寸不對。
二掉料原因分析 影響机台是否掉料的的原因很多,我們可以從“人﹐機﹐料﹐法“方面分析﹐將每一可能因素列出﹐劃成" 魚骨圖"的形式﹐便于我們直觀的了解影響掉料的因素﹒ 從上述魚骨圖可以看出﹐掉料因素很多﹐每一項的不良都可以引起高掉料率在實踐中﹐經常性出現的原因有下列一些﹕1﹒零件庫設置不對﹔2﹒吸嘴損坏﹔3﹒來料包裝不良﹔4﹒Feeder吸料位置不對所以控制掉料优先考慮上述因素﹒三.掉料控制對策 根据上述魚骨圖﹐我們掌握了掉料的原因﹐針對這些原因﹐我們可以提出可行的對策來控制和預防掉料的產生﹒ 以上圖片表明﹐控制和預防掉料的產生﹐不是一個人﹐一個部門可以解決的問題﹐需要工程﹐品保﹐生產﹐設備厂商配合控制掉料的一般流程 前面提過﹐在實踐中﹐經常性出現的掉料原因有下列一些﹕(1)﹒零件庫設置不對﹔(2)﹒吸嘴損坏﹔(3)﹒來料包裝不良﹔(4)﹒Feeder吸料位置不對. 在處理掉料過程中﹐主要先從這里入手根据生產報表所顯示的信息﹐對以上各項要有先后順序和不同的解決方式﹒這樣可以有目的﹐較快速的解決問題下面分兩种情況說明掉料控制的一般流程.1. 吸料不良引起的掉料(Pickup error / P miss):生產信息:Pickup error/P miss單Nozzle吸料率低單站吸料率低檢查吸嘴狀況: 1. NOZZLE 損坏(磨損,崩裂,卡住)2. 吸嘴高度3。
彈簧斷裂4. 過濾棉臟1.檢查feeder是否OK2.上料位置是否OK檢查零件的參數是否設置合理1檢查零件的包裝是否良好.2來料尺寸是否變化問題未解決,尋求支援2.辯識不良引起的掉料(R miss, L miss / Recog error, STD pickup error, Shape error)生產信息:High pick up rateLow mount rateRecog errorShape errorStanding pick upChip height errorL miss檢查Parts library參數設置檢查來料: 1代用料,尺寸改變2零件包裝不良檢查Feeder: 1.上料錯誤2 吸料位置不對檢查Parts library參數設置檢查Feeder: 1. 上料錯誤;2feeder損坏.檢查來料:1. 來料不良:2. 代用料,尺寸改變檢查吸嘴和Camera:1.Nozzle 損坏(磨損,崩裂,卡住)2.吸嘴高度NG3Camera 上有异物檢查吸嘴和Camera:1. Nozzle type不對2. 吸嘴損坏3. Nozzle高度不對4. 辨識Camera沾污問題未解決,尋求支援五。
控制掉料的具體方法〈一>.吸料控制1. 檢查Feeder,上料情況:(1). 檢查FEEDER是否有問題,主要檢查彈簧是否斷裂,進料是否順暢,進料的位置是否對;(2). 檢查FEEDER上料位置是否正确; 檢查方法:手動壓料,若料中心可以到吸料位置為OK 料的位置:大顆零件要特別注意,Panasert:上料位置應為零件中心對准feeder上的刻線,KME為對准Feeder最高齒. emboss的料帶應伸出feeder一部分﹐否則會引起料帶擠在feeder前端﹒料帶Feeder 刻線零件(3). 檢查FEEDER選用是否正确:檢查FEEDER大小,Pitch,适合的料帶.feeder選用舉例說明﹐如圖示611 上圖所示為寬度4*11=44﹐pitch=4*6=24,emboss包裝﹐所以要選用 44*24 (44*12) emboss的feeder(4) 汎用机吸料位置的偏移,會導致吸料不良,可以修改或Teach吸料位置2. 檢查Parts library:PANASERT parts library如下圖所示:厚度誤差不能過小過大0.2~0.5注意IC pin方向 注意外形尺寸方向辨識類型有lead pitch時不能為0 吸料速度Package 一定要選對辯識燈光選擇3216以上零件一般選用large cameraNozzle選擇(1). Check parts library 中零件的thickness是否有錯誤, 注意有可能在同一個產品中使用不同厚度的零件(比如代用料).(2)。
Package:注意區分Emboss還是paper,料帶的寬窄 Panasert Package 分為8mm paper,8mm emboss,12(以上)emboss KME Package 分為paper/emboss,large/small Package的設定不對會導致掉料嚴重,同時可能會損壞吸嘴(3) Feeder count是否設置正确: 檢查方法:手動壓料,壓一次若料到吸料位置則feeder count: 1,壓兩次則feeder count:2,以此類推(4). Nozzle type是否選對: nozzle type 的選用要根据零件的大小,重量.請參考<Reference Manual〉 page 26-1~~~26—2 .(5) Pick up speed是否過快:對于形狀不規則,表面不平的零件要降低速度,比如圓柱形的二极體.(6). 包裝角度是否有誤:一般情況下包裝角度為0 或90. 預防措施:規范parts library 的管理,建立規范標准的零件庫,要能夠從PARTS CODE 中看到零件的特征,比如:零件尺寸,零件外形,零件PIN數目等,避免選錯零件庫.比如:1608C t0.5-E,SOP16PIN—0.5P,TR5PIN-1。
5P3檢查料況:(1) 料帶緊,包裝高度不好:調整吸料高度vacuum height(pick up gap):+—0.2mm之內經驗總結:1005—--1608 吸料上提效果較好料帶NozzleNozzle料帶PartPart吸嘴上升一點 吸嘴下壓一點 Panasert vacuum height上提為+ 下壓為--KME pickup gap 上提為:--,下壓為+ 适當降低吸料速度 (2) check 是否有代用料,尺寸變化重新建立新的parts code4某個nozzle pickup rate 低:(1)檢查吸嘴是否損坏,更換 NOZZLE(2).Teach nozzle height在此Teach nozzle height在此teach nozzle position(3).檢查吸嘴彈簧是否斷裂,吸嘴是否卡住無法上下和轉動(4)檢查吸嘴的設置是否有問題:KME CM20 1001吸嘴的真空檢測要取消,否則即使吸上料仍會出現pick up error.Vacuum sensor check :選NO.5若與料站,吸嘴無關1) 檢查濾棉是否要更換 2) 檢查cutter是否鋒利,有無拉料現象.<二>﹒辯識控制Standing pick up error/chip height error/none—level:1. 檢查來料:(1). Check 料的厚度是否有變化,若有重新建立新的parts code (2). 檢查零件包裝是否過鬆,過深,進料時會翻件,可以适當降低吸料速度和下壓吸料高度 —0。
2mm之內2. 檢查零件庫設置:(1). Check parts library 中零件的thickness及tolerance: 零件允許的高度誤差不能過小過大,一般tolerance為0.2~0KME采用的是Thick max ,thick mix 形式,此數值不能過小過大,否則會出現辯識不良, 一般為(T—02)~~~~~(T+0.4)mm之內為佳 Nozzle type是否選對,過小過大的吸嘴都有可能造成standing pick up,3. 檢查Feeder進料是否有問題4. 檢查吸嘴狀況:(1) 吸嘴是否損坏 (2) Teach nozzle height是否有問題(3) 檢查吸嘴上下和轉動是否順暢Recognition error &shape error/R miss1. 檢查零件庫:(1) 檢查parts library 中零件規格是否有誤:尺寸,pin數目及方向,pitch 大小及pitch容許誤差,包裝角度. 零件規格的錯誤將導致辨識不良(R miss)和外形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