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_向北发展,向南防御范文.docx

10页
  • 卖家[上传人]:泽玥15****2海阔
  • 文档编号:204937095
  • 上传时间:2021-10-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3.56KB
  • / 1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让开大路,占领两厢_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抗联协助苏军进驻东北      抗联是“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领导的在东北的抗日武装,其全盛时期达三万多人后来在日军的疯狂“围剿”下,各部相继失败1940年冬,余部在周保中、李兆麟等率领下陆续退入苏联境内1942年8月1日,在苏联远东军区的帮助下,抗联余部改编为“国际第88独立步兵教导旅”他们在大森林里进行特种训练,几乎人人都会跳伞、滑雪、游泳、攀岩,相当一部分人还会电台收发报、照相、测绘、爆破等侦察技术他们不断派遣游击小分队回国收集日本关东军的情报如关东军17个筑垒区的军事意图、设施、码头、飞机场飞机架数、机库数量、伪装情况、边界兵力部署从1942年春至1945年7月,这种侦察活动从未间断,成为苏联远东军司令部最重要的情报来源抗联为此付出了惨重代价苏军出兵东北前将这些情报经过精心处理,制成手册,连以上军官人手一册前远东军总司令阿巴纳辛克元帅曾握着周保中的手说:“感谢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宝贵情报,佩服中国的英雄们!”   纳粹德国投降后,苏军开始部署对日作战,周保中几乎参加了远东军司令部召开的所有军事会议1945年7月,抗联派出340人作为先遣支队到苏军,进行统一军事训练。

      其中160人分到第1方面军,80人分到第2方面军,100人分到后贝加尔湖方面军,他们作为先头部队的向导去执行特种作战任务  7月底,抗联又派遣290人空降到东北各战略要地附,潜入敌后执行战前侦察任务  这两批人员后来大多牺牲,生存者寥寥无几两批先遣人员离去后,抗联仅剩战斗人员400余人8月9日晨,周保中召开动员大会,向大家宣布了苏联对日宣战的消息,顿时群情激昂,个个摩拳擦掌,准备杀回老家为死难烈士报仇  8月11日,一艘军舰驶黑龙江边周保中立即按预定方案召集部队准备登舰渡江,杀回国内这时,苏军方面突然送来一份电报:  东北是你们中国人民的东北,苏联红军的任务是解放东北,建设东北的任务是你们的  斯大林  斯大林的电报令江边的抗联将士激动不已,他们按捺住求战的欲望,决定按斯大林的指示制订“建设东北”的计划8月14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周保中等人拿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方案,计划抢在国民党之前,控制长春、沈阳、哈尔滨等57个重要城市,重建东北各地党组织,建立政权和人民武装根据这一方案,将400多人分为57个进驻小组,每组按城市大小多则10人少则1人  这一方案电报莫斯科后,立即获得苏联最高统帅部的同意。

      决定方案中57个城市的卫戍司令员由苏方担任,其副司令员由抗联派人担任,苏方支持抗联进行建党、建军、建政工作8月中下旬,抗联以苏军卫戍副司令员的身份顺利进驻了57座城市周保中到达长春后,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当天就来看望“老战友”  “元帅同志,我要扩军,你要支持我武器  元帅笑道:“武器我有的是,你要多少就拿多少吧!能拿走的归你,剩下的归我咱们的战利品彼此分用条约没有规定战利品要交国民党,我只能把武器仓库和长春市交给他们元帅立即签署命令,凡苏军把守的武器库,只要有周保中的批条均可任其搬运  周保中也毫不含糊,向11个大中城市的卫戍副司令员下达了十万火急令:“抢运武器,扩充军队  苏军在长春运输队的汽车不分昼夜帮抗联运送武器后来这些武器大部分装备了新扩编的部队和进入东北的八路军  此时,东北局势极为混乱,各种势力均在积极活动,其中以国民党名义组织所谓“先遣军”、“挺进军”等反动武装者居多为了打压这些反动势力,周保中等抗联领导人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抓紧以“建军”为中心的“三建”工作  9月10日,担任苏军沈阳卫戍副司令的抗联将领冯仲云,电告周保中:”冀热辽军区李运昌部的先头部队曾克林已率三千人进驻沈阳。

        得此喜讯,周保中立即拜会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令东北苏军总司令马林诺夫斯基元帅备好飞机,并派贝鲁罗索夫中校和谢德明少校飞往沈阳,9月14日,飞机载着曾克林飞抵延安    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贝鲁罗索夫中校钻进窑洞,一眼便认出了八路军总司令朱德,他连忙挺直微驼的身体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作为“中国红军之父”,朱德的传奇经历经共产国际的宣传在苏联早已家喻户晓贝鲁罗索夫还是个士官生的时候,他就在一本书的封面上见过朱德的画像现在,当“画中人”微笑着朝他走来时,心里顿时涌起一股热潮担任翻译的谢德明少校连忙拽了一下他的胳膊,这一提醒,使中校心中的激情很快静了,他想起了此行的使命  贝鲁罗索夫中校用一种外交官式的语调,朝他十分崇拜的传奇英雄朱德宣读起那份他不情愿的公文:  总司令阁下,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让我向贵军转达四项声明:  一、按照红军统帅部指示,蒋军与八路军进入满洲,应按照特别规定的时间  二、红军退出满洲之前,蒋军及八路军均不得进入满洲  三、因八路军单独部队已到沈阳、泉、大连等地,红军统帅请朱总司令命令各部队退出红军占领之地区  四、未得红军允许进入满洲之国民党部队,已被红军缴械红军统帅部转告朱总司令,红军不久即将撤退,届时中国军队如何进入满洲,应由中国自行解决,我们不干涉中国内政。

        朱德静地听完苏方的声明,两道浓眉紧紧锁在了一起贝鲁罗索夫见朱德不悦连忙道:“马林诺夫斯基元帅请我转告朱总司令,他本人对朱总司令和八路军抱深厚之同情  朱德知道眼前的苏军代表由于地位低,只能起信使的作用,无法对等谈判,于是也无必要跟他们费口舌朱德提起笔给马林诺夫斯基写了一封信,要点如下:  后贝加尔湖前线总司令苏联元帅马林诺夫斯基同志:  一、贵使贝鲁罗索夫中校来此,得悉国民党军及八路军均需按照特别规定的时间,在红军撤退后方可进入满洲  二、现按照贵军之意,命令进入沈阳、长春、大连、泉及满洲其他各点之八路军各部队,迅速退出红军占领地区  三、在热河、辽宁之各部,自一九三七年中日战争爆发时即有八路军活动,并创有根据地(如附图),请允许该地区之八路军仍留原地  朱德写完信,请伍修权译成俄文,交贝鲁罗索夫带回长春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根据已判明的东北现状,决定大刀阔斧进军东北9月14日深夜,会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为委员,彭真为书记并从各根据地抽调100个团的干部去东北发展武装  次日清晨,通宵未眠的刘少奇,以中央的名义向各地党组织下达了如下指示:  一、目前我党对东北的任务就是迅速地、坚决地争取控制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党强大的力量。

      但在东北决不能采用八路军的番号,也不能用共产党的公开名义同红军接洽取得其帮助,而只能用东北地方正规部队、非正规部队(如东北人民自治军,某某省防军,保安旅、团、县、区、乡队,工人自卫队等)及非共产党面目,才能与红军指挥机关作正式接洽,并可取得红军的各种帮助及委任  二、山东、晋察冀、冀鲁豫及太行山准备开入东北之部队,应迅速继续前进,但在进入东北边境时,决不可被红军和英、美、国民党人发现,决不要经过有红军驻扎的地方,并且一进入东北境内,即须使用东北本地番号,销毁八路军原有证件  三、请山东派人到沈阳找曾克林和东北局接洽,要他们派人在大连、营口、安东等地设立机关,并查明我们部队是否可在胶东放下武器,脱下必要的军装,作为去东北的劳工或华北难民,到上述各口岸登陆,乘火车到沈阳再加装备如此好处甚多,既可合法,又留下武器,冀东亦须作此种侦察和准备  四、现在最重要的是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一百个团的干部迅速陆续起身前去从班长、副班长、排、连、营、团长及事务人员、政治工作人员均配齐,不带武器,穿便衣作为劳工到沈阳找东北局,再行发展和装备,其他炮兵、工兵、骑兵、化学、教育等技术人员亦应派去。

      一百个团干部的分配,中央提请华中廿个团,山东卅个团,晋察冀廿五个团,晋冀鲁豫廿五个团各地准备去东北之部队在外,晋绥及陕北亦在外此数是否可能,望考虑电复  五、其他到东北能作司令、市长、专员、经济、文教工作的干部,亦望尽可能派去  六、干部集中一批即走一次,不要等齐,各自寻找最迅速到达的路线前进,不带武器经海道和铁路走是安全的  刘少奇起草完这份电文,天已大亮,此时1架飞机正从窑洞上空穿过,巨大的引擎声震得桌上的豆油灯微微颤动他吹灭灯火,又提笔向重庆的毛泽东汇报  两天后,毛、周回电:“各电均悉,甚为欣慰这里友人和我们意见完全一致,希望力争东北,时机要紧,万勿失机……除完全同意你们的部署及东北局组织外,请考虑吕正操率一至二个团兼程北进  “友人”是苏联驻重庆大使的代号毛、周在重庆将中共争夺东北的方案及部署告诉了苏方,苏方完全赞同此时,外蒙古红军准备北撤,已经三次要求八路军晋绥部队接防内蒙古德王府、百灵庙一线  刘少奇根据形势的新发展,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这是抗战后延安走的最高超的一步棋  刘少奇经过深思熟虑后,于9月17日致电毛、周,将这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战略思想和盘托出:我们必须在冀东、热河控制重兵,除现在派去东北部队外,并须屯集至少五万军队在冀东,以备红军撤退时能抢先进入东北。

      因此,现在必须立即计划调集十万至十五万军队到冀东、热河一带否则将会来不及,对东北与热河的控制,均将没有保障为了实现这一计划,我们全国战略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方针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因此,我们意见,江南主力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并调华东主力到山东,再从山东、冀鲁豫抽调十万人到冀东、热河一带而华东根据地则以剩余力量加以扩大去坚持为了加强冀热辽地区工作,应即成立冀热辽中央局,派高岗、富春、康生等去工作,并须组织有力的军事指挥机关,以陈毅或林彪或徐向前去担任  毛、周19日回电表示完全赞成,并说“在此工作紧张时期内,全权委托书记处及中央主席及代主席行使政治局职权”当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刘少奇在会上强调:“现在问题就是快的问题,一刻千金大缺点就是没有飞机,时间太仓促……”  会议决定:将江南的主力粟裕部,八路军王震部撤回江北;山东调6万兵出去,3万海运去东北,3万经陆路到冀东;派李富春为冀热辽中央局书记,林彪为司令员,萧劲光、李运昌为副司令员,罗荣桓调东北到山东,陈毅、饶漱石到山东成立华东局;华中由邓子恢、谭震林等人成立分局去坚持东北局现已去了,再派5万军队去,各地送一百个团的干部,在东北内部再组织20万人。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举国大搬兵”的格局,鲁、冀、热、察、晋、陕、绥、苏等省大量主力部队北移东北,华北、华中地区兵力严重不足,需要及时补充兵源何在?南方八省  于是处于僵局的重庆谈判,因中共的“让步”又重现转机毛、周主动提出撤出南方八省中共武装,北调苏北、豫北政治上争取了主动,赢得了舆论对共产党的支持和同情难怪重庆各界人士视毛泽东为“和的救星”连强硬的“斗士”美国大使赫尔利也被毛泽东的“委曲求全”而打动,主动向蒋介石施加压力,迫其作必要的让步,以达成协议后来的“双十协定”就是在这种情景下产生的  这一“让步”,表面上为“退”,实质上是“进”以退为进,真是一箭双雕毛泽东何等高妙,调华北、华中之兵抢占东北,夺了最关键的战略要地;又以江南之兵填华北、华中,既巩固了华北、华中根据地,又救了处于蒋军包围之中的江南之兵,还赢得了舆论的一致好评这一连串动作,天衣无缝,一气呵成,真是妙不可言 11。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