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部编版初中语文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的研究.docx

6页
  • 卖家[上传人]:I***
  • 文档编号:242623183
  • 上传时间:2022-01-19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0.21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部编版初中语文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有关节日的习俗人们更是耳熟能详,这些节日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但是,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外来节日的冲击,传统节日越来越不受到青少年的关注,因此,让青少年探寻传统节日文化很有必要,语文学科教学承载着传承与弘扬中国文化的重大使命,近几年全国普及的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很多文本融合了传统节日的文化作为教师应该针对文本中的传统节日文化对学生进行引导渗透[关键词]初中语文 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正文]近年来,我国对传统节日也原来越重视,2006 年,国务院发布文件,把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节日明确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这些做法均从国家层面让传统节日得到了应有的重视与关注《新课标》中首先明确了“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增加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更是在多个文本中对传统节日文化进行了渗透和融合如:《腊八粥》《北京的春节》等多篇文章由此可见,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有积极关注传统节日文化的意识,还要在教学中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节日文化,以此增强学生的民族荣誉感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

      本文就对当今传统文化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提出提高传统文化教学的有效性策略一、初中语文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的现状1.1学校活动“形式化”,老师注重教学,文化知识被忽略 现在对传统文化弘扬主要体现是学校层面在节日来临之前,布置一些迎接的活动,如:绘制手抄报等评比活动表面上,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开展的“丰富多彩”其实,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感受都被布置的任务所累,对传统节日的到来没有一点期待,学校也以此发布公众号作为宣传题材,这种形式化的活动,对于传统节日文化弘扬有着消极影响其次,初中语文老师迫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考试压力大等多种压力,教师势必会逐渐趋向于一种带有目的性与功利性的教学——以提高成绩为目的的教学在课上,他们只教给学生考试相关的知识,对于与考试相关不大或者无关紧要的一些传统文化则是选择放弃或者简单说说,没有真实的意识到传统节日文化对学生的重要性1.2学生对传统节日没有期待,对其文化不感兴趣现在初中生受外来节日的影响,对传统节日缺乏了解,对传统节日关注不高,对其文化的学习意识不强,他们对传统节日认识和理解也只是停留在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春节吃年夜饭等层面上即使是学校布置了解相关传统节日的任务,也仅仅是应付完成任务,不会对其传统节日进行全面的了解,长此以往,对传统节日文化学习的兴趣也会逐渐减弱,文化专注意识更会逐渐丧失。

      所以,教师应提高意识,引导学生去关注传统节日,以此为契机去探寻背后的传统文化2. 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节日文化教学策略通过观察分析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文本中对传统节日文化的涉及情况,教学的现状思考发现,作为教师应该关注在语文课堂中如何进行传统节日文化教学,并且通过教学如何去传承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2.1抓住节日契机,开展各种丰富的体验活动首先,可以举行主题探究活动每逢节假日,可以利用节日放假时间开展主题式的探究活动,比如:“本地的端午节探究活动”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让学生们去本地的农村等地去探寻本地独有的节日习俗感受端午节氛围下身边的特有滋味其次,可以开展家校集体活动如:端午包粽子比赛,学生可以邀请家长共同参与等,以包粽子为引线,在其乐融融的氛围内,家人们一起感受着文化的交流碰撞,共同领悟民族传统节日的热情和内涵再次,还可以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体验在班里适当举办一些小型的活动,可以模仿《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节目来举办传统节日诗词朗诵会、传统节日习俗分享大会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很自然的对飞花令等知识有所了解,当这种活动成为教学的常态化活动时,学生会主动的探讨节目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以此将其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相融合,在学习的同时,不仅有了知识的积累,也可以感受文化魅力,开拓视野,陶冶情操。

      最后,根据各年级教材文本的特点进行教学初一的教材中《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可以以探究此类文章为契机,本学期就重点探究各个朝代各地春节的相关习俗及其内涵,以此类推,在学习《水调歌头》的时候,就可以对中秋节的习俗演变进行探究,在学习《社戏》等文章时,还可以对社戏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节目进行研究总之,以调动学生兴趣为目的,以学生活动为主,让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充满探索的兴趣2.2多方合力,才能更好的弘扬传统文化第一,师生合力经过调查和了解,教师课前可以和喜爱传统文化的学生进行沟通,给他们说明要求,安排任务,让他们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自主学习,了解相关节日文化,在课上作为文化讲解员与同学们分享交流第二,师师合力现在传统文化已是学校的校本课程,可以联合本校的教学传统文化的老师为学生介绍与讲解一些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第三,家校合力,随着通讯的发展,现在家校沟通更加通畅,可以在教学之前利用家长空闲之余进行分工合作:搜集资料、梳理信息、整合内容等,在教学中让家长进教室为学生进行分享与介绍第四,寻求社会的合力本地都有研究与传承文化的单位,教师可以提前联系好文化馆工作人员,利用节假日等机会,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文化场馆和名人故居,教师也可以邀请文化讲解员为学生讲解。

      [结束语] 传统文化,是我们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瑰宝,让学生去探寻传统节日的知识内涵很有必要,近年来,外来节日的流行,很多学生盲目跟风,弘扬传统文化是一名语文教师的责任,让传统节日文化在语文课堂中发芽开花,无疑是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有效途径之一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对传统文化有所重视,并试着在语文教学中在学生心中种下一颗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这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深远的影响[参考文献][1] 温立三. 对语文教材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J]. 语文建设, 2015(3). [2] 韩雪屏. 发掘语文课程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兼谈语文教材中的优 秀传统文化建构[J]. 语文建设, 2015(6). [3] 倪文锦. 语文教材编制与民族文化传承[J]. 语文建设. 2015(16).  -全文完-。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