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令捕蝗文言文翻译]县令捕蝗.docx
4页[县令捕蝗文言文翻译]县令捕蝗 【读书笔记】 县令捕蝗篇(1):《县令捕蝗》阅读答案 在阅读理解中大多数题目在文章里是能够抠出答案的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县令捕蝗》阅读答案盼望能够帮到大家 县令捕蝗 钱勰任如皋县令,会岁旱蝗发,而泰兴独绐郡将云:“县界无蝗已而蝗大起郡将诘之,令辞穷,乃言县本无蝗,盖自如皋飞来,乃檄如皋请严捕蝗,无使侵邻境穆得檄,辄书其纸尾报之曰:“蝗虫本是天灾,即非县令不才既自敝邑飞去,却请贵县押来 (选自宋叶梦得《避暑录话》) 【解释】 ①钱勰:宋朝人,字穆甫 ②如皋:古地名,今江苏如皋县 ③泰兴:古地名,今江苏泰兴县 ④郡将:郡的长官 【文化常识】 谦称与尊称在社会交际中,既有尊卑长幼的区分,又有人情礼貌的讲究,所以古今都存在谦称与尊称,而古人特殊讲究这一套上文末了说到“敝邑”与 “贵县”,虽带戏谑,但用词上前者是谦称,后者属尊称又,“鄙人”、“寒舍”、“陋室”、“犬子”等属谦称,而“阁下”、“令尊”、“令郎”、“贵府” 等属尊称 【思索与练习】 1、解释:①会 ②独 ③绐 ④云 ⑤已而 ⑥诘 ⑦盖 ⑧檄 ⑨不才 2、翻译:①令辞穷 ;②辄书其纸尾报之曰 3、理解:这两个县令的共同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 1.①适逢②却③欺诈④说⑤不久⑥责问⑦也许⑧公文,此指发送公文⑨没才能 2.①(泰兴)县官无话可说②就在对方公文的未了(写了首诗)回复他。
3.都不负责任县令捕蝗篇(2):白居易的灾难诗 在白居易的诗集中,有一类诗歌长期未得重视,这就是他的以自然灾难为题材的诗作 其灾难诗共5首,收录在讽谕诗中按时序排列,大致如下:元和四年(809)作《贺雨》和《捕蝗》,元和六年(811)作《春雪》,元和九年(814)作《夏旱》,元和十一年(816)作《大水》白居易灾难诗歌有三方面值得留意:其一,以史家实录笔法记录中唐几次严峻的自然灾难,既可证史亦可补史;其二,反映白居易灾难思想,藉此可窥探唐人对灾异的熟悉,具有思想史料价值;其三,诗歌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较大影响,具有必定的文学史意义 一、 证史和补史 元和三年(808)冬至四年春,中华南方发生严峻旱灾,波及到今日的苏、浙、皖、鄂、湘、赣、闽等地直到四年闰三月才开头降雨,旱情有所缓解这次旱灾,史籍多有载录《旧唐书》卷十四《宪宗纪》:元和三年,“是岁,淮南、江南、江西、湖南、山南东道旱”《新唐书》卷七《宪宗纪》:“(元和)四年正月壬午,免山南东道、淮南、江西、浙东、湖南、荆南今岁税……闰月己酉,以旱降京师死罪非杀人者,禁刺史境内榷率、诸道旨条外进献、岭南黔中福建掠良民为奴婢者,省飞龙厩马。
己未,雨《资治通鉴》卷二三七“元和四年”条下载录尤为详尽:“南方旱饥庚寅,命左司郎中郑敬等为江、淮、二浙、荆、湖、襄、鄂等道宣慰使,赈恤之,将行,上戒之曰:‘朕宫中用帛一匹,皆籍其数,惟县令捕蝗篇(3):《鲁恭治中牟》原文及译文 原文 鲁恭为中牟令,重德化,不任刑罚袁安闻之,疑其不实,阴使人往视之随恭行阡陌,俱坐桑下有雉过,止其旁,旁有儿童其人曰:“儿何不捕之?”儿言雉方雏,不得捕其人讶而起,与恭决曰:“所以来者,欲察君之政绩也今蝗不犯境,此一异也;爱及鸟兽,此二异也;童有仁心,此三异也久留徒扰贤者耳,吾将速反,以状白安据《后汉书》改写) 解释 中牟令:中牟县的县官 雉:俗称野鸡 徒:只会 德化:用道德感化 任:用 阴:暗中 阡陌:田间小路 反:通“返”,返回 状:陈述,描绘 译文 鲁恭担当中牟县令,注意用道德感化百姓,不用刑罚的方式朝中大官袁安听说这件事,怀疑它不是真的,暗中派人到中牟县去视察那人与鲁恭走在田间小路上,一齐坐在桑树下有一只野鸡经过,在他们旁边停下,旁有一个小孩那个人说:“你为什么不把它抓住?”那个小孩说野鸡才是幼鸡,不能抓那人很惊异,对鲁恭辞别说:“我此次前来,是要检查你的政绩的。
蝗虫不犯县境,这是我看到的第一个现象;爱惜鸟兽,这是其次个现象;小孩也怀有仁爱之心,这是第三个现象我久留只会打搅贤者我将迅速返回,把状况报告袁安 4 / 4。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