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纲要.doc
54页本科教学质量原则纲要目 录1 筹划与资源1.1人才培养目的1.2专业设立与调节1.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4 师资队伍1.5教学设施与场合1.6教学基本建设1.6.1专业建设1.6.2课程建设1.6.3教材建设1.6.4实践教学建设1.7教学改革与研究2 组织与实行2.1招生筹划与生源质量2.2课堂教学2.3 实验(实训)教学2.4 实习教学2.5 毕业论文(设计)2.6 科技创新与第二课堂2.6.1 科技创新2.6.2 第二课堂2.7 思想道德修养2.8 体育教学与锻炼2.9 教风与学风建设2.9.1 教风建设2.9.2 学风建设2.10 学籍学业管理2.10.1 学籍管理2.10.2 成绩考核2.10.3 课程重修3 控制与管理3.1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3.1.1课堂教学质量控制3.1.2实验(实训)教学质量控制3.1.3实习教学质量控制3.1.4毕业论文(设计)质量控制3.2教学过程的质量控制3.2.1教学运营检查3.2.2教学专项检查3.2.3教学督导3.3教学效果的质量监控3.3.1考试考核质量监控3.3.2毕业与学位授予质量监控3.3.3毕业就业质量监控4 分析、反馈与改善4.1教学质量评价4.1.1教师教学质量评价4.1.2学生学习质量评价4.1.3教学管理质量评价4.2教学质量评估4.3教学质量分析4.4教学质量信息反馈4.5教学质量改善1 筹划与资源1.1人才培养目的人才培养目的是指学校在国家总的教育目的指引下,根据学校自身办学条件、学生生源和社会需要,对所要培养出来的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规定。
人才培养的具体目的涉及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身心素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人才培养目的的基本内容涉及人才培养总目的、人才培养具体目的、专业人才培养目的△质量目的学校根据办学指引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拟定人才培养总目的人才培养总目的就是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面向生产和管理第一线,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规定,培养基本夯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质量原则(1)学校办学指引思想、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哺育目的明确,办学思路清晰,办学政策措施贯彻到位;(2)人才培养总目的符合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拟定的总体规定,与中期发展规划拟定的目的相一致;(3)人才培养的具体目的、各专业人才培养目的符合人才培养总目的,体现专业定位和专业特色;(4)人才培养的具体目的实行部门明确,方案具体可行,为满足学生个人的学习愿望和规定提供条件;(5)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各专业人才培养目的定位,对毕业生在知识构造、能力构造和素质构造等方面提出具体规定△执行部门(1)发展规划处(2)教务处(3)人事处(4)二级学院△执行文献(1)辽东学院章程(2)辽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3)辽东学院教学改革纲要1.2专业设立与调节高等学校按照学科分类、职业分工或不同产业而设立若干专业,并按相应的目的与规格招生、培养和就业。
专业设立与调节是人才培养的基本和载体,也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结合的桥梁和纽带专业设立与调节的基本内容涉及学科专业发展规划、专业构造调节、新增专业论证与申报、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等△质量目的按照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总体目的规定,通过专业设立与调节,按照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和特点,设立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增设新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学科交叉专业、边沿学科的专业和新学科的专业,积极通过既有专业扩大专业方向,保证学校多门类专业布点的总体方向合理布局△质量原则(1)根据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制定本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专业设立与调节的基本原则、发展思路、总体目的和规模构造明确;(2)本科专业设立与调节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的哺育,充足体现和反映学校人才培养总目的规定;(3)本科专业设立与调节工作规章制度完善,有严格的筹划性和严密的程序,政策措施保障有力;(4)本科专业构造调节以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为重要根据,进一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有筹划、有重点进行调节;(5)设立新专业市场调查与论证充足,专业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的明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专业定位和培养目的,专业设立程序符合国家和学校的规定,申报文献材料齐备详尽;(6)批准新增本科专业要做好招生准备工作,配备足够的师资力量,贯彻专业开办经费和实验教学条件及其她有关的教学条件。
△执行部门(1)教务处(2)发展规划处(3)人事处(4)招生办公室(5)就业指引中心(6)二级学院△执行文献(1)辽东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辽东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3)辽东学院本科专业设立与管理规定(试行)(4)辽东学院有关学科专业构造调节的原则意见1.3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人才培养目的,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主线文献,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核定教学工作量的基本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涉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方案的调节与培养方案的执行等内容△质量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符合学校办学指引思想、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培养目的明确、基本规格规定合理,拟定课程设立、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分规定、毕业原则等教学质量基本内容,成为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实行方案△质量原则(1)培养方案符合学校的办学指引思想和办学定位,体现“基本夯实、适应性强、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目的规定;(2)培养方案的制定结合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需求,吸取企事业用人单位和有关行业出名专家、管理人员的意见,突出专业培养特色;(3)培养方案的制定按照学校有关指引性文献规定,按照规定程序,在广泛调研、充足论证、严格审查基本上形成基本文本;(4)培养方案有明确的专业定位、培养目的和基本规定等基本内容,建立遵循本科教育基本规定的课程体系和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5)培养方案格式规范、构造完整、内容表述精确而精练,教学安排科学合理,符合认知规律;(6)培养方案既要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地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适时地进行调节和修订。
培养方案的修订和调节符合规定的程序与规范;(7)按专业分学期教学进程筹划组织实行培养方案,准备有关教学条件,下达并贯彻学期教学任务△执行部门(1)教务处(2)二级教学部门△执行文献(1)辽东学院本科教育学分制实行方案(2)辽东学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与实行管理措施(3)有关制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意见1.4 师资队伍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是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性因素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基本内容涉及教师岗位设立、师资队伍的调节与补充、师德修养和教风建设、师资队伍构造与业务能力、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博士学位比例、主讲教师的资格、专家、副专家为本科生授课的规定、教学事故的认定与解决、教师的本科教学鼓励机制等内容△质量目的通过科学合理设立教师岗位,建设一支构造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通过师德和教风建设提高师德水平,不断改善教师的学历、职称、年龄等构造,提高业务能力,建立增进教师资源开发运用和优秀拔尖人才迅速成长的有效机制,满足适应学校发展与人才培养需要△质量原则(1)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要有科学合理的中长期发展建设规划,并符合学校事业发展规划规定按照师资队伍建设发展规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与政策措施;(2)师资队伍规模构造、业务能力符合学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特色,体现和满足学校人才培养总目的和专业构造调节的规定;(3)教师岗位设立科学合理、职责明确,可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和发挥教师主观能动性;(4)教师师德和教风建设目的明确,采用可行措施常常性地开展师德和教风建设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敬业精神;(5)设立人才引进基金和人才培养保障基金,吸引和培养学校发展需要的高档人才,调节和优化师资队伍的年龄、学历和职称构造;(6)建立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学科专业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与培养制度,具有优秀拔尖人才的成长条件和环境;(7)制定科学可行的年度师资培训筹划和教师参与社会实践筹划,提高师资队伍的理论素养,丰富实践教学经验和实践业务能力;(8)明确本科教师任课资格和条件,严格执行教师资格证制度、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和主讲教师上岗资格审查制度;(9)建立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和措施,严格执行青年教师助课制度和新教师开课试讲制度;(10)建立教师教学奖惩制度,对在教学工作和参与教学改革工作获得成绩的教师予以奖励;对违背规定和发生教学事故的予以解决。
△执行部门(1)人事处(2)发展规划处(3)教务处(4)二级教学部门△执行文献(1)辽东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十一五”发展规划(2)有关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3)辽东学院有关进一步加强教风建设的意见(4)辽东学院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遴选与管理暂行措施(5)辽东学院教师参与社会实践暂行规定(6)辽东学院青年教师导师制试行措施(7)辽东学院本科教师教学工作条例(8)辽东学院本科教师任课资格管理细则(9)辽东学院本科教师任课试讲管理细则(10)辽东学院新教师岗前培训管理措施(11)辽东学院教职工培训工作管理措施(12)辽东学院人才引进工作实行措施(13)辽东辽人员引进(人员调入)工作补充规定(14)辽东学院正高档专业技术人员延退管理规定1.5教学设施与场合教学设施与场合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条件,是教学正常运营和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和前提教学设施与场合的基本内容涉及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多功能教室)、实验室和实训基地(计算机机房)、图书馆(资料室)、校园网、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等△质量目的通过增长对教学设施与场合的经费投入,加强教学设施与场合的建设和管理,从而使教室、实验室、实训基地、图书馆(资料室)、校园网、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等教学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教学设施与场合配备齐全完善,满足教学和人才培养需要。
△质量原则(1)按照一般高校基本办学指标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指标规定,根据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需要,有筹划、有重点、分环节地进行教学设施与场合建设;(2)建立教学设施与场合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学校办学经费的一定比例用于改善办学条件;(3)建立健全教学设施与场合管理规章制度,教学设施与场合建设、使用和维护等工作的管理规范、有序;(4)各类功能的教室如多媒体教室、语音室、多功能教室等数量充足、构造比例合理,教学用品配备齐全,多媒体教室和语音教室座位数达到评估规定,基本满足教学需要;(5)各类功能的教学实验室配备完善,设备先进,运用率高,在人才培养中能发挥较好作用;校内外实习基地完善,设施能满足因材施教的实践教学规定;(6)图书馆设施先进,图书资料经费投入到位,管理手段先进,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馆藏资源作用,积极提供文献阅览、情报征询和信息服务;(7)二级教学部门资料室管理规范,期刊、图书等基本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资料室在毕业生集中开展毕业论文(设计)期间向学生开放,并逐渐向学生完全开放;(8)各类运动场馆及体育设施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管理制度健全;设施设备、场地可以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并能满足专项训练和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要;(9)校园网覆盖了全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