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大地巨人》教学设计.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30248100
  • 上传时间:2022-12-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6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鄂教版三年级上册7、大地巨人韩家墩小学 吴兆男[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会“望”等lO个生字及相关的词语,会认“蔼”等5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1、初步感知“暗喻”这一修辞手法2、通过诗中重点句子体会诗中描绘的巨人形象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习惯培养目标:1、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习惯2、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教学重点]1.学会1O个字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的情感融入课文所描绘的意境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教学难点]1、感受“大地”和“巨人”之间的联系,体会大地巨人的宽厚、和蔼,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之情2、初步感知“暗喻”这一修辞手法[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2、 学习生字3、 学习第1节、第5节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课件分别出示两个词“大地”、“巨人”,让学生分别用词语来概括对这两样事物的印象2、将“大地”和“巨人”连起来,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疑问?3、导入课题——7、大地巨人设计意图说明: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产生对课文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1)出示“望着、想象、和蔼……”等词语,相机提示“蔼”字的音节,渗透隔音符号知识2)出示词组“连绵的山群、和蔼的巨人、起伏的胸肌、茂密的森林”,引导学生读准字音,把词组读连贯2、自由朗读课文,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读后反馈:(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说)3、教师梳理归纳:原来这首诗歌是将我们的大地,比作了一位和蔼的巨人那么,诗歌中,几次提到了大地是一位和蔼的巨人呢?(2次,第一小节和第五小节三、学习第一、五小节1、学习第一小节引导学生质疑: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象呢?抓住“连绵的山群”这个词组,课件出示图片(连绵起伏的山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和诗人一样,坐在碧绿广阔的草地上,眼望着远方那连绵起伏的群山,产生了无限的遐想引导学生说说,看到这连绵起伏的群山,你想象到了什么?指导朗读第一小节,读出这无限的遐想过渡:还有哪一小节提到了大地是一位和蔼的巨人?2、学习第五小节说说你对这位巨人的印象和蔼、宽厚、温柔……)相机指导理解“和蔼”这个词的意思感情朗读第五小节3、师生合作朗读第一和第五小节4、从这首诗歌的开头和结尾,我们都深深地感受到大地在作者心目中,真的像一位和蔼的巨人!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预设:A、为什么作者一定要把大地比作一位和蔼的巨人呢?B、大地和巨人到底有什么联系?C、这位巨人为什么这么宽厚地对待我们?……5、教师梳理过渡:看来大家对这位大地巨人产生了很多疑问,下节课我们就从2—4小节中去寻找答案。

      设计意图说明:在学习了诗歌的开头与结尾这两小节以后,再次引导学生围绕诗歌内容质疑,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能力四、学习生字1、课件出示本课生字2、学生自由交流,会用什么方法来记住生字?3、重点指导“象、茂、宽“这三个生字,指导观察字形,笔顺4、教师范写5、学生在练字本上认真书写本课生字五、作业1、书写本课生字2、背诵第一和第五小节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课文2—4自然段2、回归整体,总结全文,感知“暗喻”这一修辞手法3、课后仿写,拓展延伸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言激趣1.播放CAI课件,在优美的画面和柔和的音乐声中,全班一起背诵第一和第五小节过渡:上节课大家学完诗歌的开头和结尾以后,提出了几个很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去寻找答案吧!2.齐读课题二、自主阅读2—4小节1、提出学习要求:(1)播放课件:你从诗中哪些语句体会到大地像一位巨人?自由朗读课文的2、3、4节,边读边画出相关语句2)学生自由练读,把找到的诗句大声地读一读3)同座交流各自的体会2.按要求自主阅读,教师相机指导三、讨论交流,读中感悟1.交流反馈1)第2、3小节句①:“他起伏的胸肌,是丘陵和盆地出示句子“他起伏的胸肌呈丘陵和盆地。

      描放丘陵、盆地等自然风貌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到:作者是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到的自然景物打的比方,大地这位巨人体魄多么健壮呀!带着自己的感受读出巨人的健壮B、句②:“他全身盖满小草织成的绒衣,高兴时就摘一片云彩做手巾指导朗读 抓住“盖满”、“绒衣”、“高兴”、“手巾”等词语,体会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大地像一位爱美又可爱的巨人指导朗读C、句③:他的头发和胡须,是那茂密的森林他每一次的呼吸,是风在山谷里来去的声音听,这是什么声音?点击课件,播放风吹过山谷的声音那是大地在呼吸呢! 课件出示茂密的森林图片,让学生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点多名同学赛读评价语:“你读出了大地的美丽!”“大地多么宽广!…”“大地真是一位巨人呀……”D、配乐朗读第2、3节2)第4小节A、过渡语:丘陵、盆地、草地、云彩、森林、风儿……都是这位巨人身体的一部分,难怪作者说——“我总是把我们的大地,想象成一位和蔼的巨人还从哪里感受到大地像一位巨人呢?B、“天空的太阳,是他手上的红气球,早晨,让它缓缓地升起,黄昏,又让它缓缓地下沉让学生做动作,表演巨人手拿红气球,让它升起下沉,诵读看教师手势,全班一齐表演诵读第4节2、这不仅是一位健壮的巨人,还是一位调皮、可爱的巨人呢!喜欢他吗?把第2、3、4节连起来读,读出对大地巨人的喜爱之情。

      3、观察2、3、4小节前两行,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本课的比喻句都用的“……是……”,相机引导学生感知“暗喻”这一修辞手法设计意图说明: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各种丘陵、盆地、森林的图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画面,同时渗透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大地巨人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解决他们自己提出的疑问四、有感情地朗读,熟读背诵l.自主选择认为最生动的部分有感情地朗读、背诵2.互相交流背诵,同桌互背互评,然后班上比赛背诵指导朗读,每一节最后一个字均押韵,前4节第3行以相同的韵脚结尾引导学生根据课件呈现的音乐和画面的变化,满含赞叹地背诵,教师相机对学生富有个性的朗读给予鼓励,对学生动情的朗读给予表扬五、读全文,回归整体学完这首诗,大家一定了解了为什么说大地像巨人了你还想说些什么?教师小结:大自然是如此神奇大地这位和蔼的巨人博大、宽广他宽厚地对待我们,让我们在他身上自由自在地跳跃翻滚让我们用最大的热情去赞颂他吧!配乐朗读全文六、仿写诗句,拓展延伸1.课件出示大地其它的风光图片2、你也来做一做小诗人,将大地巨人的风姿展现在大家面前他流动的热血,是 他打的每一个喷嚏,是 。

      他 ,是 设计意图说明:通过仿写练习,让学生对暗喻这种修辞手法加以理解和运用,读写结合3、这位巨人为我们服务了整整几千万年,现在,他已经老了,而且已经千疮百孔了出示大地部分受毁的图片说说你的感受共同讨论,得出结论:我们要爱护地球妈妈,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听写第七课的词语2、仿写诗歌板书设计:7、大地巨人大地——巨人丘陵和盆地——起伏的胸肌草地——绒衣云彩——手巾茂密的森林——头发和胡须风声——呼吸太阳——红气球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