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分析.docx
5页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甘氨双唑钠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取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诊的中晚期宫颈癌行放射治疗的患者46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取单纯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甘氨双唑钠(CMNa),比较两组增敏作用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CR率高于对照组,PR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PR、CR时放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甘氨双唑钠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可以提高PR率、CR率,同时减少放射剂量,且无严重的毒副作用发生,安全可靠关键词:甘氨双唑钠;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增敏作用甘氨双哇钠是我国第二军医大学自行研发的国家I类新型放射增敏剂基础研究表明,其对实体肿瘤中的乏氧细胞有较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1]为研究甘氨双噢钠对中晚期宫颈癌放疗效果的影响,毒副作用等,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1月,我科用随机分组对46例中晚期宫颈癌采用放射治疗合并甘氨双哇钠与常规单纯放疗进行前瞻性研究,具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4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随访率100%。
治疗组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48.12±7.1)岁,其中II期7例,III期14例,IVa期2例;鳞癌22例,腺癌1例肿瘤直径≤3cm5例,3cm<肿瘤直径≤5cm10例,肿瘤直径>5cm8例对照组年龄26~68岁,中位年龄(47.96±7.6)岁其中II期6例,III期15例,IVa期2例;鳞癌22例,腺癌1例肿瘤直径≤3cm5例,3cm<肿瘤直径≤5cm11例,肿瘤直径>5cm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基本相似,具有可比性1.2方法治疗组:CMNa800mg/m2,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溶解后静脉滴注,30min滴完用药结束后60min内开始行放射治疗,每周3次(周一、三、五),从放疗开始连续用药至放疗结束,6~7周,共18~21次对照组:仅行单纯放射治疗,放疗方案同治疗组放射治疗方法:盆腔外照射与高剂量率腔内后装相结合外照射采用6MV高能X线直线加速器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或60Co)机体外盆腔照的,4次/周,DT2.0Gy/次,剂量DT20~30Gy/2.5-3.5周,然后改用盆腔前后四野垂直照射,至宫旁剂量为DT15~25Gy/2.0~3.0周,盆腔外照射总剂量DT35~55伪,同时给予192Ir与源腔内高剂量率后装治疗,腔内治疗当日不行体外照射,每周1次腔内治疗。
阴道子宫的治疗比为1:1.5每次A点剂量DT5~6Gy,总剂量DT40~b0Gy1.3观察指标放疗前后分别作CT检查,评价疗效,每周做1次妇科检查,记录肿瘤的最大长和宽的直径,治疗前后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每周复查血常规①疗效:按WHO标准评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CR+PR为有效[2]为防止放射治疗医生主观因素,所有放射学影像资料请放射诊断专家读片,评定疗效②放射治疗增敏比(SER):单位放射治疗达CR或PR的剂量,与合用CMNa达CR或PR的剂量之比③毒性:WHO急性亚急性不良反应标准和RTOG常用毒性标准[3]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专业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两组治疗结束时近期疗效治疗组CR率高于对照组,PR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2.3两组毒副作用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毒副作用,部分出现轻微的皮肤、消化道反应,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在放射治疗中这部分细胞未被杀死是造成复发的根源这些乏氧细胞主要靠糖的无氧酵解提供能保持存活状态[4]虽不能分裂,但仍有增殖的能力一旦乏氧状态得到改善就能分裂生成肿瘤复发如何解决乏氧细胞对放射的抗拒,增加放射敏感性,从而提高放射治疗率,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问题[5]甘氨双哇钠是我国自行研制创新的,具有明显放射增敏作用的新型硝基咪哇类化合物,它通过转移肿瘤细胞受损分子上的电子,使射线引起的细胞分子损伤固定下来,从而明显地增强放射治疗效果另外,通过抑制DNA修复酶确特别是聚合酶B,从而抑制肿瘤细胞中受损DNA分子修复,特别是乏氧肿瘤细胞的潜在致死性损伤修复和亚致死损伤修复,进而提高放射化疗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6]甘氨双哩钠在I期和II期临床第一阶段的研究中,已初步证实对头颈的肿瘤,气管癌和肺癌、腹部肿瘤有肯定的放射增敏作用,且毒副反应少既往初步临床研究结果显示CMNa可增加宫颈癌放疗后CR的百分率,在本研究中,治疗组C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两组有效率相似这是由于对于宫颈癌放射治疗是一个确切有效的阳性治疗手段,单独放射治疗对大部分宫颈癌已有明显治疗效果。
因此对于宫颈癌,CMNa的放射治疗增敏作用主要表现增加CR的百分率,而且治疗组达到PR和CR时所需要的照射剂量均低于对照组,表明CMNa不仅可以提高肿瘤完全缓解率,还可以降低达到PR和CR时的照射剂量,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对宫颈癌有放射增敏作用Reference:[1]徐丽娟,于壮,史小利,等.甘氨双唑钠并同步放化疗对Ⅱ~Ⅲ期宫颈癌近期疗效[J].齐鲁医学杂志,2012,27(5):398-400.[2]毛小刚,刘琼.奈达铂化疗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肿瘤医学,2012,20(12):2600-2602.[3]文彩虹,冯晓庆,罗荣城,等.奈达铂、紫杉醇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6):1303-1304.[4]刘鑫丽,姚秀英,李世春,等.顺铂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比较[J].山东医药,2014,(44):81-82.[5]付改玲.吉西他滨联合放疗治疗老年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4,(2):128-129,132.[6]孟晓红.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7):1168-116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