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陆家羲--一个值得尊敬的数学家.pdf

17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729375
  • 上传时间:2018-09-04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22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编辑词条分享陆家羲( 1935-1983) ,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35 年 6 月 10 日诞生于上海市 1961 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 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 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 斯坦纳系列 ” ,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 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 年 10 月 31 日在包头病故编辑摘要目录1 介绍2 家庭背景3 主要经历4 迟到的情缘5 学术成就陆家羲陆家羲陆家羲( 1935-1983) ,中国现代数学家,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获得者 1935 年 6 月 10 日诞生于上海市 1961 年毕业于吉林师范大学物理系历任内蒙古包头市第二十四中学、第九中学物理教师 包头市组合数学专家长期从事组合数学研究 1961 年完成《柯克曼四元组系列》论文,后专攻“ 斯坦纳系列 ” ,创造出独特的引入素数因子的递推构造方法, 完成总题目为《不相交的斯坦纳三元系大集》等七篇论文,解决了国际上组合设计理论研究中多年未解决的难题。

      1983 年 10 月 31 日在包头病故陆家羲 - 介绍陆家羲陆家羲陆家羲 1935 年 6 月 10 日诞生于上海市 1983 年 10 月 31 日在包头病故包头市第九中学物理教师,专于组合数学陆家羲性格内向但兴趣广泛他爱唱京剧;从青少年时代起,他便爱好象棋和围棋;他还喜欢欣赏文学名著,关心科技的最新成就1983 年 12 月 21 日, 《人民日报》、 《光明日报》等首都几家大报以及《内蒙古日报》 ,同时在显著位置刊登了一条新华社发自呼和浩特的消息:“ 拼搏二十年,耗尽毕生心血,中学教师陆家羲攻克世界数学难题‘ 斯坦纳系列 ’ 而陆家羲已于同年 10 月 31 日凌晨不幸逝世,终48 岁上述报道中所指的是陆家羲证明了“ 斯坦纳系列 ” 和“ 寇克满系列”(后译作 “ 柯克曼系列 ” ,是“ 斯坦纳系列 ” 中的一种 )中长期没有解决的重要问题陆家羲 - 家庭背景1935 年 6 月 10 日,陆家羲出生在上海市一个贫苦市民家里父亲陆宝祥是上海滩上“ 跑街的” ,自产自销一些酱油精、味精等,家境贫寒母亲李月仙操持家务,先后养育过四个孩子, 前三个均因患病无力医治而相继夭折,只有老四家羲长大成人。

      羲自幼聪慧过人,十分要强,学业一直保持优秀1948 年,他在麦伦中学读初中二年级时,父亲突患重病, 无钱医治不久辞世 陆家羲勉强读到初中毕业, 被迫辍学1950 年 9 月经人介绍,15 岁的他到上海一个五金材料行当学徒陆家羲 - 主要经历第一份工作1951 年 11 月,陆家羲告别家人,离开上海,只身来到沈阳,考入东北电器工业管理局办的统计训练班 半年后以学业第一名的成绩结业,被分配到哈尔滨电机厂工作在哈尔滨电机厂工作的五年多日子里,他先后在材料、财务、计划、生产等科室工作,两次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1956 年,松花江泛滥成灾,直接威胁到哈尔滨市的安全,他投身于抗洪抢险第一线,获市二等防洪模范的光荣称号嗜学的青年陆家羲自学能力强,毅力过人环境艰苦,他也能系统地安排学习日程他利用业余时间自修了全部高中课程, 对于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小册子更是爱不释手哈尔滨的冬天异常寒冷,但是为了学习俄语, 他每晚坚持走很远的路去上夜校据当年同他一道上夜校的袁懋远回忆, 半年之后, 陆家羲便可以用俄语同老师简单会话在语言学习方面,他有很高的天赋, 不仅基本上掌握了俄语和英语,而且因查看资料的需要,又自学日语。

      1957年夏的一天,陆家羲购得一本孙泽瀛著的 《数学方法趣引》 一连好多天,他都深深沉浸在书中十多个妙趣横生的世界著名数学难题中陆家羲东北师大,吉林师大的前身,陆家羲曾在此求学《数学方法趣引》中最吸引他的是其中的“ 寇克满女生问题 ” 陆家羲当时 22 岁,他心中萌生出一个顽强的念头,一定要攻克这个问题然而,一个只具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要攻克此等难题,不知如何着手陆家羲自己也深深懂得:科学事业不能靠一时的热情和冲动 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迫切希望能够进一步上学深造领导并没有批准他上学深造的申请陆家羲再不犹豫, 放弃每月64 元工资的待遇,于1957 年秋考入吉林师范大学(现东北师大 )物理系,靠助学金开始了艰苦的大学生活大学四年, 虽然物质生活大大不如工作之时,但精神世界却完全自由四年中,他同时在物理和数学两个领域里奋进,阅读了大量数学专著,记了数目可观的笔记,专业课成绩一直优秀从读大学起,他一直把数学研究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从没有因此而耽搁自己的本职工作 但他自己真正喜爱的是物理学,愿意把它作为终生的专业,以期为人类做出更加直接的贡献; 但物理研究需要的物质条件太多,所以在有限的环境下只能研究数学。

      文革风波“ 文革” 开始后,陆家羲仍在继续对组合数学的研究工作有一次,在批斗 “ 走资派 ” 的会上,他躲在不引人注目的会场的一角,在小本上演算起来开始他还警惕地注意左右,可很快就进入了忘我的境界批斗会快结束时,人们发现了他的行为,这在当时是一个 “ 站在什么阶级立场 ” 的原则问题 好在他的家庭出身救了他,激进的造反派只是要拔掉他这面 “ 白旗” ,使这个贫苦市民的儿子回到“ 革命队伍 ” 中来第二天,校园中出现了一张醒目的大字报,走“ 白专道路 ” 的典型代表陆家羲挑头成立了一个 “ 海燕战斗队 ” ,自任总指挥, 并用激烈的语言向 “ 地、富、反、坏、右及一切反动派 ” 宣战此后,其他造反派组织对他就另眼相看,不再找他麻烦最后终于真相大白,所谓 “ 海燕战斗队 ” ,就是他一个光杆司令这也是他被逼出来的对策,藉此可以躲在单身宿舍里静静地钻研组合设计由于他的家庭出身是“ 市贫” ,加上平常绝不得罪任何人,才使这件事未引起大风波陆家羲 - 迟到的情缘光阴荏苒,转瞬间他已三十好几一心扑在科研事业上的他,平时不修边幅,棉衣也懒得拆洗,真可谓忘寒暑废寝食,“ 衣带渐宽终不悔 ” 他有时也想到自己的终身大事。

      然而他平时少言寡语,与人联系甚少,在包头又没亲人,虽然也有过热心的同事给他介绍过几位,但终归不称心,被他婉言拒绝了1972 年春节,经好友刘子愈牵线,他结识了回包头探亲的狼山医院大夫张淑琴一向不善言辞的他, 话也多起来了, 谈工作,谈科学,谈对未来的打算经过一段时间的书来信往,两人情投意合,于同年暑假结为伉俪37 岁的他终于有了一个温暖的家不久,张也调入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工作翌年 3 月,他被调到包头市第九中学任教(这两单位离得较近)从此开始了他在生活和工作上比较安定的一个时期多年的单身生活以及繁重的教学与科研,使他在家务上成了地地道道的门外汉,弄出好多笑话张淑琴是一位贤慧的妇女,理解他、体谅他,虽看不懂数学论文,但她相信丈夫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她主动承担起大部分家务,为丈夫创造一个安静环境一有适当机会,她就宣传丈夫的科研工作,争取学校、同事和亲友们的理解和支持张淑琴是离婚后和陆家羲结合的结婚时带着一个两岁的女儿张惠中陆家羲喜欢小孩, 孩子很快就和他亲热了, 直到陆去世,孩子也不知道他是继父1976 年 2 月 7 日,他们生了一个女儿, 取名陆登 小女儿的降生不但给他们的家庭新添了欢乐,而且使陆的性格也渐渐开朗,偶尔也和同事们聊天谈心,开开玩笑。

      妻子说:“ 陆家羲和女儿在一起就像变了一个人 ” 陆家羲 - 学术成就攻克 “ 寇克满女生问题 ” 在大学时陆家羲就开始和“ 寇克满女生 ” 对话这种 “ 对话” 持续了整整四个春秋大学生活结束时, 他不仅以优异成绩取得了毕业文凭,而且完全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一百多年的 “ 寇克满女生问题 ” 1961 年秋,陆家羲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内蒙古草原钢城包头钢铁学院任助教同年12 月30 日,他将《寇克满系列与斯坦纳系列的构造方法》一文,当作精神上的第一个孩子,寄往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以期请教、肯定与发表同时寄去的还有另一篇论文《应用组合系列制作正交拉丁方的一些结果》天才之痛1963 年 2 月,他接到数学研究所的复信,信中说:如果结果是新的,可以直接投稿给《数学学报》等刊物于是他利用春节期间将论文改写,于3 月 12日投寄给《数学通报》 一年之后,得到的答复是:由于篇幅较长和所用的数学工具,建议另投其他刊物他又重新改写了论文,取名“ 《衡不完全区组与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的构造方法》,于1965 年 3 月 14 日投寄给《数学学报》 论文于 1966 年 2 月再次被退回1966 年夏,“ 文革” 开始,从 1966年初到 1977 年秋, 11 年间他再没有投寄过一篇论文。

      文革过后,陆家羲重操旧业 1977 年 9 月 4 日, 他又将 “k=5 , λ=1 ,v=141 的平衡不完全区组 ” 一文的修改稿寄往《数学学报》翌年 3 月,他从 1976 年版的 Hall 著的《组合论》,从中了解到 “ 寇克满女生问题” 尚未知其一般解于是,1978年 5 月 6 日至 7 月 2 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 他在教学之余写了四篇有关“ 寇克满问题 ”的论文1979 年 4 月间,他意外地在美国出版权威性刊物《组合论杂志》中发现:寇克满问题以及推广到四元组系列的情况,国外已于 1971 和 1972 年解决这个事实对他的打击很大他说:“ 我的第一个孩子、精神上的孩子(指的是相关论文),她有18 岁了可是她的命运真不好, 18 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短,对现代科学来说,更是一个漫长的时期,难道这里不寓有什么教训吗?我热爱科学,无论什么舆论环境下,什么工作条件下,也未曾动摇过,现在担心的是,要是有新作品又将怎样呢!” 攻克 “ 斯坦纳系列 ” 大集定理攀登世界数学高峰的荣誉被埋没,陆家羲痛心疾首, 但他决定冲击另一座组合数学的高峰——“ 斯坦纳系列大集 ” ,这就是他的新作品。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陆家羲开始了一生中最紧张的阶段他白天教课,晚上科研甚至春节时, 他总是让妻子带着孩子去岳母家过年,而自己却继续研究工作从 1979 年 2 月 24 日到 7 月 20 日,陆家羲先后向《数学学报》投寄了三篇论文,其中一篇《可分解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的存在性理论》发表在1984 年第 4期《数学学报》上这是他在中国国内杂志上发表的第一篇论文,也是最后一篇论文 发表时他已去世 9 个多月了1979 年 10 月,陆家羲的科研又取得了重大突破他在寄给《组合论杂志》的信中,预告自己已经基本解决了“ 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 该杂志的复信称:如果属实,将是一个重要的结果 他们没有料到, 这个问题却被一个中国的中学物理教师基本解决他依据独创的 55 个定理和引理,用100 个印刷页、 10 万字的篇幅来证明一个定理,实属罕见,堪称一项大型工程1981 年 9 月 18 日起, 《组合论杂志》陆续收到陆家羲题为《论不相交斯坦纳三元系大集》[18,19]的系列文章这使西方的组合论专家们惊讶,加拿大著名数学家、多伦多大学教授门德尔逊说: “ 这是二十多年来组合设计中的重大成就之一 1983 年 9 月30 日, 加 拿 大 多伦 多 大 学 校长 斯特 兰 格 威(D.W.Strangway) 致包头九中校长的信中称,陆家羲是闻名西方的从事组合理论的数学家,并且说,有必要应同意把他调到大学岗位。

      这样调动对发展中国的数学具有重要的作用1983 年 10 月,陆家羲作为唯一被特邀的中学教师参加了在武汉举行的第四届中国数学会年会大会表彰了他的奋斗精神他在会上报告了自己的工作,并告诉大家对其中六个例外值已找到解决途径,正在抓紧时间整理天才之殇他成功了,并计划向新的高。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