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摩登时代》观后感3篇.docx

12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519505400
  • 上传时间:2023-02-2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5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摩登时代》观后感3篇 《摩登时代》观后感 电影《摩登时代》的背景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右美国工业因为机器的大量使用而使大批工人失业所引发的经济浪潮和社会危机,可以说,这是一场机器与人的战争本片讲述工业时代,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电影放大了在动荡中不可阻挡的现实条件下小人物卑微的生存处境,是对千千万万普通工人贫穷无奈命运的关照,也是对以掠夺为积累方式的垄断性经济制度的讨伐在观赏的过程中捧腹大笑的同时,似乎也并不能产生单纯的愉悦和快乐之感,而是时刻被提醒着,去注视那些底层民众难以为继的艰难和“上流人士”骄奢淫逸的对比,以及在绝境中人性所折射出的坚强和善良的光芒 男主人公查理是摩登时代大工厂的一个流水线工人,一天到晚神经质般的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连去厕所抽根烟的享受都被无情自私的资本家剥夺了,最后由于不堪重负,查理精神失常,被工厂送到了精神病医院,同时他也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不久,他出院了可是在大街上,他却被警察误认为是工人暴动的领袖而关入了监狱在监狱中,他又误食海洛因导致兴奋而戴罪立功,一系列荒诞的情节发生在查理身上,最后他被提前释放,监狱长对他说:“你自由了。

      可查理却说:“可以在多关我几天吗,我待在这里很好也只有在那样荒诞的年代,才会有这样荒诞的想 法 的确,他在外面确实还不如在监狱中,虽然获得了表面自由,但是他却依然生活在一个更大的牢笼中,在这个牢笼中,有钱的人随心所欲,无产者无家可归后来,查理遇到了同样是流浪者的女主角,在一系列奇遇后,女主角爱上了查理,他们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堂——一个河边的小破木屋他们曾经也幻想过理想中的天堂,比如一个富人家的别墅中的生活,比如大百货商场中的快乐时光,但是这些仅仅是幻想,真正属于他们的天堂,也仅仅是那个河边的小破木屋,可是也只有在这里,他们拥有了从来没有的温馨与幸福 影片的最后,查理和漂亮的女主角再次走在逃亡的路上,但是这一章的标题是“黎明” “buck up-never say die. we'll get along!”他们走在通往黎明的道路上,查理看到女主角紧锁着眉头,他告诉她应该笑,应该向着黎明微笑影片紧紧围绕美国当年工业起步时期美国劳苦人民的生活悲剧展开了诙谐的讽刺查理这个普普通通的工厂工人在节奏异常紧张的流水线上疯狂工作毫无间歇的劳作终于让他发了疯,一见到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上紧。

      查理发疯的一幕从形式上的确引人发笑,但实质上却暴露出是发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当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后期,资本主义国家工人普遍失业,社会动荡,经济萧条影片反映出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揭 示了资本家为了获得剩余价值不择手段的做法,拼命地压榨无产阶级工人 《摩登时代》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让人们在笑声中看到资本主义黑暗以及不合理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国家残酷、黑暗的现实,资本家无休无止的压榨,已使许多人民无法生存,流浪街头,沿街乞讨,连工人的吃饭时间都想剥夺,因此发明了吃饭机器,让工人在吃饭时能腾出手脚来继续干活……种种做法的最终目的都只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因为剩余价值才是资本家最终想要获得的 在影片开始的镜头里,先是羊群拥护在一起走过,紧接着是一大群工人拥护着走进工厂,形式接近,给人一种想哑然失笑的感觉,同时又使人对那个造成“机械化”的社会形态的深深思索暗喻工人的命运和羊群一样,而查理正是这千百个人中的一个再如影片还通过豪华的碳化商店、幻想中花园别墅和现实中的破旧木屋,提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在街头,人虽然获得流浪的自由,但要为无家可归、难以充饥而痛苦。

      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却是机器的奴隶 卓别林曾经这样阐释查理这个流浪汉的形象:“一个衣衫褴褛、戴着一顶皱巴巴的圆形礼帽、下穿一条宽松长裤、足登特大号皮鞋、手执一根不同凡响的手杖的落魄的流浪汉而已……我保存这 根手杖不仅作为体面自尊的标记,而且也用它来和命运、厄运抗争我在银幕上扮演的是一个胆小怕事、身体单薄、营养不良的可怜生灵,但实际上他从来没有向使他受尽折磨的人屈服他藐视苦难,他是悲惨境遇的牺牲品,但拒不接受失败,即使在希望、梦想和憧憬被微不足道的琐事化为乌有时,他也只是耸一耸肩,转身而去 主人公查理就是这样一个乐观善良、机智幽默的流浪汉,卓别林通过这个倍受欺凌的失业者形象对资本主义工业化进行了强烈的质疑和控诉他被变成机器的奴隶,他被无数次的炒鱿鱼,他为了温饱而试图犯罪回到监狱,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对现实的抗争,在影片结尾处,查理牵起女主角的手,两人一起向着远方走去,留给观众两个充满希望又弱小的背影观众在被这些滑稽讽刺的喜剧场面逗笑的同时,也感到了心酸与悲哀,因为“他们在这个穿着破衣破靴的小丑身上发现了一个装载无数灵魂的大灵魂,他们就是大灵魂中的一点一滴”,查理就是观众中的每个人,他们来自社会底层,被资本家或者残酷的命运所压迫,他的快乐就是观众的快乐,他的痛苦就是观众的痛苦。

      《摩登时代》以喜剧的手法突出了世界经济危机给失业工人带来的痛苦,揭示了工人遭受资本家欺压,榨尽他们最后血汗的严酷现实,招致国际资本势力的群起反击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忍受着生活和工作各方面带来的压力,引起精神方面的问题,造成 社会问题,这实质上是个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告诫各位企业家在创造利润时不要忘了顾及工人的利益,工人是创造利润的最重要工具,没有工人的付出企业的利润就不会存在,应该提高工人的待遇有利于创造更多更大的利润关注和提高工人的待遇是解决这个社会问题的根本做法 通过观看《摩登时代》,我感受到影片中蕴含着诸多的经济学现象,切身体会到看电影也是学习经济学的良好途径 建环111班 03111117刘浩 第三篇:摩登时代观后感 摩登时代观后感 《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影片拍摄于1936年,众所周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这次经济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制的根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也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过渡到垄断阶段,而电影《摩登时代》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

      在影片开始的镜头里,先是牛群拥护在一起走过,紧接着是一大群工人拥护这走进工厂,形式接近,给人一种想哑言失笑的感觉,同时又使人对那个造成“机械化”的社会形态的深深思索,暗喻工人的命运和羊群一样,而查理正是这千百个人中的一个再如影片还通过豪华的碳化商店、幻想中花园别墅和现实中的破旧木屋,提示了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在监狱里,人虽失去了一切自由,但不用为失业、饥饿所困扰在街头,人虽然获得流浪的自由,但要为无家可归、难以充饥而痛苦在工厂,人虽能维持生计,但他却是机器的奴隶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形象概括了摩登时代的矛盾本质在卓别林自己评论来说:那部电影是从一个抽象的概念——批评我们的机械化生活方式——发展而来的 喜剧大师卓别林以独特的视觉表现,笑中带泪、喜中带悲的诠释方式,辛辣尖锐的讽刺和揭示处在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下,工人饱受资本家欺压剥削的严酷现实,以其卓越的手法向世人展示了一幅代表千百万失业者遭遇的生活画像 资本主义世界宣扬人人平等自由,但实际上,我认为工人们并非真正的自由相比与奴隶社会的奴隶,工人确实有了人身自由,但工人仍没有经济上的自由正如马克思所说:“罗马的奴隶是由锁链,雇佣工人则是由看不见的线系在自己的所有者手里。

      究其原因,关键在于生产这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这个历史过程称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剩余价值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的方法多种多样,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时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片中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还正处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所以资本家们通常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剥削工人片中老板不停地让传送带加速,减少休息时间,甚至一根烟都抽不完,就又要工作资本家们还发明了自动喂食机,来变相的延长工时马克思对这种做法作出了这样的抨击:“它靠缩短工人的寿命,在一定期限内延长工人的生产时间第四篇:《摩登时代》个人观后感 《摩登时代》观后感 第一次看《摩登时代》这部电影,是我很小的时候,已经记不清是哪年了,似乎是在上小学记得当时看的很是开心,嘎嘎的笑个不停,直到笑累了,小睡了一觉,醒来时居然还在演,就继续的大笑不止后来参加工作了,进入盗版光盘年代,买了卓别林的很多作品,其中就包括《摩登时代》再看的时候,就很少那样的大笑了,感觉却仍然愉悦,看到经典幽默处,都不禁为幽默大师卓别林的表演而喝彩。

      这次仅仅是为了完成作业,写个观后感,在网络上看《摩登时代》,虽然是简化版,但仍然多了一次欣赏幽默大师卓别林卓越演技的机会 电影在开头的字幕里就提示了:电影的背景是处在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电影内容是讲述个人企业与人类追求幸福的冲突一开始的画面里,电影就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人像羊群一样被时间驱赶着奔进工厂,而企业老板在玩着拼图游戏、看着报纸的同时,用监视器监视着工人们在流水线上的工作进度,并时不时发出指令这一幕是在1936年拍出来的,而在今天的中国南方某些私人工厂同样上演着,不得不引人深思 卓别林大师扮演的小胡子工人在高速传动流水线上,机械的拧着螺丝,像机器一样重复着机械动作,不能有丝毫的空闲时间,这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人们又何尝不是如此电影 中的私人老板们为了提高生产效能,获得更大利润,购买了比罗喂食机,用小胡子做实验在喂食机故障的摧残下,在沉重的劳动压力下,小胡子神经崩溃了,被沉重的工作逼疯了,变成了一个工厂的破毁者而在今天,从事电脑、通讯、消费电子、数位内容、汽车零组件、通路等6c产业的高新科技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公司的员工不正常跳楼事件,又何尝不是源于追求企业的利润,员工们正如70多年前的这部电影中一样被训练成了失去人格的一台台机器,导致精神失常,在无助中跳楼。

      卓别林的电影居然能预言到70多年后在工业化企业发生的事,不愧于大师称号 中国企业的工业化在高度发展,劳动者与新型资本家们之间需要一种新的利益关系,这个关系需要政府出面来协调,协调的方法不仅仅是高喊着“和谐”….. 在看到小胡子在商场里卖弄轮滑本领的时候,我11岁的女儿踩着单排轮滑鞋溜进家门,我不禁笑了,想起《摩登时代》这部电影在北京播放后,大街小巷遍布四轮轮滑的情景当时有的轮滑鞋还是自制的,更多的是一块铁板四个轱辘用细绳绑在鞋上 《摩登时代》在1936首映,当时正值世界经济危机后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工人大量失业影片以劳苦人民的生活悲剧对当时社会展开了诙谐的讽刺在今天,这部电影业具有一定的警醒意义,依然带给人们充满幽默的喜悦心情《摩登时代》不朽的电影!不朽的幽默大师卓别林! 第五篇:《摩登时代》观后感1 摩登时代观后感《摩登时代》是卓别林最后一部无声电影,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影片拍摄于1936年,众所周知,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的经济危机,是有史以来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这次经济危机深刻动摇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根基,与此同时,资本主义世界也从自由竞争阶段逐渐过渡到垄断阶段。

      《摩登时代》恰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萧条时期,工人夏尔洛在工厂干活,他在不断加快的传送带式的作业线上被弄得精神失常、被失控的自动喂食机整得死去活来、甚至被卷入巨大的机器齿。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