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含解析).pdf
9页备考资料首选 通过无忧通过无忧 轻松拿下考试轻松拿下考试 基础阶段基础阶段专业知识专业知识 刷题阶段刷题阶段重点题库重点题库 冲刺阶段冲刺阶段押题点睛押题点睛 考点覆盖考点覆盖精编习题精编习题 紧扣考纲紧扣考纲直击考点直击考点 历年真题历年真题押题抢分押题抢分 本封面内容仅供参考,实际内容请认真预览本电子文本 祝您考试顺利祝您考试顺利 2023 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试题卷试题卷 I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2023 年 2月 13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全面推进_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 世纪以来第 20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A 共同富裕 B.农村改革 C.乡村振兴 D.新农村建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时政题,解析略2.联合国宣布,世界人口在 2022 年 11 月 15 日达到_亿,这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A.70B.80C.90D.100【答案】B【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3.感动中国 2022 年度人物集体奖花落“银发知播”群体这些平均年龄 77 岁的老师、院士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直播授以青年,传播知识与文化。
他们这样做有利于()拓宽参政议政的民主渠道实现自我价值,丰富生命意义 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创造社会价值,活出生命精彩 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活出生命的精彩题文中“银发知播”群体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无私奉献,实现自我价值,丰富生命意义;创造社会价值,活出生命精彩,说法正确,符合题意;:题文与民主建设无关,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D4.从下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的出台流程中,可以得出()2020年 5月,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制定 2020 年 8月,中共中央审议黄 2021 年 4 月,由国务院负责,水利部等有关部 2022 年 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1 页,共 8 页“黄河法”或“黄河保护法”的议案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门向社会公布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黄河保护法,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国务院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A.B.C.D.【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根本政治制度、党的领导、我国国家机构。
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说法错误;:全国人大代表提出制定“黄河法”或“黄河保护法”议案后,中共中央审议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体现党领导立法,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由国务院负责,水利部等有关部门向社会公布黄河保护立法草案(征求意见稿),说明国务院是最高行政机关,组织和管理国家行政事务;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黄河保护法,说明全国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D5.2023 年 4月,宁波市卫健委、教育局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睡眠改善行动”工作,包括开展学生睡眠监测、统筹作息时间等这一举措旨在()彻底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加强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 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 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和关爱依据题文材料,宁波市卫健委、教育局决定在全市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睡眠改善行动”工作,表明了对政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视,旨在加强对青少年的特殊保护,保证学生有充足的的睡眠时间,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故说法正确;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2 页,共 8 页:彻底避免未成年人受到伤害,说法绝对,故说法不正确;:组织开展中小学生“睡眠改善行动”工作并不能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6.下边漫画中多地政府的行为有利于()A.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C.发挥宏观调控的决定性作用 D.迅速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国家对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对小微企业的扶持”体现了国家鼓励、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故 A 符合题意;B:小微企业属于非公有制经济,不是公有制经济,故 B 不符合题意;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发挥科学的宏观调控作用,故 C 说法错误;D:“迅速解决”说法过于绝对,可以说“有利于解决”,故 D 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A7.2023 年是毛泽东同志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60 周年60 年来,雷锋精神被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弘扬这是因为雷锋精神诠释了()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 A.B.C.D.【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传统美德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分析题干联系教材内容可知,雷锋精神指的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体现了无私奉献的品质,彰显了助人为乐的美德,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故符合题意;:由教材内容可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说法错误;故本题选 C。
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3 页,共 8 页8.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增长率的贡献份额从下图可看出我国()A.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 B.农业生产成本逐步增加 C.农业现代化已基本实现 D.农业科技对外依存度高【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我国的发展成就和科技创新现状A:分析图表可知,20162022 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这说明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A说法正确;B:图表中未体现农业生产成本逐步增加,B 不符合题意;C:我国还未实现农业现代化,C 说法错误;D:图表中未体现我国农业科技对外依存度高,D 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 A试题卷试题卷 9.某企业为提高利润往大米里滴香精,冒充香米出售判断_理由_【答案】.错误 .这既是不道德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法不可违、公民的基本权利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观点正误:观点错误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4 页,共 8 页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
判断依据:该企业的行为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秩序;既是违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反法律的行为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0.宁波结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判断_理由_【答案】.正确 .能够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维护民族团结 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 观点正误:观点正确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判断依据:宁波结对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开展对口帮扶工作符合教材中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相关知识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1.李某将买来的外来入侵物种巴西龟放生到湖泊中判断_理由_【答案】.错误 .缺乏国家安全意识;危害生态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生态安全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观念【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观点正误:错误 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5 页,共 8 页判断依据:巴西龟是外来入侵物种,破坏生态系统,危害生态安全。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12.2023 年 4月,中央财政下达 100亿元资金,向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判断_理由_ 【答案】.正确 .为种粮农民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有助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助于乡村振兴等解析】【分析】考点考查:实现共同富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知识点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详解】第一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观点正误观点正误:正确第二步: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说明判断依据判断依据:提供资金支持+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助力乡村振兴等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3.“梵净山金顶刻字案”是全国首例针对在自然、人文遗迹上刻字所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 2022 年度十大提名案例阅读图文,回答问题1)请从正确行使权利的角度指出漫画中人物行为的危害2)在“惩治陋习文明旅游”主题班会中,小宁和小波发表了各自的观点你的观点是什么?请结合此案说明理由本小题采用分层评分,要求观点明确、表述全面、逻辑清晰)助力文明旅游,不同主体都要积极发挥作用助力文明旅游,既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答案】(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漫画中人物的行为不仅破坏了世界自然遗产,损害了国家、社会和景区的利益,也对其他游客的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6 页,共 8 页权益造成了损害2)示例 1:观点:文明旅游需要不同主体共同发挥作用理由:游客要提高道德修养,加强自律,做到全民守法;公民遇到不文明行为,要勇于斗争;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公正司法;景区要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依法经营;媒体要加强宣传,营造文明旅游的社会氛围等示例 2:观点:文明旅游既需要法治,也需要德治理由:一方面要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法院公正司法,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要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游客监督曝光、媒体宣传、网友传播,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示例 3:综合上述两种观点和理由,或从守护公平义等角度回答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正确行使权利的要求、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能力考查:获取与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核心素养: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小问 1 详解】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正确行使权利的要求”相关知识,从影响类题目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4 个字 12 万”的重罚公民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关键词:支付修复费用、并向社会公众道歉破坏世界自然遗产,损害了国家、社会和景区的利益;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 2 详解】第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法治和德治的关系”、“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相关知识,从做法类试题的角度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游客在石壁上刻字全民守法;关键词:景区将其纳入黑名单景区要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关键词: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人民法院公正司法司法机关公正司法;关键词:央视专案展播媒体要加强宣传;关键词:游客们劝阻公民遇到不文明行为,要勇于斗争;关键词:人民检察院提起公益诉讼、人民法院宣判强化法律对道德的促进作用;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7 页,共 8 页关键词:游客提醒、媒体曝光、媒体宣传强化道德对法治支撑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基础(精讲)+冲刺(仿真)+督学(测评)+口诀(速记)+经典(资料)第 8 页,共 8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