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讲古典诗词的审美情韵.ppt
50页第五讲第五讲 古典诗词的审美情韵古典诗词的审美情韵第一节 古典诗词的运思方式 古典诗词的运思方式,指的是古典诗词所采取的思维方式,以及怎样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技巧 一、整体观照一、整体观照 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观照角度的不同决定了我们眼前世界的不同 要想真正识得“庐山真面目”,就必须跳出庐山之外,不斤斤于庐山的片片山岭,座座峰峦,而是从整体上去审视庐山 从哲学的角度而言,就是把天、地、人、社会看做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从古典诗词创作的角度而言,则是由具体独特的景物、人事出发,将其推伸到无穷的时空之中 前两句是身处当下,将时间往前后极力推伸,指向时间的绵延;后两句则立身当地,将空间向天地极力推伸,指向空间的阔前后无尽的时间,天地无极的空间,恰好是浑然一体的宇宙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一、整体观照一、整体观照 杜甫杜甫《《登高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一、整体观照一、整体观照 辛弃疾《水龙吟》n n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n n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末?求田问舍,怕应羞见,休说鲈鱼堪鲙,尽西风,季鹰归末?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一、整体观照一、整体观照二、生命意识二、生命意识 沧浪亭:沧浪亭:““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 上联出自欧阳修上联出自欧阳修《《沧浪亭沧浪亭》》诗诗““清风明月本无价,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可惜只卖四万钱””;; 下联出自苏舜钦下联出自苏舜钦《《过苏州过苏州》》诗诗““绿杨白鹭俱自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近水远山皆有情””。
沧浪亭欧阳修苏州苏舜钦二、生命意识二、生命意识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 最基本的思维角度:以己度物古典诗词的借景抒情,以最基本的思维角度:以己度物古典诗词的借景抒情,以景达情,全部由此出发景达情,全部由此出发 二、生命意识二、生命意识 杜甫杜甫《《春望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二、生命意识二、生命意识 李清照李清照《《一剪梅一剪梅》》n n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n n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云中谁寄锦书来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三、物我同一三、物我同一 物我交融的最高境界是忘我,物我交融的最高境界是忘我, 诗情的表达以和为最高准则诗情的表达以和为最高准则 三、物我同一三、物我同一 陶渊明陶渊明《《饮酒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三、物我同一三、物我同一王国维王国维《《人间词话人间词话》》::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三、物我同一三、物我同一 辛弃疾辛弃疾《《沁园春沁园春》》 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
正惊湍直下,跳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正惊湍直下,跳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日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珠倒溅;小桥横截,缺日初弓老合投闲,天教多事,检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校长身十万松吾庐小,在龙蛇影外,风雨声中 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争先见面重重看爽气、朝来三数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我觉其间,雄深雅健,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如对文章太史公新堤路,问偃湖何日,烟水濛濛?第二节第二节 古典诗词的审美取向古典诗词的审美取向一、一、中和之美 〈李涉吟诗赠盗的故事〉 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 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他时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说明:审美原则,就是古典诗词极力追求的中和之美。
说明:审美原则,就是古典诗词极力追求的中和之美 暮雨潇潇李涉 第一,感情的言说不能采取直接的方式,必须附着在第一,感情的言说不能采取直接的方式,必须附着在景物或人事的描写中传达,这就叫即景言情,情因景见景物或人事的描写中传达,这就叫即景言情,情因景见 第二,即景言情时,避免用过于直露的言词透露诗人第二,即景言情时,避免用过于直露的言词透露诗人真实的情怀,只是借助景物、人事的描写让读者在想象中真实的情怀,只是借助景物、人事的描写让读者在想象中意会到诗人的情绪,这就叫意会到诗人的情绪,这就叫“ “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一、一、中和之美朱庆馀《闺意》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一、一、中和之美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画眉深浅入时无妆罢低声问夫婿辛弃疾辛弃疾《《摸鱼儿摸鱼儿》》n n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到,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n n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一、一、中和之美 < <枫桥夜泊枫桥夜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二、尚意追求 以达意为主,不以合理为工,是古典诗词尚意追求的总体取向 贺铸贺铸《《鹧鸪天鹧鸪天》》n n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白鸳鸯失伴飞n n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垄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复挑灯夜补衣二、尚意追求 苏轼苏轼《《江城子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n n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n n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岗二、尚意追求 有余不尽,点到即止,是古典诗词达成尚意追求的具有余不尽,点到即止,是古典诗词达成尚意追求的具体手段 所谓有余不尽,指的是诗词要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所谓有余不尽,指的是诗词要给人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不可将所有意思全部传写殆尽,须有余音绕梁,三空间,不可将所有意思全部传写殆尽,须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日不绝之感 所谓点到即止,指的是情绪若有十分,必须将七分所谓点到即止,指的是情绪若有十分,必须将七分沉潜在词句深处,字面流露出来的顶多只能有三分,稍稍沉潜在词句深处,字面流露出来的顶多只能有三分,稍稍露出,则戛然而止,有如惊鸿,宛若游龙露出,则戛然而止,有如惊鸿,宛若游龙 二、尚意追求 李煜李煜《《虞美人虞美人》》n n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n n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n n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n n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二、尚意追求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诗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三、趣在高雅 好诗不厌百回读好诗不厌百回读好诗不厌百回读好诗不厌百回读 首先当然说的是好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树立正确首先当然说的是好诗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了许多的人生道理,因而有很高的价值,如的人生观,明了许多的人生道理,因而有很高的价值,如同经典一样;同经典一样; 其次,好诗还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令人一读之下,不其次,好诗还具有无穷的吸引力,令人一读之下,不忍舍弃,因而百读不厌忍舍弃,因而百读不厌 三、趣在高雅 诗歌要想有趣,必须反其道而行之:诗歌要想有趣,必须反其道而行之:第一,要用形象说话;第一,要用形象说话;第二,要有诗人真实情感的表露。
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气第二,要有诗人真实情感的表露这便是我们通常说的生气 例如例如: :李白李白《《南陵别儿童进京南陵别儿童进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晏几道晏几道《《鹧鸪天鹧鸪天》》: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梦魂惯得无拘检,又踏杨花过谢桥蒋捷蒋捷《《贺新郎贺新郎》》:醉探枵囊毛椎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醉探枵囊毛椎在,问邻翁、要写牛经否?翁不 应,但摇手应,但摇手””三、趣在高雅三、趣在高雅n n高雅之趣主要由儒道两家奠定高雅之趣主要由儒道两家奠定n n儒家的高雅指向现实的层面,以兼济为旨归;儒家的高雅指向现实的层面,以兼济为旨归;n n道家的高雅指向精神的层面,以超越为能事道家的高雅指向精神的层面,以超越为能事三、趣在高雅n n儒家主张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读书人终身奉行的准儒家主张有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读书人终身奉行的准则在道德层面上,儒家为士大夫树立起了圣人的楷模,这是最高的则在道德层面上,儒家为士大夫树立起了圣人的楷模,这是最高的人格标准,自然也就成为最高层次的雅。
人格标准,自然也就成为最高层次的雅 n n屈原屈原《《离骚离骚》》:上忧君国,下忧黎民,行吟泽畔,九死不悔,这是众:上忧君国,下忧黎民,行吟泽畔,九死不悔,这是众浊我清的忧心浊我清的忧心n n李白李白《《远别离远别离》》::““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或云尧幽囚,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舜野死九疑联绵皆相似,重瞳孤坟竟何?””是众醉我醒的忧患是众醉我醒的忧患n n陆游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荒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三、趣在高雅n n辛弃疾:把词当做奏章,以词抒写爱国情怀及由此而来的辛弃疾:把词当做奏章,以词抒写爱国情怀及由此而来的深广忧愤,词最终才获得了与诗同等的地位深广忧愤,词最终才获得了与诗同等的地位n n辛弃疾辛弃疾《《水龙吟水龙吟》》: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n n张孝祥张孝祥《《六州歌头六州歌头》》: :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张孝祥《六州歌头》三、趣在高雅n n道家主张无为,强调心灵的自由,在人格层面上,为传统道家主张无为,强调心灵的自由,在人格层面上,为传统文人树立起了神人的形象,为苦痛于现实层面的知识分子文人树立起了神人的形象,为苦痛于现实层面的知识分子拓展了另一方逍遥的天空。
拓展了另一方逍遥的天空 高启高启《《梅花梅花》》n n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n n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n n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n n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三、趣在高雅 姜夔姜夔 《《点绛唇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丁未冬过吴松作):n n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n n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第四桥边,拟共天随住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燕雁无心太湖西畔残柳参差舞第三节 古典诗词的人文诉求一、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n n忧患意识作为一种特定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追忧患意识作为一种特定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人生境界的追求,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忧愁和苦闷求,不同于日常生活中的忧愁和苦闷n n它是一种产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冲突与紧张的特殊感悟,它是一种产生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冲突与紧张的特殊感悟,往往能导致士大夫人格境界的提升。
往往能导致士大夫人格境界的提升n n封建社会较积极的知识分子,都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封建社会较积极的知识分子,都有较强的忧患意识《《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其十一其十一《《回车驾言迈回车驾言迈》》n n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n n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n n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n n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n n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n n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奄忽随物化,荣名以为宝一、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 《《青青陵上柏青青陵上柏》》n n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n n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n n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斗酒相娱乐,聊厚不为薄n n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驱车策驽马,游戏宛与洛n n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洛中何郁郁,冠带自相索n n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长衢罗夹巷,王侯多第宅n n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n n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极宴娱心意,戚戚何所迫?一、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 司空曙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云阳馆与韩绅宿别》》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乍见翻疑梦,相悲各问年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一、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解说:梦境成为诗人宣泄此一困惑的最佳载体 蒋捷蒋捷《《贺新郎贺新郎》》::n n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梦冷黄金屋叹秦筝、斜鸿阵里,素弦尘扑化作娇莺飞归去,犹认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纱窗旧绿正过雨、荆桃如菽此恨难平君知否?似琼台、涌起弹棋局消瘦影,嫌明烛消瘦影,嫌明烛 n n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鸳楼碎泻东西玉问芳踪、何时再展,翠钗难卜待把宫眉横云样,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描上生绡画幅怕不是、新来妆束彩扇红牙今都在,恨无人、解听开元曲空掩袖,倚寒竹空掩袖,倚寒竹n n解说:展示的是命运的无法把桌解说:展示的是命运的无法把桌一、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n n一方面,面对无从捉摸的人生,诗人们总在力图顺应它,一方面,面对无从捉摸的人生,诗人们总在力图顺应它,把握它;但另一方面,时光的易逝,岁月的短暂,又始终把握它;但另一方面,时光的易逝,岁月的短暂,又始终在阻碍着诗人们的这一努力。
在这一无情反复的矛盾过程在阻碍着诗人们的这一努力在这一无情反复的矛盾过程中,人生如梦的感喟就显得越发浓厚强烈中,人生如梦的感喟就显得越发浓厚强烈 杜牧杜牧《《遣怀遣怀》》n n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n n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一、忧患意识一、忧患意识二、志在兼济二、志在兼济n n忧患意识的背后,张扬的是志在兼济的仁人情怀忧患意识的背后,张扬的是志在兼济的仁人情怀n n古典诗词中最能鲜明体现这种志在兼济的仁人情怀的,首古典诗词中最能鲜明体现这种志在兼济的仁人情怀的,首推伟大的推伟大的““诗圣诗圣””杜甫n n杜甫的伟大,在于其终身追求的仁政理想,其绝笔诗杜甫的伟大,在于其终身追求的仁政理想,其绝笔诗《《风风疾舟中伏怀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疾舟中伏怀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是作者对自己一是作者对自己一生颠沛流离生活的总结生颠沛流离生活的总结 陆游陆游《《诉衷情诉衷情》》n n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n n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n n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n n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二、志在兼济二、志在兼济 杜甫杜甫《《谢池春谢池春》》n n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烟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多来误 n n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二、志在兼济二、志在兼济n n志在兼济,导向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凛冽正气,天下兴亡志在兼济,导向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凛冽正气,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浩然风骨匹夫有责的浩然风骨 n n文天祥文天祥《《正气歌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n n谭嗣同谭嗣同《《狱中题壁狱中题壁》》:望门投趾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望门投趾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二、志在兼济二、志在兼济三、情在独善三、情在独善 ————与志在兼济的忧患意识相伴相生的,永与志在兼济的忧患意识相伴相生的,永远是情在独善的心理定势远是情在独善的心理定势n n曹雪芹借探春之口所吟咏:曹雪芹借探春之口所吟咏:““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n n当志在兼济不可得时,情在独善便成为传统文人的自觉选当志在兼济不可得时,情在独善便成为传统文人的自觉选择 三、情在独善三、情在独善情在独善情在独善n n一方面,淡化了传统文人由仕宦失意随之而来的一方面,淡化了传统文人由仕宦失意随之而来的人生失落感,给予文人心灵上的抚慰;人生失落感,给予文人心灵上的抚慰;n n另一方面,也为古典诗词注入了志行高洁、超然另一方面,也为古典诗词注入了志行高洁、超然出尘的逸情雅趣,为文学总体上的繁荣做了必要出尘的逸情雅趣,为文学总体上的繁荣做了必要的准备。
的准备 三、情在独善三、情在独善三、情在独善三、情在独善 《《与崔策登西山与崔策登西山》》 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渡危桥,萦回出林杪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连袂渡危桥,萦回出林杪 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西岑极远目,毫末皆可了重叠九疑高,微茫洞庭小 迥穷两仪际,高山万象表弛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筿迥穷两仪际,高山万象表弛景泛颓波,遥风递寒筿 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等彭铿夭谪居安所习?稍厌从纷扰生同胥靡遗,寿等彭铿夭 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蹇连困颠踣,愚蒙怯幽眇非令亲爱疏,谁使心神悄? 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偶兹遁山水,得以观鱼鸟吾子幸淹留,缓我愁肠绕三、情在独善三、情在独善n n情在独善由儒家的慎独而来,是文人品格陶铸的极致追求,在人格层情在独善由儒家的慎独而来,是文人品格陶铸的极致追求,在人格层面上,指向的是面上,指向的是“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的品德修养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的品德修养 n n陆机陆机《《猛虎行猛虎行》》: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恶木岂无枝?志士: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阴。
恶木岂无枝?志士多苦心n n屈原屈原《《橘颂橘颂》》:苏世独立,横而不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n n李白李白《《古风古风· ·其十五其十五》》: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珠玉买歌笑,糟糠养贤才n n杜甫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n n《《史记史记· ·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贾生列传》》:举世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举世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n n文天祥文天祥《《正气歌正气歌》》: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三、情在独善三、情在独善 陆游陆游《《卜算子卜算子· ·咏梅咏梅》》n n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n n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n n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n n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