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色习作导写的基本理念与操作要领.doc
8页本色习作导写的基本理念与操作要领习作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也是 语文教学的难点传统的习作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是 教师把习作课当成其他学科课程一样去教其实,习作是学 生运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表情达意、交流思想感情的一种个 人创造活动,他们的喜、怒、哀、乐,只能由其自己去倾诉, 去表达从本质上说,习作能力是无法直接从外部灌输进去 的,不同于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条分缕析地表现为形式化的 知识通过“教”而获得,只能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习作实践逐 步悟得1本色习作导写的基本理念本色习作导写针对习作教学长期存在的“习作主体虚 无化”(无我),“习作内容空洞化”(无物),“习作形式的 模式化”(无个性)之痼疾,遵循习作教学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教”为“导”,返朴归真,引导学生回归自然、生活、生 命“三本色”,尊重习作主体生命精神,让学生用自己喜欢 的、而充满生活气息的语言和形式(自然本色)在司空见惯 的真实生活中发现不一样的生活(生活本色),表达出自己眼 睛里的世界和跃动的童心(生命本色)2本色习作导写的模块结构与操作流程本色习作导写的模块结构本色习作导写分为三个模 块五大环节;三模块__前导、中导和后导;五大环节一一 情境启导、写作点拨、自主写作、互动评改和总结激励。
情境启导”和“思路点拨”为前导,解决“想写”、 “有写”的问题自主写作”为中导,解决“能写”的问 题互动评改”和“总结激励”为后导,解决“会写”问 题一次习作一般三至四课时完成,前导、中导各一课时, 后导一至二课时本色习作导写的操作流程第一环节,情境启导(前导)情境启导的核心的激趣 就是用生动活泼、新颖别致的形式构筑情感、思维“平 台”,激起倾诉欲望,帮助他们幵启真情实感的“闸门”,让 学生“想写”,是为下面的“写作点拨”铺路搭桥,情趣导 源情境启导要注意三点目的要十分明确①激趣一使 学生感到作文课新奇有趣快乐②导源吏学生的习作言 之有物形式要时时创新或话题交流,融汇真情;或成语 点睛,诗句引趣;或游戏引路,活化气氛;或设计小情境(小故 事、小实验、小观察、小节目)来引爆学生情感思维,使学生在下一环节有话可说方法要灵活多样因势利导,着眼 群体智慧,广思集成,以引起新的创意,启迪学生的思维第二个环节,思路点拨(前导)思路点拨的核心是启思 —般包含下面五个导写步骤__小组分享、集体交流、范 文引路、梳理小结和拟题构图小组分享:开启心路,分享故事,寻找典例这一步骤要 解放学生的思想,启迪他们的思维,搅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 累,罗列他们的生活经历(用脑子过电影),拓展选材视野,引 导他们为后面的习作更大范围地选择习作内容。
代表交流:适时暗示,重点追问,遇谬矫正范文引路:下水试鞋,金指度人,读中悟写梳理小结:勾勒点睛,引出要求,激起冲动拟题构图:万事俱备,巧引东风,瓜熟蒂落第三个环节,自主写作(中导)快速行文,一气呵成:轻 舟已过万重山要引导学生心力专注,排除干扰,快速习作, 不会的字可暂时用拼音代替要引导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 写作按照既定的思路,写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我手写我口, 我口言我心”尽量要求在30分钟内完成正篇的习作若 养成此写作习惯,终身受益第四个环节,互动评改(后导)修改包括内容上和形式 上的修改两部分内容上的修改主要包括:①内容是否真实; ②观点是否鲜明;③中心是否突出;④材料是否恰当;⑤详略 是否得当;⑥文题是否相符形式上主要包括:①书写是否 规范(其中要求字迹工整、无错别字、标点正确、版面整 洁);②用词是否完整;③语句是否通顺;④条理是否清楚;⑤ 结构是否完整归纳这两方面,主要可概括为:标题、观点、 材料、结构、语言、标点等方面的修改《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不仅要注意观察学生修改 作文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内容 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 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文章改完后,最好是念一两遍,这也是一个好习惯 要跟平常说话一样地念叶圣陶老先生的话)”互动评改四步骤:①自我欣赏,同伴交流:大珠小珠落玉 盘;②小组评议,集体会诊:二月春风似剪刀;③佳作展览,二 次创作:回眸一笑百媚生;④主动发表,体验成功:风行水上 巧成纹3本色习作导写的基本原则与实施策略本色习作导写的基本原则主体性原则过来大多数 情况下,学生写作是以一种被动的心态参与作文的,不是表 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是为了 “任务”和“分数”, 生搬硬套或随意编造因此,教师有必要把“为什么要作文” 这一话题贯穿于习作导写的始终,让学生明白:作文是我们 生活、学习、工作的需要,一个人获得了必要的作文能力将 终生受益只有学生不断增强这种意识,并不断内化为一种 驱动力,才能不断激发他们参与作文训练的主动性、积极性,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阶段性原则提到作文,有的教师认为这是高年级的事, 这是极大的误解低年级的看图学词学句、说话、写话就 是初步的作文训练这就是说,作文教学、作文训练决不只 是高年级的事,也不是从三年级开始才进行训练,而是从一 年级开始,按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步训练的读写结合的原则。
读书是个具有综合效应的吸纳过程 通过读书,不仅使学生受到书中人物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 的感染,认识水平不断提高深化,而且锻炼了语言感受能力, 受到美的感染激励性原则在作文教学自始至终过程中,应该建立起 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作文实践的积极性本色习作导写的实施策略趁热打铁,保持兴趣,让学生亲近习作现在的习作教 学有一种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学生写完作文后,语文老师往 往拖延了作文的按时讲评和作文本的发放,有的甚至一拖就 是两三个星期这样,学生在作文课和写作过程中所引 起的写作热情和兴奋状况,往往就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消 失殆尽,讲评时也就趣味索然了讲评后的再次修改创作也 就缺乏了应有的激情,自然就影响到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效 果如果语文老师能在繁忙的工作中挤出时间批改学生作 文,及时讲评,那么学生的热情能得以持续保持,学习动机也 将不断内化兴趣浓厚了,自然也就喜欢上了作文,亲近作 文了,也就为写好作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握“三评”,激发动机,让学生爱上习作评好整 体作文写完了,每个孩子的心中都存有一份期待因此, 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定要面向全班每 一个学生用标准评讲评作文,不能凭教师的主观感受, 应有据可依。
这个依据,就是本次习作的要求,切不可面面 倶到精评典型这里所说的“典型”作文,即典型佳作和 典型病文通过剖析典型作文,使学生不但知道什么样的习 作是佳作,更懂得佳作“佳”在何处,病文“病”在哪里 这对学生自我评价习作、修改习作有很大启发,对学生准确 把握自己的作文,正确理解教师的评改,恰当修改自己的作 文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内化技能,培养习惯,让学生勤于习作古人云:“授人 鱼,不如授之以渔”每次后导之后,教师要给学生个性表达 的机会,留出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做再修改再修改的 过程,实际上是对后导的消化过程,也是在教师指导下对习 作中反映出的间题的再认识,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 和表达能力,达到提高习作水平的目的如果课堂教学时间 不允许的话,再次修改的步骤可在课后进行,但这一环节千 万不能省,只有用心地去思考了,知识才能在运用的过程中 逐渐内化为技能把作文的内容藏在“闲聊”里我们总抱怨学生:日常 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而习作的内容却是枯燥乏味的其实, 我们没有给学生一双会发现的眼睛,他们自然缺乏自觉的 “作文意识”便对那些生活中的,习作素材视而不见、充而 不闻了如何让学生对素材变得“敏感”起来?就是在教师 的引领下,学生通过对老师的观察、采访后自己获得的。
把 内容“藏”起来,让学生自己“找”出来,多“好玩”啊,就 像“捉迷藏” 一样!这样的作文课自然多了点游戏的意味, 多了些生活的情趣把习作要求落在“笔尖”上我们常常在学生动笔之前,一点、两点、三点 把习作要求一条一条地提出来,似乎很有“规矩”孰不知,这些要求犹如一条条绳索,把学 生束缚在一个框子里,犹如“带着镣铐跳舞” !在学生动笔 之前,当然也要提出写的要求,但是每次都只提一条:如四年 级的《人物素描》中的写外貌,只要求“真实”,让学生实 话实说,不要有什么顾虑;这样学生就能专注地将这一个要 求真正“落实”到他的笔尖上学生学作文,一如学走路, 要一步一步地学,期望他一迈腿就能奔跑,必然摔得再也不 敢走路了今天的“少”正是为了将来的“多”把习作方法化在“交谈”中数学的解题方法可以例 举,可以佐证;而习作方法却不能简单地套用,必须要自己在 具体的情境实践中去领悟把习作进步亮在“插话”时游戏让人乐此不疲的一 大原因,就是游戏能永远给人希望,让人生活在希望中!我们 的习作课也需要给学生以进步的希望,以此点燃学生的习作 热情而最简便的做法就是让学生当众朗读自己的习作,教 师及时中肯地进行点评,敏锐地发现学生习作中的精彩点, 放大、肯定,让学生体验进步的喜悦。
所以,及时的“插话 显得自然,恰到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