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最后一课小说.ppt

21页
  • 卖家[上传人]:大米
  • 文档编号:590012884
  • 上传时间:2024-09-12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297KB
  • / 2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最后一课(小说) ——都德 走近作者• 都德,是 国十九世纪下半期的小说家,《最后一课》是他爱国主义短篇小说的代表作法 了解文体•小说是属于叙事性文学体裁,以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 和 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分类:按篇幅、容量,可分为:•按内容特点分,可分为:•小说的三要素: 、 、 塑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微型小说历史小说、科幻小说、爱情小说、讽刺小说、神话小说人物环境情节 读准字音•锯木( )踱步( )气氛( )•皱边( )督学( )郝叟( )•分摊( )钥匙( )•哽住( )赚钱( )•形近字注音组词•哽( ) 喧( ) .•埂( ) 渲( ) .•悔( ) 挟( ) .•晦( ) 颊( ) . jùduófēnzhòudūsǒutānyào shigěngzhuàngěnggěngxuānxuànhuǐhuìxiéjiá哽咽田埂喧闹渲染后悔晦暗挟持脸颊 理解词义•哽:•赚:•踱:•捂:•惩罚:•征发:•祈祷:•诧异:•婉转:声气阻塞。

      获得利润慢步行走遮盖住或封闭起来严厉地处罚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财物信仰宗教的人们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的一种仪式歌声、鸣声)抑扬动听 整体感知•一、梳理结构(按时间顺序划分结构)•第一部分:•(1——6)序幕:写小弗朗士在上学路上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感受——上学路上•第二部分:•(7——10)开端:通过小弗朗士的观察,写出上课之前教室里跟往常不一样的情境——课前•第三部分:•(11——23)发展:写韩麦尔先生讲授最后一课的情形及小弗朗士的感受——课上•第四部分:•(24——29)高潮和结局:写韩麦尔先生 宣布散学时的情景——下课 整体感知•二、按分三部分填空•第一部分:描写了 在上学路上 •第二部分:写小弗朗士和 在“最后一课”中表现的 •第三部分:写韩麦尔先生在“最后一课”结束时的 •三、小说以什么为线索?•答:小弗朗士见闻和心理韩麦尔爱国热情悲壮和不屈的精神以“我”的见闻和感受为线索 整体感知•四、主旨概括• 这篇小说通过阿尔萨斯省的一个小学生 在最后一堂法语课中的 ,真实的反映了:•集中的表现了 。

      小弗朗士见闻和感受沦陷区的法国人民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以及争取祖国解放和统一的坚定意志法国人民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合作探究•1、小说题目的含义是什么?•答:•2、本该是一堂普通的课,现在却加了“最后”两字而变得特殊起来由“最后”两字你想到了什么?•答:•3、课文中最能渲染这种气氛的描写在哪里?•答:意思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标题不但指出了文章的内容,而且蕴含了悲怆气氛和悲愤的情绪,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中心思想悲伤、沉重、依恋、惜别等教室氛围;来了一些镇上的人;22段等表现依恋、惜别、伤感等 自主探究•1、小弗朗士上课途中见到、听到、想到了什么?“我”为什么想别上学了?有几个原因?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答:不想上学的原因:这天上学迟到了,怕老师骂,特别是怕检查功课;再说野外的景色又是那么的吸引人• 独白式的心理描写,写出了小弗朗士天真好玩,不爱学习的稚气性格,但他还能管住自己,战胜了想逃学的念头,说明他还有一定的意志力,为下文的转变埋下伏笔 •2、沿途有哪些景色吸引了他呢?•答: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婉转地唱歌;普鲁士兵正在操练•3、读7——10段:最后一课上课前与往日有什么不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其一,过去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的教室,现在“一切偏安安静静的”。

      总”强调的是一贯性,习以为常了,“偏”显出安静得异乎寻常• 其二,平时严厉的老师,今天却很“温和”• 其三,老师穿上了遇到重大事件才穿的 漂亮礼服• 其四,后排还坐着好些镇上的人,特别是郝叟老头还翻开了一本初级读本• 前后对比,渲染了“最后一课”的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 •4、读11——23段:找出小弗朗士的语言、心理和动作描写,分析小弗朗士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小弗朗士本来是很贪玩幼稚的,现在对再也不学法语也感到惋惜,为贪玩而悔恨,讨厌的书变成老友本来是害怕老师,现在老师的责罚也忘了,对老师充满怜悯、尊敬、爱戴之情,本来还觉得好玩的操练,现在也从心底憎恨起来• 这段心理描写,表明了小弗朗士的爱国意识正在成长,他从幼稚走向懂事 合作探究•1、序幕中两处环境描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天气那么暖和,那么晴朗画眉在树林边婉转地唱歌;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 作用:交代具体时间和时代背景,点明国土已被侵略军所占领,优美的 自然风光和残酷的社会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 •2、“看见许多人站在布告牌前边”这一环境描写又表明了什么?•答:布告牌上贴着的虽然只是一张公文,但它威力极大,逼迫人们不得不去执行。

      也正是它,才直接导致了“最后一课”•3、课前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答:烘托出“最后一课”严肃、庄严、悲愤的氛围,又进一步加深悬念 •4、“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叫着”这句描写有什么作用?•答:鸽子是和平的象征,表现出小弗朗士对被迫不能学习祖国语言的悲愤,对和平、自由的渴望•5、教室和韩麦尔先生小院的描写有什么作用?•答:表达出这位教了四十年法语的老师对这最后一课的眷恋,对祖国语言的热爱 问题质疑•1、为什么小弗朗士这一节课特别用心听?而且都能听明白?•答:小弗朗士珍视这最后一课,并把学好祖国语言作为爱国的神圣职责,因而产生了高度的学习热情,端正了学习态度• 都能听明白是因为他特别用心听,老师也特别用心教•2、小弗朗士听到鸽子叫声后联想到“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语唱歌吧!”表达了什么感情?•答:对敌人无所不至的暴行的极端愤慨和讽刺 •3、为什么小弗朗士称韩麦尔先生“可怜的人”?•答:此时韩麦尔身为法国人,不仅沦为了一个亡国奴,而且连自己最喜欢的法语课也被停止,他辛勤工作了四十年,由于普鲁士的入侵,被无辜的赶下讲台,不能再教祖国的语言,这实在是十分令人痛心和可怜的事•4、“亡了国…钥匙”用了什么修辞?深刻含义是什么?•答:比喻。

      • 人民只要掌握了祖国的语言,就会永远怀念自己的祖国,就会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从而团结起来,打击外族侵略,求得民族解放 感受人物形象•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感情是通过哪些描写表现出来的?他是怎样一个人?•答: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有40多年教学经验的受人尊敬的老师,是一位把自己的职业和祖国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爱国者,他热爱祖国语言,有崇高的爱国情,高度的责任感,有战胜敌人的执著信念 品味亮点词语,精彩语句•1、一切偏安安静静•答:“偏”字显出安静得异乎寻常是孩子的口头语,读来亲切•2、忽然教堂…这么高达•答: 钟声:宣布最后一课的结束• 号声:暗示德语要代替法语• 惨白:是内心悲着痛的表情• 高达:是小弗朗士对老师爱国感情的崇敬 •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表达什么感情?•答:表达对不能上法语可的惋惜,对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4、“法兰西万岁!”表达了什么?•答:是韩麦尔先生的心声,它集中体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5、“放学了,——你们走吧表现了什么?•答:面对祖国被占领的残酷现实,先生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

      • 谢 谢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