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pdf

12页
  • 卖家[上传人]:飞****9
  • 文档编号:164589265
  • 上传时间:2021-01-2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942.47K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国际政治研 究20 0 9 年 第 l 期 中华朝贡体系:观念结构与功能 简军波 内容提要中华朝贡体系有着悠久的历史 朝贡体 系的意识形态结 构 由三个层面构成,包括儒家思想 !天下观和华夷秩序;而其功能包括提 供政治合法性 ! 保持体 系内经济繁荣以及维护地 区德定 通过中华朝贡 体系, 中国文化逐渐被传播到 了中国的邻近和周边 国家, 如朝鲜 !日本和 越南,并深深地影响 了这些国家的政 治体系 !社会结构和世界观念, 伴随 着这 一进程 ,东亚地 区最终形成 了儒家文化圈 关挂词中华朝贡体 系华夷秩序儒家思想天下观 一般认 为,传统的东亚国际体系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体系, 它在经济上基于 朝贡贸易 ,政 治上体现 为宗 主 国和藩 属国的外交关 系 滨下武 志 (Bu k o k o l o z a s u H am a h e t )曾谈道 :/ 以中国为中心 ,几乎覆盖亚洲全境 的朝贡制度 , 即朝贡贸易体 系 ,是亚洲历史上 ,也 只是亚洲历史上独特体系 0更早之前 , 费正清(Jo h n K i n g Fa i r b ank)和他同事在一篇专文中这样描述清代 的朝贡制度 :/ 1 9 世纪 的中国外交 政策是在抵抗其传统的背景即朝贡体系(t r i bu t ar y sy s t e m )下开展的 0 不过 ,根据滨下武志的观点 ,朝贡体系的主要功能是中国及其藩属国之间的贸 易,但他忽略了它的其他重要功能 (如提供政治合法性) ,也往往忽略明清之前历 史悠久的朝贡制度或朝贡关系 而在费正清的文章中, 则突出了意识形态上的特 点,却没有明确归纳中华朝贡体系最基本的意识形态结构 其他有关 中华朝贡体 简军波:复旦 大学欧洲 问题研究 中心讲师 (邮编 : 200433 ) 此文原 以英文写成 ,后经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硕士生徐亮亮 同学译成 中文初稿 ,特此致谢 滨 下武志 :(近代 中国的国际契机 :朝贡贸易体系与 近代亚洲 贸易圈 6,朱萌 贵 ! 欧阳菲译 , 中国社会 科学 出版社 19 9 9 年版 ,第 3 5页 J. K . Fai r b ank a n d 5. Y. Teng, o n t he Ch,i ng Tr ibutar y Syst em , H a , ar d j o /r n alo f A:她止 i c St ud如 , Vol# 6 , N o.2 , Jun. , 194 1. p.135 , 132 国际政治研究200 9年 第 1 期 系的论述也基本没有对中华朝贡体制的思想结构和功能进行系统性论述 为此 ,本文在 回顾 中华朝贡体系的悠久历史之后 ,将对其特殊的意识形态结构 和功能进行分析 本文认为 ,朝贡体制的意识形态结构由三个层面构成 ,包括儒家 思想 ! 天下观和华夷秩序 ;而其功能包括提供政治合法性 !保持体系内经 济繁荣 以 及维护地区稳定 一 !中华朝贡体系的历史 大多数学者认为 ,长期 以来 ,东亚传统 的国际体系是 以中国为中心 的朝贡体 系,在这个体系里 , 中国就像一个大家庭 的头领 ,其周边小 国就像家庭中的其他 成 员 ,在规定的年限内派遣使节向中国表达敬意 当然, 这些国家总是可 以从 中国皇 帝那里得到比他们供奉给皇帝多很多的赠品,并且 ,皇帝也会授予那些藩属国的统 治者 以缓带和金印 , 以赋予那些统治者以合法性 , 而中国皇帝也能够通过这种册封 方式来表现他作为所谓天子的权威 由于这是一个前现代体系 ,它的特点在不同时期也经常发生变化 ,即使在一段 时间内,其特点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从现代 国际体系的角度来看待它的话 ,往 往会使学者感到无法理解 但无论我们如何看待它 , 中华朝 贡体系在东亚地 区已 实行 了几千年 在一些 中国古代的诗歌和历史著作 中,可 以找到关 于朝 贡现象雏 形(最早 的 和小范围内的朝贡活动 ) 的记 录 ,最早 的记载发 生在商代甚 至更早 以前 比如 , 5史记 #五皇 6这样记载道 :/轩辕之时 ,神农 氏世 衰, 诸侯相侵伐 ,暴虐百姓 ,而 神 农氏弗能征 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 , 以征不享 ,诸侯咸来宾从 0 虽然这个故事只是 中国史前记载或中国古代 神话 的一部分 ,但 5史记 6是一个 可信度相对较高的古代历史著作 ,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些真实发生的事件与活动 它也记录过商代 国王汤曾命令他的大臣伊尹制定 5四方令 6, 以便减轻周围蛮族的 负担 汤在 5四方令 6中这样说道 : /诸侯来献 ,或无 马牛之所生 , 而献远方之物事 实相反不利 今吾欲因其地势, 所有献之 ,必 易得 而不贵 ,其为 四方献令 0根据 5尚书 #禹贡 6这部 中国最早的历史著作记载 , /岛夷 卉服 ,厥能织 贝 0 所有这 些记录和传说表明,在很早之前的中国境内就存在朝贡活动 ,尽管其 中有些 目前还 无法获得明确证实 5史记 #五帝 本纪 6 5逸周 书 #卷七 6 (尚书 6 如 5韩诗 外传 #卷五 6载 :/ (周 )成王之 时 ,越裳 氏重 九译 而 献白难 于周公 0(尚 书 #大 传卷五 6则 称:/交趾之南 ,有越 裳国 ,周成王时 ,越裳 氏来献 白难 0 133 国际政治研究20 0 9 年 第 1 期 不过 ,正式 的国际性朝贡制度开始于汉代 作为当时一个非常强大的国家 ,汉 朝主要接受 了来 自西北和北部地区那些落属 国的朝贡, 当然那些 国家通过朝贡可 以与汉朝和平相处 ,并保持其内部政治 的独立性 另外, 也有一些朝贡来 自南方的 小 国 例如,一本著名的中国大百科全书 5淮南子 6曾经记载说 , /海外来朝, 夷人 来献 0 5汉书 #地理志 6也记载说 自武帝 以来, 日南檄外 (即今天的东南亚)有来 朝的事实 在某些情况下 , 中国的国君也会授予那些藩属 国的统治者 以缓带和 金印 ,象征着那些统治者获得合法性 到了三国时期 ,中国分裂为几个独立王国 ,其中每一个王国都热衷于追求成为 全中国唯一正统的国家 魏国君主就曾接见过来 自日本的外交代表, 接受他们的 敬意,并授予他们 国王以金 印,以支持 日本最大部落成为 日本 的合法统治者 ,他还 赠予了日本国王很多私人礼物 当时的吴国也向东南亚国家派遣外交使节 ,邀请 /蛮夷 0拜访吴主 吴国派遣 了康泰和朱应两位外交使节到南蛮之地宣扬教化 ,并鼓动他们到吴国朝廷进 贡 在康泰和朱应的成功 活动下 ,包括扶南和林邑 (今越南和柬埔寨部分地区)等等十 几个 国家纷纷携带本国特产来 到吴 国进贡 由于所谓周边 /蛮夷 0从前也常常会 渴见商 ! 周 ! 汉诸朝 的天子 , 因此这个时期的中国君主们也对蛮夷来朝表现 出很 大 的兴趣 ,既然它能够提升他们代表整个 中国的合法性 之后的中国各个朝代继 承 了这一朝贡体系 ,到了唐代 ,这一体系建立在一个运作精 良的制度之上 由于受到唐朝强大国力的震慑 ,许 多蛮夷政权纷纷派出他们 的使节来 中国进 贡 为了更好地管理朝贡贸易 ,唐朝设立 了一个独立机构鸿护 寺, 与另外两个机 构 )主客司和职方司一道行使职能 其 中前者属于礼部 , 主管接受贡品和处理 贸易事务 ,后者属于兵部, 负责为蛮夷使节绘制地图 到了宋朝和元朝 ,经由特定的机构 ! 成文的规章和法令以及某些象征性符号等 复杂的协同建构 ,中华朝贡体系在这一时期发展到 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例如 ,宋朝 也将鸿肪寺归属于礼部 ,管理朝贡贸易 同时 ,还在沿海城市设立释站接待朝贡使 节 此外 ,宋朝还针对特定国家确立了朝贡周期 , 如要求安南每三年到宋廷进贡一 次 除此之外 ,蛮夷 国家派来 的使节的数量也受到严格控制 元朝同样大力地发展了朝贡贸易 除了沿海的释站 ,元朝还在大都 (今北京) 建立了会夷馆 ,供藩属国特使居住,并主管记录他们的习俗 ! 物产 ! 所在国与中国的 距离以及藩属国的其他情况 有趣的是 ,元朝皇帝喜欢赏赐蛮夷使节金符(金质 ! 银质和铜质 ) ,希望以此将威严的中国皇帝转换成天下万物的统治者 到了明朝以及随后的清朝, 中华朝贡体系到达了巅峰水平 1369 年 明朝开 国 5汉书 #地理志 6 5宋会要辑稿 6.蕃夷七之五一 134 国际政治研究2009 年 第 1 期 皇帝朱元璋登基后不久 ,就发布了一道诏谕宣告天下 ,大意是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 /蛮夷 0窃据 了中国,并将其人 口扩展到天下各处 , 同时, 他们废弃 了中国人 的人 伦纲常 ,因此皇帝和他们开战 2 0年 ,并最终将他们 打败 ;现在皇帝统治 了中国,天 下刚刚安定 ,但他恐怕那些蛮夷还不知道这 一转变 , 因此便派遣使节进行宣告 由于有些外国人总是假 冒蛮夷使节从朝 贡中牟取丰厚利益, 明朝发 明了一种新的 方法 )勘合制度 ,来辨别藩属 国使节的真伪 清朝也发展出一套远比元朝复杂的体 系来管理朝贡关 系, 中国与那些落属国 的国际贸易也在这一国际体系的框架下繁荣起来 在几乎整个明朝和一部分清朝 的时期内,海上贸易是被皇帝所禁止的, 这样一来 ,朝贡体系成 了中国与其他东亚 国家进行国际贸易的唯一渠道 如果是在海禁时期 ,与蛮夷的贸易则在规定的时 间内被允许在会夷馆内进行 另外需要重点指出的是,通过中华朝贡体系, 中国文化逐渐被传播到了中国的 邻近和周边国家 ,如朝鲜 !日本和越南 ,并深深地影响了这些 国家的政治体系 ! 社会 结构和世界观念 ,伴随着这一进程 ,东亚地区最终形成了儒家文化圈 二 !朝贡体系的观念结构 (一 ) 俪家甚本教义 显然 ,对于西方人而言 ,朝贡体系 的独特性难 以理解 由于 中国文化发祥于 4 0 0 0多年前的黄河流域 ,之后逐渐为东亚更广襄地 区的众多人 口所接受和分享 , 因此植根于这一文化深处的朝贡体系不能依据现代国际政治来理解 ,而只能从中 国文化中寻求解释 大约 400 0年之前 ,周王朝的中央王国建立起 了分封制度 ,周朝的君 主被称为 天子 ,被视作所有其他诸侯(通常是周天子的亲属 )的核心 周朝君主以天子的名 义,将土地分封给臣属 ,作为回报 ,这些臣属们需要 向其进献特产和提供军队, 另外 还需要严格遵守中央政权制定的礼节进行渴见 尽管只有春秋时期才产生孺家 , 但周王朝的礼乐制度被儒家吸收,成为受推崇 的对象 尽管分封制(或者封建制)以及宗法制体系后来被郡县制(与官僚体制相适应) 所代替,但等级秩序仍然留存在脱胎于中国立命之本的民族文化的政治体系之 内,并 在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将儒家学说定为中国的最正统文化之后得到巨大发展 一般来说 ,儒家教义包括 /仁 0和 /礼 0两大重要 内涵 ,它们主要 来源于周 王朝 的文化和政治传统 /仁 0是各种美德 的融合 , 包括 了博爱 !公正 ! 仁爱和慈善 , 而 元朝的统治阶级是蒙古人 .他们被构成 中国人口大多数的汉 人认为是蛮夷 5明太祖实录 6卷三八 ,洪武二年正月乙卯条 135 国际政 治研究20 0 9 年 第 l 期 /礼 0也包涵许多含义 ,如强调了秩序 ! 节制 ! 礼节和等级制 /仁 0是伦理表现, 而 /礼 0则是一种特殊 的社会结构 根据儒家学说,一个完美的家庭应该完完全全地遵守 /仁 0和 /礼 0,一个完美 的国家则应 由这样的家庭构成 , 而一个完美 的 /天下 0应该 由这样完美 的国家构 成 正如 5大学 6中所说: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 家 0于是 ,中国的政治体系被构筑在基于儒家教义的单个家庭结构的基础之上,中 国与 /蛮夷 0的外部关系同样如此 ,也就是说 ,中华朝贡体系也依赖于 /仁 0与 /礼 0 谈到 /礼 0时有必要 介绍一下 / 五服制 0, 它是儒家教义 的潜在部分 , 早在夏 ! 商 ! 周就开始运行 ,并且逐渐成 为了宗法制 的观念基础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