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上册寒假作业-(1).doc
15页翰光中学2015——2016年第一学期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班级: 姓名: 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1星期天气家长签字一、声音的发生与传播1、课本P13图1.1-1的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用手按住发音的音叉,发音也停止,该现象说明( )停止发声也停止振动的物体叫 练习:①人说话,唱歌靠 的振动发声,婉转的鸟鸣靠 的振动发声,清脆的蟋蟀叫声靠 的振动发声,其振动频率一定在 次/秒之间②《黄河大合唱》歌词中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的“吼”、“叫”“咆哮”的声源分别是 ③敲打桌子,听到声音,却看不见桌子的振动,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证明桌子的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 , 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 )来传播,声波到达人耳,引起( )振动,人就听到声音。
3、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简称声速一般情况下, 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m/s合 km/h,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m/s练习:☆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时,终点裁判员应看到枪发烟时记时若听到枪声再记时,则记录时间比实际跑步时间要 (早、晚) s (当时空气15℃)☆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是( )①在鼓面上放一些碎泡沫,敲鼓时可观察到碎泡沫不停的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停止4、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而形成的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来,此时障碍物到听者的距离至少为 m在屋子里谈话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原因是屋子空间比较小造成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不足0.1s 最终回声和原声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利用:利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发出声音到受到反射回来的声音讯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v,则发声点距物体S=vt/2。
中考训练1、龙舟赛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而产生的,并经 传入人耳2、(苏州)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3、(荆门)婴儿从呱呱坠地的那时起,就无时无刻不与声打交道下列关于声的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能听到远处的雷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B.人在岸上大声说话也能惊动水中的鱼,说明水能传声C.将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让他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你会听到几次敲击声,其中最先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说明真空不能传声4、(安徽)初春时节,柳树发芽,你可以折一根柳条,把皮和芯拧松,抽出木芯,用刀把嫩皮的两端修齐,就制成了“柳笛”用力吹,柳笛就发出声响相比较来看,细而短的柳笛吹出声音的音调较高,该声音是由于_________的振动而产生的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2星期天气家长签字二、乐音及三个特征1、音调:人感觉到的声音的 用硬纸片在梳子齿上快划和慢划时可以发现:划的快音调高,用同样大的力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时可以发现:橡皮筋振动快发声音调高。
综合两个实验现象你得到的共同结论是:音调跟发声体振动 有关系, 越高 越高; 越低音调 物体在1s振动的次数叫( ),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高频率单位次/秒又记作Hz 练习:解释蜜蜂飞行能凭听觉发现,为什么蝴蝶飞行听不见?蜜蜂翅膀振动发声频率在人耳听觉范围内,蝴蝶振动频率不在听觉范围内2、响度:人耳感受到的声音的大小响度跟发生体的 和距 的远近有关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 增大响度的主要方法是:减小声音的发散练习:☆男低音歌手放声歌唱,女高音为他轻声伴唱: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男低音音调低响度大☆敲鼓时,撒在鼓面上的纸屑会跳动,且鼓声越响跳动越高;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且音叉声音越响溅起水花越大;扬声器发声时纸盆会振动,且声音响振动越大根据上述现象可归纳出:⑴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 ⑵ 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 有关3、音色:由物体本身决定人们根据 能够辨别乐器或区分人4、区分乐音三要素:闻声知人——依据不同人的________ 来判定;高声大叫——指_____;高音歌唱家——指_____________。
中考训练1、(上海)使用MP3时,调节音量按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2、(烟台)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3、(镇江) 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凡说:“是刘欢在演唱.”他的判断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频率不同4、(黄冈)“呼麦”是蒙古族的一种高超演唱形式.演唱者运用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形成低音,在此基础上调节口腔共鸣,形成高音,实现罕见的一人同时唱出高音和低音的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呼麦”中高音、低音指声音的响度 B.“呼麦”中的声音是振动产生的C.“呼麦”中高音是超声波、低音是次声波 D.“呼麦”中高音和低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等5、(扬州)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 依据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第8题图6、(盐城)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先后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是否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 B.声音能否在真空中传播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 D.声音传播是否需要时间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3星期天气家长签字四、噪声的危害和控制1、 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2、 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无规则的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3、 人们用__________来划分声音等级;听觉下限 dB;为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保证工作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 4、 减弱噪声的方法:在 处减弱、在 过程中减弱、在 处减弱五、声的利用可以利用声来传播__________和传递____________中考训练1、(莱芜)自然界中有许多奥妙的声,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 B.用超声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 D.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2、(武汉)下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
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 B.阻断噪声的传播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 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3、(湛江)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在日常生活、生产噪声来源于 、 、 等5、在控制噪声的措施方面,有些地方可以看到如图1所示的标牌,这主要是在 减弱噪声;教室外有声音干扰时,关上门窗是为了在 减弱噪声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通常在 ,监测与控制 波有助于减少它的危害,并可以用来预报地震、台风7、 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 、等特点,可用于测距、 、 、 、 等。
8、超声波具有广泛的应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运用超声波的是( ) A.B超成像 B.声呐测距 C.一种速度测定器 D.分贝仪8、(襄樊)医生通过听诊器可以了解病人心脏的工作状况,这是利用了声能够传递 的道理;心脏的跳动声是心脏 而发出的不宜挂在胸前,是因为发射出的 会对人的心脏造成不良影响10、(鸡西)下列图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C.回声定位D.超声波探查B.敲瓶底火焰摇动橡皮膜A.探测海深2015——2016年物理寒假作业做题时间2.4星期天气家长签字第二章《光现象》复习提纲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人造光源,如 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2、规律:光在 中是沿直线传播的3、光线是由一小束光抽象而建立的理想物理模型,建立理想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的常用方法之一练习:☆为什么在有雾的天气里,可以看到从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 答: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传播过程中,部分光遇到雾发生漫反射,射入人眼,人能看到光的直线传播☆早晨,看到刚从地平线升起的太阳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该现象说明:光在非均匀介质中不是沿 传播的4、应用及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