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咏怀古迹_其五_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docx
4页咏怀古迹•其五•杜甫|注释|翻译|赏析|讲解【作品简介】《咏怀古迹;其五》由杜甫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作者进 谒武侯祠而追怀诸葛亮全诗以议论为主,称颂诸葛亮的英才挺出, 惋惜其志不成诗议而不空,句句含情,层层深入,荡人胸襟、动尔 情怀但其中把汉室不能恢复归咎于气运,却是宿命观点更多唐诗 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诗以议论入之,诸葛功绩名垂天地流芳千古,首句已经定下了调 子接着自然是面对“宗臣”遗像肃然起敬了颔联评价诸葛才能功 绩,颈联赞美诸葛堪比伊尹、吕尚,使萧何、曹参黯然失色这一赞 美,表现了作者不以事业成败持评的高人之见,对后世影响深远尾 联表达对如此杰出人物竟因为汉运已终而难酬壮志, 最后鞠躬尽瘁积 劳成疾而死的一种深惋长叹除第二句描写自己的心情外,其他句皆 以议论入诗,却能议论高妙,情韵流畅,并不给人板滞苦涩之感相关阅读:《咏怀古迹 淇一》、《咏怀古迹 淇二》、《咏怀古迹;其 三》、《咏怀古迹;其四》、《咏怀古迹;其五》、《杜甫唐诗代表作品赏析》原文】《咏怀古迹;其五》作者:杜甫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遣像肃清高三分割据纤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运移汉祚终难复,志决身歼军务劳注解】垂:流传宗臣:世所宗尚的重臣肃清高:为其清高而肃然起敬三分割据:指魏蜀吴鼎立纤筹策:曲折周密地展运策略纤[yu]:弯曲,屈筹策:谋 略云霄一羽毛:凌霄的飞鸟,比喻诸葛亮绝世独立的智慧和品德伯仲之间:伯仲本指兄弟,这里是说不相上下,也即当于伊吕间求之之意伊、吕,商代伊尹,周代吕尚,皆辅佐贤主的开国名相指挥若定:言诸葛亮治政用兵从容镇定失萧曹:意谓萧、曹虽也是宗臣,比之诸葛亮未免不及祚:帝位诸葛亮的英名永垂人世,千士流芳;世人所尊崇的重臣遗像,肃 穆清局天下三分的局势,是经他策划运筹;千百年来,他才能象鸾凤振 羽云霄他辅佐刘备,同伊尹吕尚难分上下;指挥从容镇定,萧何曹参不 能比超时运不好,东汉帝业实在难于复兴;心志虽坚,终因军务繁艰死 于积劳译文】诸葛亮的大名永远留在天地间,他的遗像清高让人肃然起敬为 了三分天下周密地筹划策略,万代好像鸾凤高翔,独步青云伊尹、 吕尚难分伯仲,不相上下,指挥军队作战镇定从容,让萧何曹参都为 之失色汉朝帝位转移是因为运气,诸葛亮也难以复兴,但他意志坚 决,因军务繁忙而鞠躬尽瘁评析】《咏怀古迹五首》是杜甫于公元 766年(大历元年)在夔州写 成的一组诗。
夔州和三峡一带本来就有宋玉、王昭君、刘备、诸葛亮 等人留下的古迹,杜甫正是借这些古迹,怀念古人,同时抒写自己的 身世家国之感这是其中的最末一篇武侯,即诸葛亮当时诗人瞻 仰了武侯祠,衷心敬慕,发而为诗诗人赞颂了诸葛亮一生的功业和他崇高的人品及他鞠躬尽瘁的精神 作品以激情昂扬的笔触,对诸葛 亮的雄才大略进行了热烈的颂扬, 对其壮志未遂叹惋不已全诗议论 高妙,颇有情韵层次分明,动人肺腑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 的唐诗三百首栏目诸葛大名垂宇宙”,上下四方为宇,古往今来为宙,“垂于宙”, 将时间空间共说,给读者以“名满寰宇,万世不朽”的具体形象之感 首句如异峰突起,笔力雄放次句“宗臣遗像肃清高”,进入祠堂, 诗人瞻望诸葛遗像,不由肃然起敬,遥想一代宗臣,高风亮节,更添 敬慕之情宗臣”二字,总领全诗接下去进一步具体写诸葛亮的才能、功绩从艺术构思讲,它紧 承首联的进庙、瞻像,诗人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