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人教版语文教参九年级下.doc

420页
  • 卖家[上传人]:ZJ****3
  • 文档编号:42028178
  • 上传时间:2018-05-3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827KB
  • / 420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致老师们 98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 97 1 诗两首 96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95 3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94 4 外国诗两首 93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 92第二单元 单元说明 91 5 孔乙己 90 6 蒲柳人家(节选) 89 7 变色龙 88 8 热爱生命(节选) 87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86第三单元 单元说明 85 9 谈生命 84 10 那树 83 11 地下森林断想 82 12 人生 81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关注我们的社区 80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79 13 威尼斯商人(节选) 78 14 变脸(节选) 77 15 枣儿 76 16 音乐之声(节选) 75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乘着音乐的翅膀 74第五单元 单元说明 73 17 公输 72 18 《孟子》两章 71 19 鱼我所欲也 70 20 《庄子》故事两则 69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 子 68第六单元单元说明 67 21 曹刿论战 66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65 23 愚公移山 64 24 《诗经》两首 63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岁月如歌 62 ---------------------------------------------------------目录目录 99第一单元 阅读 1 诗两首 我爱这土地 3 乡愁 4 2 我用残损的手掌 18 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5 4*外国诗两首 祖国 30 黑人谈河流 3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脚踏一方土 38 第二单元 阅读 5 孔乙己 51 6*蒲柳人家(节选)73 7 变色龙 87 8*热爱生命(节选)95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走进小说天地 107 第三单元 阅读 9 谈生命 124 10 那树 131 11*地下森林断想 140 12*人生 148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关注我们的社区 154 第四单元 阅读 13 威尼斯商人(节选)159 14 变脸(节选)171 15*枣儿 177 16*音乐之声(节选)185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乘着音乐的翅膀 191 第五单元 阅读 17 公输 201 18《孟子》两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08 19 鱼我所欲也 214 20*《庄子》故事两则 惠子相梁 22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221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228 第六单元 阅读 21 曹刿论战 242 22 邹忌讽齐王纳谏 249 23*愚公移山 256 24《诗经》两首 关雎 265 蒹葭 266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 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 276致老师们致老师们 98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 书·语文》(七~九年级)配套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 解和使用教科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但愿 它能成为老师们的好帮手一、编写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稿)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 (七~九年级)为依据,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 的编写意图;2.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 内容,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 教学个性;3.编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和 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4.注意吸收语言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二、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按照教科书的编排体系进行编写, 每个单元前面有单元说明,简要说明这个单元的编排意图和 教学时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阅读部分每篇课文的教学参考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课文研讨:包括整体感知和问题研究两个部分,整体 感知是对这篇课文进行整体解读,帮助把握课文精义;问题 研究是就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帮助教师从细部把握 课文2.练习说明:主要说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题思路,提 供参考答案,并针对学生做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说明如 何灵活引导。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练习题的参考答案不 是惟一的,可以有多种答案3.教学建议:一般包括预习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设计 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课文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 建议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力求做到具有实用性、启发性 和灵活性4.有关资料: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体知识、有 关图表、课文鉴赏和评价、作者写作体会等鉴于有些学校 和教师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不足,这一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教 学时可有选择地使用,不要求全部讲给学生三、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标准中的新内容,是语文教育中 的一个新课题,没有多少经验可供借鉴,我们这次教材编写也是一个尝试我们对“综合性”的理解有两个观点,一是 听说读写融于一体,尤其是把写作与口语交际渗透于综合性 学习之中,中心内容是在综合性语文活动中提高写作与口语 交际能力;二是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重点培养学生搜 集资料、筛选信息和研究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要清楚地知道自己在每 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什么基本原则是,教师精心设计学习 情境,并组织协调,学生明确任务,展开活动本册教科书 中,六次综合性学习分为“二大四小”,即大型综合性学习 二次和小型综合性学习四次,前者强调研究能力的培养,后 者突出写作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综合性学习部分的教学参考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活动目标:一般包括三个维度的目标,突出写作与口 语交际能力目标2.教师准备:指教师在指导本次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的 一些准备工作,包括学习的时间安排、教师的知识准备、资 料准备和校外活动有关事宜的联络等这些准备使教师能够 在活动中起到切实的指导作用3.活动参考:就这次综合性学一些参考意见,包 括组织方式、活动安排、课时安排以及根据不同条件如何灵 活处理活动内容等,目的是顺利完成本次综合性学习,达到 预期目标4.活动评价:建议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定性评 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既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 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重点考查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写作与口语交际的能力5.有关资料:围绕活动内容,向教师提供比教科书更为 详细的参考材料,以便指导活动时自由选用四、过去教科书只有一本,凡编入教科书的都要教给学 生,只要有所遗漏,就被认为是没有完成教学任务大家使 用这套教科书时要改变这个观念现在的教科书不止一本, 而且用于课堂上讲授的这一本,内容也有不同层次,不要求 全部教给学生,相当一部分要由学生自学课文分教读和自 读,练习分必做和选做,自读课文后的练习尤其可以灵活处 理。

      一本书中要求讲授的只是其中一部分,这一点需要明确 教师教学用书仅仅是供教师参考的,它对课文的评析比较简 略、宽泛,提供的资料较多,而且有时是几种意见兼收并蓄, 教学时要有所取舍而教学建议更是就一般情况设计的,只 是起一个参考的作用,希望老师们在教学时独立思考,自行 设计教学思路,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本书编写者:谭桂声、聂鸿飞、赵晓非、顾振彪、朱于 国、张必锟、王曼、黄伟、张彬福责任编辑:赵晓非审 稿:顾振彪、黄成稳审读:王存志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2003 年 4 月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单元说明单元说明 97本套教材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是这样编排的:七年级上、 下册分散在各个单元中,计有《在山的那边》(王家新)、《理想》(流沙河)、《秋天》(何其芳)、《化石吟》 (张锋)、《金色花》(泰戈尔)、《纸船寄母亲》(冰心) 、《天上的街市》《静夜》(郭沫若)、《假如生活欺骗了 你》(普希金)、《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黄河颂》 (光未然)、《华南虎》(牛汉)共 12 首九年级上、下册 各安排了一个单元上册计有《沁园春雪》(毛泽东)、 《雨说》(郑愁予)、《星星变奏曲》(江河)、《蝈蝈和 蛐蛐》(济慈)、《夜》(叶赛宁)共 5 首。

      而下册,就在 本单元安排《我爱这土地》(艾青)、《乡愁》(余光中)、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祖国》(莱蒙托夫)、《黑人谈河流》(休斯) 共 6 首全套教材共有中国新诗和外国诗 17 课 23 首,占全 套教材课文总数的约 1/10与过去任何一套教材相比,这套 教材对中国新诗和外国诗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与九年级上册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单元一样,这个单元 的中国新诗和外国诗仍按主题编排,主题叫“土地情思”, 其内涵是爱国思乡从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度来看,这个 单元的重点,是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加深对祖国和家乡的 感情教学时应重视这一点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来看,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关 注诗中饱含着诗人思想感情的具体形象”“反复朗读课文,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欣赏凝练 的诗歌语言”特别需要强调的是,诗和其他文学体裁一样, 要用形象思维,即使是有议论,一般也依赖于具体的形象 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诗中诗人是通过哪些具体形象来表达思 想感情的,诗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形象来表情达意如艾青 《我爱这土地》一诗中的“鸟”“土地”“河流”“黎明”, 余光中《乡愁》一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的“残损的手掌”“广 大的土地”“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江南的水田” “岭南的荔枝花”等,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 诗中“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 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等,诗人对每一个形象的选择, 都是为了服从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需要。

      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分析这些形象所表达的感情其实,这里所谓的“形象”, 在学术界叫做“意象”,意为渗透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形象 这里之所以没有出现这个术语,主要是考虑这一专业术语比 较抽象,不如用“形象”一词易于理解但“意象”一词的 内涵和特点,作为教师应该掌握古典诗词中有名句,中国新诗和外国诗中也有名句要 让学生找出这几首诗中的名句反复品味并积累下来如艾青 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 沉……”,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舒婷的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 休斯的“我的灵魂变得像河流一般深邃”等,都要细细揣摩, 品出其中的滋味学习中国新诗和外国诗,应以师生的反复朗读和教师的 精彩赏析为主,这个单元也不例外尽量避免泛泛的无目的 无重点的讨论,避免课上热热闹闹,结果收获甚少单元结束时,可组织进行一次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 题的新诗朗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 高学生诗歌朗读技巧和诗歌欣赏水平如有条件,可联系自读课本中的一组诗来学习这个单元 这组诗有闻一多的《祈祷》、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李广田的《乡愁》、刘湛秋的《中国的土地》、舒婷的 《土地情诗》、江河的《祖国啊,祖国》、海子的《五月的 麦地》、赵丽宏的《祖国啊》、余光中的《乡愁四韵》、席 慕蓉的《长城谣》、彭斯的《阿富顿河》、鲁勃佐夫的《我 宁静的故乡》、叶赛宁的《我又回到这里,回到亲爱的家》 等,它们多为名诗,都与爱国思乡主题有关,思想内容好, 艺术手法高,适合作为课内的阅读延伸材料。

      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脚踏一方土》围绕这个单元的阅 读主题而设计,从探究土地本义出发,挖掘土地背后的文化 内涵涉及地理、历史、文学,活动多样,内容丰富,有可 选择性,适合不同地区1 诗两首诗两首 96课文研讨课文研讨我爱这土地我爱这土地一、整体把握一、整体把握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 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土地”象征着生他 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 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