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师教程第1章信息化基础知识.docx

49页
  • 卖家[上传人]:公****
  • 文档编号:459599438
  • 上传时间:2022-12-27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914.11KB
  • / 4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第1章目录第1章 1信息化基础知识 1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11.1-1信息 11.1.2信息化 21.1.3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21.1.4国家信息化指导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 41.1.5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要点 51.2 电子政务 81.2.1 电子政务的概念和内容 81.2.2电子政务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91.2.3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91.3企业信息化 111.3.2企业资源计划ERP 151) 20世纪60年代的基本MRP (Materials Requirement Planning,物料需求计划) 152) 20世纪70年代的闭环MRP 153) 20世纪80年代的MRPⅡ 15(1) MRPⅡ结构 15(2) MRPII的特点 164) 20世纪90年代的ERP系统 182.ERP系统概念及特点 182) ERP系统特点 19(2) ERP是面向业务流程的系统 19(3) ERP是模块化可配置的 19(4) ERP是开放的系统 192)生产控制管理 214)人力资源管理 211.3.3客户关系管理CRM 22(4) CRM的概念和定义 242.CRM的体系结构 251) CRM三角模型 252) CRM的结构和功能 25(2) CRM系统的功能。

      CRM系统具备以下的功能 263.CRM应用设计 261) CRM应用设计基础 26(2) CRM应用设计特点 272) CRM应用功能的设计 282)数据挖掘在客户关系管理中的作用 291.3.4供应链管理SCM 303)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324)供应链管理的分类 322)供应链系统设计的设计策略和设计步骤 34@检验供应链如果检验发现问题,则从第④ 352)敏捷供应链的体系结构 361.3.5电子商务 371)原始电子商务概念 372)现代电子商务概念 372)电子商务的相关标准 382)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 393)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走向完善 392)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 392)标准规范体系 403)安全认证体系 404)信用体系 405)支付体系 406)现代物流体系 407)技术装备体系 408)服务体系 409)运行监控体系 406.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应用 401.4商业智能 411.商业智能基本概念 412.商业智能系统应具有的主要功能 421)数据报表 442)多维数据分析 443)数据挖掘 444.商业智能的软件工具集合 452)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和数据集市(Data Mart)产品 453)数据挖掘( Data Mining)软件 454) OLAP工具 45(1) OLAP的概念。

      45(3) OLAP的实现方法 465.实施商业智能的步骤 461)需求分析 472)数据仓库建模 473)数据抽取 474)建立商业智能分析报表 475)用户培训和数据模拟测试 476)系统改进和完善 47信息化基础知识1.1 信息化基础知识 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国家信息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信息产业持续发展,信息网络广泛普及,信息化成为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特征,井逐步向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演进进入21世纪,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更加深刻广泛应用、高度渗透的信息技术正孕育着新的重大突破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无形资产和社会财富,被认为是与土地、能源、材料同等重要的战略资源因特网开辟了无限广阔的信息空间,成为信息传播和知识扩散的崭新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加剧了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改善政府效能、扩大民主参与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信息化使现代战争形态发生重大变化,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核心内容全球数字鸿沟呈现扩大趋势,发展失衡现象日趋严重。

      发达国家信息化发展目标更加清晰,正在出现向信息社会转型的趋向;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主动迎接信息化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力争跟上时代潮流全球信息化正在引发当今世界的深刻变革,重塑世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军事发展的新格局加快信息化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信息化的迅猛发展震撼全球,日益成为国际竞争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1.1-1信息1.关于信息的基本概念 各种文献中有许多对于信息的不同理解和表述,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以下几种控制论的创始人维纳( Norbert Wiener)认为:信息就是信息,既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这个论述第一次把信息与物质和能量相提并论信息论的奠基者香农(Claude E.Shannon)认为: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这个论述第一次阐明了信息的功能和用途比较流行的另一种说法认为:信息是事先不知道的报导还有,哲学界认为:信息是事物普遍联系的方式 不难发现,以上这些说法不完全一致维纳的说法和哲学界的说法是从客观的角度给出的表述,香农的说法和另一种流行说法是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给出的判断 总的来说,信息的概念存在两个基本的层次,即本体论层次和认识论层次。

      前者是纯客观的层次,只与客体本身的因素有关,与主体的因素无关:后者则是从主体立场来考察的信息层次,既与客体因素有关,也与主体因素有关本体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因为它的纯客观性而成为最基本的概念,认识论层次的信息概念则因为考虑了主体因素而成为最适用的概念 2.本体论信息概念 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自我表述按照这个定义,所谓得到了某个事物的本体论信息,就是知道了这个事物处在什么样的运动状态,以及这个运动状态会按照什么方式发生变化 这里所说的“事物”既可以是外部世界的物质客体,也可以是主观领域的精神现象;“运动”是泛指一切意义上的变化或过程:“状态”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形态;“状态变化方式”是指事物运动的动态变化情形由此可见,哪里有事物和事物的运动,哪里就必然有本体论信息的存在世间事物无处不在,本体论信息无处不有,本体论信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源泉 3.认识论信息概念 主体关于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主体对于该事物的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方式的具体描述,包括对于它的“状态和方式”的形式、含义和价值的描述由于引入了主体昀因素,认识论信息的内涵变得比本体论信息更丰富了。

      按照这个定义,所谓得到了某个事物的认识论信息,就是不仅知道了这个事物的运动状态和状态变化方式的表现形式,而且知道了这种“状态和方式”的含义以及它们对主体的价值 因此,如果获得了足够的认识论信息,就可以根据它的形式、含义和价值做出恰当的判断和决策反之,没有充分的认识论信息,人们的决策就可能带上盲目性这就是认识论信息在认识论意义上的巨大作用 从上面给出的定义可以看出,认识论信息与本体论信息是相通的,它们共同的核心都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状态变化的方式”不仅如此,两者之间还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基本条件就是主体因素:引入主体因素,本体论信息就转化为认识论信息:去除主体因素,认识论信息就转化为本体论信息人类认识世界的任务和先决条件之一,就是要把本体论信息恰如其分地转化为认识论信息,为其后的决策提供依据1.1.2信息化 信息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高级进程,它的核心是要通过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充分应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创建信息时代社会生产力,推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祁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启示我们:信息化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它的时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生产关系及社会上层建筑的改革:它的目标是使国家的综合实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达到现代化水平。

      信息化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1.1.3国家信息化体系要素 国家信息化体系包括信息技术应用、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6个要素,这6个要素按照图1-1所示的关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信息技术应用 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信息技术应用工作量大、涉及面广,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效益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向其他5十要素提出需求,而其他5个要素又反过来支持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进程,就是在国民经济各行各业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有效利用信息资源,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劳动效率,提供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和素质,推进国民经济更加迅速、健康的发展,从而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 2.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材料资源和能源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三大战略姿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照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4 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教程志信息资源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提出的需求的同时,对其他4个要素提出需求 在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界,可以开发利用的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是有限的,绝大多数又是不可再生、不可共享的而且,对材料资源和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必然产生对环境的污染和对自然界的破坏与此相反,信息资源是无限的、可再生的、可共享的,其开发利用不但很少产生新的污染,而且会大大减少材料和能源的消耗,从而相应地减少了污染 3.信息网络 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是信息传输、交换和共享的必要手段只有建设先进的信息网络,才能充分发挥信息化的整体效益信息网络是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信息网络在满足信息技术应用和信息资源分布处理所需的传输与通信功能的同时,对其他三个要素提出需求 目前,人们通常将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这三种网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发展模式三种网络的功能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三种网络的发展方向是:互相融通,取长补短,逐步实现三网融合我们必须积极支持电信网、广播电视网、计算机网的发展,处理好三网之间的关系,促进三网逐步融通和融合,保证哉国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4.信息技术和产业 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我国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我国是一个大国,又是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也不应该过多依靠从国外购买信息技术和装备来实现信息化我国的国家信息化必须立足于自主发展为了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