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关于刺激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对比分析 .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繁星
  • 文档编号:32970791
  • 上传时间:2018-02-13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7关于刺激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的对比分析 【论文摘要】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Bloomifeld)在(语言论>(1anguage),首次提出了刺激反应理论英国哲学家奥斯汀(Austin)在(怎样以言行事)(HowtoDoThingswithWords)一书中,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认为人们在以言行事通过对两种关于语言使用理论的联系和区别,来探讨语言使用问题 【论文关键词】刺激行为理论;言语行为理论;语言使用 1 刺激反应理论 l919 年,美国心理学家瓦特生的《行为主义观点的心理学》一书出版问世,行为心理学在美国兴起布龙菲尔德也从冯德的构造派心理学的立场转到了瓦特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立场,并于 1933 年出版了其代表作《语言论》(王伟,2006)布龙菲尔德把瓦特生的这一套“刺激一反应”学说全盘搬到语言学中来在《语言论》中,布龙菲尔德把语言看成一连串刺激和反应的行为,为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用了一个现在十分著名的公式 s 一…·s—R(S 代表一个人受的刺激,rs 言语刺激的反应,R 代表另一个人的反应)来阐述其观点其具体分析如下: 假设杰克和琪儿真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她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7看见树上有个苹果于是她用喉咙、舌头和嘴唇发出一个声音杰克接着就跳过篱笆,爬上树,摘下苹果,把它带到琪儿那里,放到她手里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这一连串的事项可以区分为两种:言语行为和实际事项,根据时间先后整个事情分为三个连续的部分: A 言语行为之前的实际事项s—r 说话人的刺激琪儿饿了光波从红色的苹果那里反射到她的眼睛里她同时看到了杰克在她旁边 B.言语 r……s 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是让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 B1 琪儿受刺激后,及作实际反应,而去作发音动作,产生言语反应,即替代性反应 s—r B2 琪儿口腔里空气中的声波使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 B3 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耳膜,杰克听到了言语听到的话刺激了杰克 C.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 s—R 语言的替代性刺激听话入的反应杰克去摘苹果,并把苹果交给琪儿,琪儿把苹果吃了。

      R 可能是两种刺激的结果:实际刺激 s—R 或者语言的替代性刺激 s—R可见,人类回答刺激有两种方式:无言语的反应和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分别表示如下:无言语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7的反应:s—R 和用言语作中介的反应:s 一…s—R语言行为是一种手段,使 sR 在不同的人身上发生布龙菲尔德认为, “作为研究语言的人,我们所关心的恰恰正是言语的事项(s……r),它本身虽然没有价值,但却是达到某种巨大目的的手段 ”(布龙菲尔德,2000,P28) 2 言语行为理论 言语行为是从行为角度阐述人类语言交际的一种重要理论自从英国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奥斯汀的系列讲座《怎样以言行事》于 1962 年出版后,言语行为成了语用学上的重要课题奥斯汀认为语言不仅仅是用来陈述和描述事物的,也可以用来实施某种行为他认为一个人在说话的时候,在大多数情况下,同时实施三种行为:即(1)叙事行为(以言行事、以言表意行为、elocutionaryact),即“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它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指发出的语音、音节、说出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叙事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2)施事行为(以言施事行为、语导行动、取效行为 illocutionary),指通过说话这一动作所实施的行为,即说话人通过字面意义所表.a 达 ct 的真实意 rloeutionaryact),是指说话所产生的交际效果,即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听话人或其他人的感情图;施事行为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意图,也称言外之力;(3)成事行为(以言成事、以言取效行为 pe、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影响或效果。

      成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7事行为指行为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Austin,1975,P20—38) 3 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通过以上陈述可以看出布龙菲尔德的关于语言的用途和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的异同他们都对语言存在一个动态的认识,都属于行为主义,都是对一个含有交际双方的语言事实进行分析,都试图证明: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是让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而且都十分重视语境和情境,由于话语发生在一定数量与交往双方相关的个人、社会以及文化等因素在内的一定情景中,因此我们必须涉及社会语言学、民族交际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学等研究领域,才能更全面地理解话语含义由于任何言说、思想和文本都将是一定语言结构功能作用的结果,所以传统意义上的主体都被消解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定文本上下文结构一语境或对话者之间共同建构的语义场因此他提出了他的施事行为:施事行为是通过一定的话语形式,通过协定的步骤与协定的力而取得效果,所以施事行为是协定的。

      从这点看,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语言研究从以句子本身的结构为重点转向句子表达的意义、意图和社会功能方面,从而突出了用语言做事或言语的社会功能(刘宓庆2001:202.)这也说明,奥斯汀并没有完全无视语言外部因素,对于言语行为是否取效的因素并没有纳人分析范围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7布龙菲尔德给语言形式的意义下的定义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其因果序列是:说话人的处境一言语一听话人的反应也就是与说出或听进的声音符号相应的刺激一反应成分,对于语言意义的科学的说明,是以说话人对世界的科学而精确的认识为前提的 通过对两个理论进行交换分析可以发现彼此的差别杰克和琪儿真沿着一条小路走去琪儿饿了她看见树上有个苹果该言语行为之前的实际是一种叙事行为的一部分于是她发出一个声音,该“说话”这一行为本身,大体与传统意义上的“意指”相同,指发出的语音、音节、说出的单词、短语和句子等杰克接着就跳过篱笆到琪儿就这样吃到了这个苹果该言语行为以后的实际事项是一种成事行为,是说话所产生的交际效果。

      即说话人所说的话在听话人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和行动上产生影响或效果说话的意图一旦被受话人所领会而对其产生的影响或效果然而我们还可以发现而 B.言语一…·8 这一过程却不是严格的一一对应关系B1 琪儿受刺激后,及作实际反应,而去作发音动作,产生言语反应,即替代性反应 s—r,也就是叙事行为;叙事行为表达的是字面意思;B2 琪儿口腔里空气中的声波使周围的空气形成类似的波形振动;B3 空气里的声波冲击杰克耳膜,杰克听到了言语听到的话刺激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7了杰克这两个过程不是奥斯汀研究的注重点,属于叙事行为的必须过程,是物理过程,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并没有涉及言语行为理论的经典例子是如当一位丈夫下班回到家,对妻子说“我饿了 ”他同时实施了三种行为:叙事行为:告诉妻子他现在肚子很饿;施事行为:叫妻子为自己准备食物;成事行为:妻子听了他的话,给他拿来了食物在这三种行为当中,叙事行为本身并不能构成语言交际,成事行为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唯有施事行为,它与说话人的意图一致,是言语行为理论关注的核心。

      索振羽,2001,P145162)对比两个例子,可以发现在刺激行为理论和言语行为理论着眼点的不同言语行为理论更多的侧重发语人的个人语言行为而刺激行为理论侧重语言可以在一个人受刺激时让另外一个人做出反应但是同时,可以看到奥斯汀认为,言语行为是叙事行为的有意义的单位,完成行为方式的话语是言语行为的主要形式奥斯汀认为,施事行为是约定俗成的,并且言外之力通常也是约定俗成的对于施事行为,说话者必须在遵守一定的惯例的前提下才能完成而言后行为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因此是不确定的 4 结论 由此可见,语言使用就是:说话人发出语言形式时所处的情境和这个形式在听话人那儿所引起的反应,即:说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 -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7话人的处境一言语一听话人的反应言语行为不仅仅是语言本身的使用,更涉及更多相关因素,进行跨学科研究是语言使用这一事实的必然产物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