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立足课文范例适时读写迁移.docx
2页立足课文范例 适时读写迁移——评肖志红老师执教的《颐和园》瞿莉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 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 这段话将读同写的实质揭示得很清楚,说明读与写是相通的于永正老师说的:“阅读教学 中写的训练,不应该游离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显然教 材是最好的例子,它不但给作文教学指明了方向,教材中还蕴涵着丰富的写作资源,给学生 提供了无限的写作契机肖老师的这堂课,能准确把握“文本”,努力从课文中挖掘写作素 材,让学生在读写迁移中逐渐提高写作能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一、把握教材 扶放结合 凸显亮点《颐和园》是四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全文最大特点是按移步换景的游览顺序,抓 住景物特点,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出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展示出了我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 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参与这节课研讨的老师共同研讨、深钻教材,在学校领导的 指导下,确定了这节课展示的亮点:1.教学生写景文章的基本的写法,读写景文章的基本的 读法;2.紧扣文本让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体会习作的写法;3.引导关注重点,包括读写; 4.结合以熟悉的事物写景引申到对陌生的事物的观察写作之中。
肖老师能很好地领会意图, 课堂上凸显了亮点二、整体感知 理清脉络 解决重点肖老师能结合这篇课文的特点,以清晰的教学思路,通过自由读课文,用方框画出表示 地点的词语,巧妙地通过贴板图“小脚丫”,引领学生游览了“长廊”“万寿宫”“昆明湖” 三个地点,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用“书中的话来告诉我们颐和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 象?”很自然地让学生找到总起句、总结句,以“作者怎么样抓特点、具体写的方法,从中 领略景物之美贯穿全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与结构,使教学的重点得到顺利解决三、创设情景 以读促写 突破难点除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外,肖老师还紧紧地抓住文本,让学生从语句中去感受 颐和园不同景物体现出的不同美,如通过“长廊”的长、画卷、花儿让学生品味文字,去体 现长廊的色彩、结构美;通过抓佛香阁“三层”、“耸立”、“半山腰”等词,去体会佛香 阁的高,通过“黄色”、“琉璃瓦”、“闪闪发光”等词,让学生感受佛香阁的雄伟壮观, 去体会它的气势美肖老师在授课时适时的进行语言的训练如在研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时, 肖老师先让学生欣赏图片,出示长长的堤岸、式样不同的石桥、垂柳、湖心小岛、十七孔桥, 石柱上的狮子等昆明湖美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近看昆明湖的美丽。
以小导游的身份去一一 描述昆明湖,带着大家去感受它的美这样的教学扶放结合,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也 为本单元的习作训练埋下了伏笔,突破了难点四、感悟写法 小试牛刀 转化技能在本课的教学中,肖老师结合以熟悉的事物写景引申到对陌生的事物的观察写作之中, 这节课重点指导学习了“长廊”,扶着学生按照出示的学习方法学习了“万寿宫”,再放手 让学生欣赏品读“昆明湖”教学中肖老师紧紧抓住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具体写的表 达方法,让学生读中感悟,比较中鉴别,小结中强调,读中感悟,牢牢掌握这一写法然后 让学生小试牛刀,抓住样子、颜色等特点具体介绍小蛮腰这堂课凝聚了校领导、中段语文老师集体的智慧,肖老师顶着任务重、时间紧的压力, 很好地完成了这堂课的教学但也留有一些遗憾,如:肖老师过于谨慎,“扶放”段落放手 不够,课件的制作还比较粗糙,缺少链接,自如运用不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