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音乐源于生活.doc

5页
  • 卖家[上传人]:hs****ma
  • 文档编号:391877160
  • 上传时间:2023-09-04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音乐源于生活——谈生活经验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融合箬横镇中心小学 蔡丽娜【摘要】音乐源于生活、体现生活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结合小朋友认知水平,启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把生活经验音乐化,音乐问题生活化,让生活经验融入音乐教学,让音乐教学与生活经验相融合在生活与音乐之间架起一座互通之桥,让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演唱、欣赏、知识和技能、创作学习等方面得以运用,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在生活经验的帮衬下更容易感受音乐,体现音乐,发明音乐让音乐真正来源于生活,让生活更有音乐性核心词】生活经验 演唱 欣赏 知识和技能 创作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的音乐教育也更能贴近生活,在生活中寻找音乐,在音乐学习中寻找生活经验那么音乐教育和生活经验该如何融合呢?教师在音乐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使学习由间接的生活经验作支撑,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掌握音乐同步又使生活经验在音乐活动中得到强化和提高,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生活一、             生活经验与演唱教学的融合演唱是音乐体现教学内容中重要的构成部分之一,有表情地歌唱应当是演唱教学中重要目的。

      对任何一首歌曲,教师都应当引导学生对的理解其歌词内容、音乐特性、歌曲意境等,再用恰当的速度、力度、音色、表情去体现歌曲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演唱歌曲,一方面要让学生可以唱准歌曲、唱对歌曲在这个基本上,才干有表情地歌唱,更好的演唱歌曲、体现歌曲 在歌唱教学时我们可以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歌曲学习当中来,通过学生的生活经验协助学生唱准歌曲、唱对歌曲如在学习四册第一课中的《大树妈妈》这首歌曲时,“大树妈妈,个儿高”歌曲开头一句起音就比较高,学生一开始就唱高音有点找不到状态,成果,音高没有唱精确,总差一点点俗话说歌曲的开头是整首歌曲成功的一半,因此开头的第一句一定要把握好音准,唱准音于是我启发学生:“大树妈妈个子很高,这样才干更安全的保护小鸟,看!就像我们窗外的这棵大树同样高”,我指了指窗外的那棵大树,学生看后,发出惊叹的声音:“哇!真的好高啊!”,我立即顺势引导下去:“我们一起把歌声,唱到大树妈妈最高的那根枝头上去吧!”学生非常兴奋,仿佛真的把声音唱到了枝头上,音准问题解决了,接下来的歌唱教学顺利完毕在歌曲唱准后,学生很兴奋,音量很强,声音很直白,没有一点情感每一首歌曲均有自己特定的情感,需要演唱者通过有感情的演唱才可以体现出来。

      这样歌曲才有更强的感染力教师要对的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速度、力度、表情去体现歌曲情感,更好的辅助演唱教学 “你的妈妈会用强硬,还是轻柔的声音哄你睡觉呢?”学生略加思考说:“会用轻柔的声音,用温柔的声音,哄我睡觉,否则我就睡不着了”这时学生才意识到自己的声音力度太强学生的情感受到了共鸣,学生唱得更轻柔、更动听、更投入了在歌唱教学中,音乐与生活沟通起来,能更好地启发学生理解歌曲,体现歌曲,对学生演唱能力的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生活经验与欣赏教学的融合 《新课标》指出:欣赏教学要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体现手段联系起来,促使她们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音乐欣赏,是一种没有原则答案的音乐,不同的人听同一首音乐,就会产生不同的感受,那都是和她自身的生活经验、情绪等多重因素有关联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会听音乐,爱听音乐因此,我们在进行音乐欣赏时,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去进行丰富的联想,从而更容易感受音乐,更好的体会音乐如聆听《青蛙音乐会》时,通过多媒体观看青蛙的图片,对青蛙有一种比较全面直观的理解然后再让学生们模仿青蛙的叫声,最后借用多媒体进行聆听当乐曲中持续浮现一连串的青蛙的模仿声时,时而高,时而低,时而强,时而弱,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时我问学生:“你仿佛听到了什么?”学生们举手络绎不绝,有的说:“我听到有诸多只青蛙在叫。

      有的说:“是小青蛙在合唱吗有的说:“小青蛙在比赛谁的歌声最佳听 “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没有否认学生们独特的想法,并鼓励学生结合音乐积极的想象得到我的夸奖,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聆听音乐也更加投入了当乐曲安静下来时,同窗们又有了不同的答案说:“音乐会结束了,小青蛙回家了小青蛙唱累了,休息一会儿”,最后学生根据自己对乐曲的感受,为这首乐曲取了不同的名字,她们很有成就感 再如聆听《彼得与狼》时,我先给学生讲《彼得与狼》的故事告诉了她们故事里的情节和里面的人物和小动物然后我让她们模仿狼、小鸭、小猫、小鸟、彼得和老爷爷的动作,她们表演得生动活泼、惟妙惟肖最后开始播放音乐,学生凭借已有的经验,立即能猜出哪一段音乐在刻画哪个小动物或人物:当长笛吹奏迅速流动的曲调体现的是小鸟在树上欢唱;用双簧管吹奏装饰音是在模似鸭子摇摇晃摆走路;用单簧管吹奏断音,体现猫上窜下跳,活泼机灵的样子;用低沉的大管吹奏慢速的音调,是在描述爷爷;用三支圆号吹奏不协和的和弦,体现大灰狼的凶残及阴森恐怖的氛围;用小提琴演奏优美的旋律,体现活泼、开朗、机智的少年彼得的形象通过表演和对已有生活经验的回忆,促使学生们很容易听出音乐所描述的情景,从而使学生不再畏惧聆听难以理解的器乐乐曲,让学生敢听、会听、爱听这些难以理解的器乐乐曲。

      因此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联系生活,进行联想、想象,能使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发明充足体现出来,有益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三、生活经验与知识技能的融合《音乐课程原则》提出:中小学音乐教学不应当理性化、学术化,而应当在一定限度上音乐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令人开心地掌握基本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在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用专业化语言直接进行单一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不仅会很难理解,并且也会使课堂变得单调乏味,克制学生学习的爱好因此我们可以取“生活”之材,使抽象的措施具体化、形象化,让她们从中受到启发,也同步使我们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如在发声技能方面的训练,如果直接按照理论知识专家给小学生,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导致学习过程枯燥无味,学习成果一塌糊涂为了让学习过程变的有趣,让学习成果变的明朗,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些技能知识因此教师可以取材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用小朋友化的语言,使知识技能变得浅显易懂例如:呼吸训练时,启发学生像闻花香或用吸管吸水似的进行吸气,呼气时想象自己是一只“蚕宝宝”,把“丝”吐的又细又长;把需要唱的跳跃和短促的音,想象成小皮球,让小肚子像拍皮球同样的协助歌唱,从而体会音的跳跃和短促;通过火车徐徐地开来理解声音的渐强,火车徐徐地拜别来理解声音的渐弱。

      尚有,学生在唱连音时,由于咬字吐字和气息的关系破坏了声音的连贯,我就对学生说:“唱这句歌词时,不能像切菜同样,声音不连贯,我们的气息要像一条线,这里的所有字、音符就是一颗颗珍珠,我们要把她们串起来引导学生用“串”动作的想象,建立声音连贯的歌唱感觉节奏的训练不只是枯燥的朗读和拍打,它更应当是让孩子从生活中去摸索发现,因此我们可以借助生活之声来协助学生建立节奏感如:小猫叫(喵—喵—);小鸡叫 (叽叽 叽叽);布谷鸟叫(咕 咕· 咕 咕·),切菜声(××××××××)等等我们还可以用身边的故事来解决节奏难点如在学习《小小少年》这一学时,有一种典型的节奏X· X X X — ︳这个节奏型中有附点八分音符,这是本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唱好这附点八分音符就能精确形象地唱出一种阳光、布满朝气的少年因此我讲了一种《八分音符去旅游》的故事,让孩子去理解附点八分音符有一天八分音符去旅游,她背了一种旅行包,她把这个包叫附点八分音符,八分音符坐在车位上,顺便把包也放在了旁边的座位上,正好占了半个座位那么剩余的半个座位谁能坐呢?这时全音附、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十六分音符都想来坐,谁坐刚刚合适呢?通过师生讨论,得出十六分音符坐最合适。

      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不仅结识了附点八分音符,并且还懂得了八分音符加上附点等于八分音符加上十六分音符,占的时值比较长因此在唱时学生节奏都唱得很准这种联系学生生活经验的措施不仅减少了学习难度,又把枯燥的乐理知识趣味化,引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并留下深了刻的印象 四、生活经验与发明教学的融合音乐发明作为课程基本理念,发明对于音乐教育的价值,已经引起涉及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在内的众多音乐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看来发明在音乐教育中占着很重要的地位一般状况下教师觉得音乐创作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教师在让学生创作时,总是有些放不开手其实孩子是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教师应当试着放手,让学生试着进行音乐创作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对的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与音乐创作相结合,协助学生更好的创作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因此教师只要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孩子的生活中寻找发明的主题与内容,那么她们就会有很强的发明欲望,会发明出许多好的作品如表演《小小摇篮曲》这首歌曲时,我启发学生结合生活,发挥想象,自己编动作来体现歌曲于是学生联想到妈妈是如何抱孩子,哄孩子的,成果她们编了许多优美的动作:她们有的手中抱着宝宝,慢慢地左右摇晃;有的仿佛轻轻地推着摇篮,唱着摇篮曲;有的不断地拍打着手里的宝宝,正哄她睡觉;有的还模仿起了小宝宝甜蜜睡觉的样子……这些画面是学生最熟悉的,也是最喜欢模仿的,因此创作起来也很容易,学生表演地也非常投入。

      音乐课中打击乐器数量有限,诸多时候用乐器为歌曲伴奏时不能全面的照顾到每一位学生我发现每一位学生均有自己的凳子,每人均有自己的铅笔于是我引导学生,让学生敲一敲自己身边的物品,可以发出如何的声音,并指引学生为歌曲伴奏,这样每一种学生均有自己的打击乐器了,并且演奏效果也很有震撼力平时我还引导学生运用身边的物品充当或者制作成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打击乐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爱好,培养学生发明力如在欣赏《老虎磨牙》后,我请学生一起来用身边的物品当乐器,以老虎抓猎物、进食、磨牙为线索,发明自制打击乐——《老虎啊呜》学生们对老虎多少比较熟悉,因此纷纷地迅速地创作出了不同的模拟声,争先恐后地想展示给同窗们看,有的学生用塑料纸的揉搓声模仿老虎咀嚼食物的声音有的用铅笔敲击盒子的声音模仿老虎吃饱后的打嗝声有的用尺子的波纹面在文具盒上摩擦,发出的摩擦声用以模仿老虎磨牙的声音一时之间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发明之花如潮般喷发而出,学生是那么投入,是那么布满激情在教师的指挥引导下,学生们兴高采烈演奏表演着,感受着创作给她们带来的乐趣生活是一切创作的来源,教师在音乐发明过程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她们一种自由想象,自由体现的空间,她们一定会结识到生活中布满了乐趣,使她们更热爱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音乐教学要取材于生活,贴进生活让生活经验融入与音乐教学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音乐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只有鼓励学生对生活经验的积累,并把生活经验融入课堂,让学生带着一种爱好和一份真情去体验音乐,感悟人生,才会使学生的情感得以沟通;心灵得以共鸣;内心得以表露;潜能得以开发,才会感受到音乐的无穷乐趣因此作为小学音乐教师,我们应当充足结识生活经验对于音乐课的意义,努力把音乐课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合起来,运用生活资源让音乐课更加切近生活,贴近学生参照文献】:[1] 张琼茜.小朋友生活经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小学音乐教育,NO11总第212期:起止页,24-30[2]张绪培.中小学音乐教学案例专项研究:[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3]《中小学音乐教育》第一期中的在《在生活中感悟音乐,在生活中提炼生活》.[4]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小学音乐教育法:[S]上海教育出版社,.[5]音乐课程原则研制组.音乐课程原则解读:[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5-71玄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题库(单项选择题763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必考的面试考试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8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省第十届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2025年煤矿安全监测监控证考试必刷题库附答案.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1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70题).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50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6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中学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考试模拟试题(五套).docx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公共基础知识考试题库(40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2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90题).docx 2025年教师招聘考试最新教育理论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docx 2025年教师编制考试教育教学公共基础知识考试复习题库(350题).docx 2025年江苏生禁毒知识网络竞赛考试题库(250题).docx 2025年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知识竞赛考试题库(200题).docx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