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建初中政治思辨课堂的有效路径.docx
5页构建初中政治思辨课堂的有效路径 蔡勇军Summary:思辨能力就是思考辨析能力,是指分析、判断和推理等综合思维活动参与下的辨别能力,也是初中政治教学要重点培养学生的一种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越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就越准确,获得的提升空间也就越大因此,初中政治教师应积极为学生构建有效的思辨课堂,从“疑”“辨”“悟”三个维度论述构建政治思辨课堂促进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Key:思想政治;思辨课堂;有效路径1、通过设疑,创设初中政治思辨课堂明代学者陈献章曾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来源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具有思辨性、探究性的问题情境,促进学生主动思考,进而构建思辨课堂然而,政治课堂如何做到以“疑”导学呢?“疑”从何来?笔者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1.1基于教材内容创设问题情境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第一手资料政治教材中有很多具有思辨色彩能够引发学生思维冲突的素材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那些涉及是非判断、两难冲突、价值选择的内容,将其进行整理,確立合理的辨析主体,进而引发学生多维思考和质疑例如,在讲授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时,在这一单元的综合探究中,就有:“金钱是什么?——是魔鬼?是天使?”这样具有较强思辨性的内容;在第三单元的综合探究“提高效率、促进公平”中,为了能够让学生准确地把握分配环节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教材中设计问题:“在进行收入分配时,追求效率与讲求公平二者哪个更重要?”这类具有较强思辨性的探究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直接拿来使用,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除了教材中已有的显性辨析内容之外,在教材中还暗含着很多值得学生进行辨析思考的隐性辨析内容,这就需要教师把握课程标准,认真研读教材,进而将这些隐性内容充分挖掘出来1.2基于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思想政治课的生活实践性不容忽视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理论和实际生活相结合,根据社会焦点和时政热点创设具有生活化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辨析和解决中,使学生从“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密切关注公众社会,并进行抽象化的提炼,进而由表及里地寻找事件背后的本质例如,在讲授必修三《文化生活》第十课中“直面生活的思想与道德冲突”一课时,教师可以选择社会上的热点新闻“老人碰瓷”事件,设计“对跌倒老人该不该扶”这一两难冲突的问题情境;抑或是根据当今社会乞讨者手持或支付宝二维码乞讨、靠乞讨月入过万等社会热点事件,设计“应不应该帮助街边乞讨老人”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经历与教材知识,围绕问题进行思考辨析,从而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社会热点和时政是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老人碰瓷”和“手持或支付宝乞讨”等社会热点创设问题情境,拉近了政治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促使学生把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激发学生的思维冲突,为下一步的辨析明理环节奠定基调。
2、通过辩论,深入初中政治思辨课堂所谓以“辨”明理,指的是在创设具有思辨性问题情境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辨析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深度思考和剖析社会现象,从而使学生在辨析中明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可以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以“辩”促“辨”真理不辩不明”课堂辩论是辨析式教学的重要方法通过课堂辩论,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达到“明理”的目的二是以生为本在辨析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避免出现学生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三是内容和方向教师要调控辨析的内容和方向由于学生的思维差异性和跳跃性,其在参与辨析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情绪激化、偏离教学内容等问题,教师要适时调控,从宏观上把握辨析的内容和方向,防止出现偏离辨析主题、过渡情绪化等问题,以保证辨析的效果四是调控时间教师要注意调控辨析活动的时间辨析是为了使学生在比较鉴别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终是为教学服务的当辨析的“明理”目标达成以后,教师就应当及时终止辨析活动,然后进行辨析的总结和升华3、通过感悟,升华初中政治思辨课堂情感是学生把教材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关键动力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在“情”“意”方面的顾虑,使学生真正在情感上认同课堂知识。
教师要对辨析的成果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升华,创设感悟式情境,涤荡学生心灵,激发学生情感,涵养学生的价值观,使学生在辨析活动中真正做到“情”与“境”的交织融合,由此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进而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在思想上得到升华,在精神上得到提升例如,在讲授“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一单元的探究活动“政府的权威从何而来”时,教师设计“权力是魔鬼还是天使”的辩题在辨析过程中,多数学生认为权力需要被监督,政府的权力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当前贪污腐败现象较为严重,权力监督和制约不够,由此对行政机关失去信心甚至质疑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及时引导学生对辨析过程进行总结和升华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展示近年来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党在反腐倡廉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政府在扶贫工作中的成效以及政府在各种民生问题中做出的成绩等接着,教师从整体与部分、全局与局部的角度进行解析,使学生知道看问题要从整体和全局出发,贪污腐败只是部分行使职权者出现的问题,并不能代表整体,更不能因此否定全局,从而使学生树立对政府“为人民服务”的信心,激发学生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悟”化情是思辨课堂的总结和升华阶段。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和语言解说营造能够影响学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堂氛围,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扫除认知上的困惑点和矛盾点,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束语总之,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可以通过初中政治问题探究、设立正确思维导向以及参加思维辨析讲座等方式,从而最终达到全方位地提高学生初中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Reference:[1]杨伦峰.初中政治思辨性教学的方式探索[J].教书育人,2019(10):29-30.[2]王琼.初中政治教学中对学生思辨素质的培养方法有效性探究[J].考试周刊,2018(86):150.[3]王香花.创设愉悦教学情境 提高学生政治素养[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7):170-171.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