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沪教版·全国).docx
24页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复习专题训练第4章《认识化学变化》考点一燃烧与灭火01 燃烧的条件及实验探究【例1】由燃烧的条件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就能燃烧B.不纯氢气点燃时,一定会发生爆炸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D.用玻璃杯罩灭点燃的蜡烛,是因为隔绝了空气【变式1-1】如图“纸火锅”是用纸做容器盛放汤料的火锅,点燃火锅时纸不会燃烧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该纸不是可燃物 B.水降低了该纸的着火点C.温度达不到该纸的着火点 D.该纸与空气的接触面太小【变式1-2】如图是用电炉进行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升温至60℃的过程中,仅①燃烧;继续升温至260℃的过程中,仅③燃烧 (1)对比①③,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2)对比②③,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02 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例2】在“烹饪与营养”劳动实践课上,小芸将灶内的柴草挑空后,火焰变旺,这是因为()A.柴草的着火点降低 B.灶内的柴草变多C.柴草接触更多空气 D.柴草的导热性变强【变式2-1】下列关于燃烧说法错误的是()A.含碳燃料的不完全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而污染环境B.火种灯导流通道的作用是提供充足的氧气C.所有的燃烧都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丙烷充分燃烧的产物与甲烷充分燃烧的产物相同【变式2-2】下列有关燃烧、爆炸的说法中,合理的是()A.水能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B.氢气与氧气混合后点燃一定会爆炸C.增大氧气的浓度能促进可燃物燃烧D.将木材紧密堆积有利于其完全燃烧03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例3】下列情况中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正在工作中的电器设备失火,可立即用水浇灭B.身上衣服着火时可就地打滚C.锅里的油着火,可用锅盖盖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引起的火灾【变式3-1】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水扑灭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变式3-2】燃烧与人类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下列灭火的措施或行为不正确的是()A.酒精灯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B.电烤炉着火,用水浇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D.森林着火,将大火蔓延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04 火灾自救【例4】化学知识能帮助我们有效的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下列处置不当的是()A.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着火,立即用湿抹布盖灭B.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C.用燃着的小木条检查家里液化气瓶口是否漏气D.身处火灾现场,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保持低姿态逃生【变式4-1】下列关于灭火和火灾自救的知识中,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高层楼房着火时,乘坐电梯逃离C.档案室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当室内发生火灾时,应迅速打开门窗通风【变式4-2】安全重于泰山,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错误的是()A.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厨房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迅速逃离,并拨打火警119C.夜间厨房煤气泄漏时,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05 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例5】消防安全无小事,同学们应认识一些常见的图标,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 【变式5-1】为了安全,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场所,都要有明显的警告标志,下列图标不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A.B.C. D.【变式5-2】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了解有关图标的含义并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下列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中正确的是()A.禁止带火种 B.禁止吸烟 C.禁止烟火 D.当心爆炸 考点二质量守恒定律01 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例1】如图所示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C. D.【变式1-1】下图是通过白磷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锥形瓶内白磷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量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C.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D.瓶底的细砂用来隔热,防止锥形瓶炸裂【变式1-2】化学小组选用如图所示装置(托盘天平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1)实验一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是2)在进行实验二时,发现反应后装置内药品的总质量变少了,若要使实验二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装置应如何改进?0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例2】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A.①②⑤⑥ B.③ C.④⑦ D.③④⑥⑦【变式2-1】O2通过臭氧发生器转化为O3,反应前后发生变化的是()A.原子总数 B.分子种类 C.元素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变式2-2】在氢气燃烧生成水的反应中,下列一定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类 B.原子的种类C.分子个数 D.元素化合价03 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化学式【例3】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2KNO3+3C=K2S+X↑+3CO2↑,则X的化学式为()A.O2 B.SO2 C.NO2 D.N2【变式3-1】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X,则X的化学式为()A.H2S B.Na2O C.H2O D.H2O2【变式3-2】煤气中加入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提醒煤气是否漏。
乙硫醇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则X是()A.CO B.CO2 C.CH2O D.H2O04 用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例4】实验室常用燃烧法测定物质的组成现取3.2 g 某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生成4.4 g CO2和3.6g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为4.8 gB.生成CO2和H2O分子个数比是1:2C.该物质中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中碳、氢原子个数比是1:3【变式4-1】一定质量的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对该化合物的组成判断正确的是()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含有C、H、O三种元素C.只含有C元素 D.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变式4-2】某物质1.6g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共生成4.4g二氧化碳和3.6g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消耗空气的质量等于6.4gB.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该物质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该物质一个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05 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反应中某物质的质量【例5】3g碳和8g氧气完全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则3g碳和11g氧气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11g B.14g C.3g D.10g【变式5-1】已知反应,且A与B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反应后生成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的质量为()A.1.6g B.1.2g C.0.3g D.0.9g【变式5-2】实验室把10 g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冷却后,称得试管中残留物的质量是9.2 g,则反应中放出的氧气质量是()A.0.8 g B.0.6 g C.0.4 g D.无法确定06 用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例6】在反应式为2WX+2Y+3Z的反应中,生成混合物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0,则W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20 B.60 C.80 D.40【变式6-1】已知反应2A+2B=C+2D中,15gA和14g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22g D,已知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则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5 B.28 C.30 D.60【变式6-2】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16gA与64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比为11:9,又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07 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例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丙一定是化合物 B.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丙与丁变化的质量比为9:10 D.该反应是分解反应【变式7-1】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中发生了某一化学反应,涉及的物质为甲、乙、丙、丁,如图为各物质在反应前和反应后某时刻的质量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x的值是31 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丙物质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4【变式7-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302010反应后质量/gm39516A.甲一定是催化剂B.丙可能是单质C.反应过程中丙丁变化的质量比是5:2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考点三化学方程式01 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例1】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气在空气中燃烧H2+O2H2O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2Mg+O22MgO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4Fe+3O22Fe2O3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2P+O5P2O5【变式1-1】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木炭在高温下还原氧化铁: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D.用铁与硫酸铜溶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变式1-2】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C.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D.红磷燃烧02 根据信息书写化学方程式【例2】《天工开物》中介绍了烧制青砖的方法,其中记载有“灌水其上”“水火既济”。
相关反应为水蒸气与灼热的碳生成一氧化碳和一种单质气体,其化学方程式为变式2-1】用氢氧化锂(LiOH)作吸收剂除去二氧化碳,并生成碳酸锂(Li2CO3)和水,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变式2-2】古诗“投泥泼水愈光明”:在高温条件下,炭与水蒸气反应得到两种可燃性气体,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03 化学方程式的配平【例3】铅酸电池两极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PbO2)和铅(Pb)配平放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PbO2+Pb+2H2SO4=PbSO4+H2O变式3-1】太空舱内的电缆金属丝是铜丝制成的,铜单质也可以和酸反应,只是不能生成氢气例如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一种可溶性铜盐和一种常见的液体,请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字使其符合质量守恒定律:1Cu+HNO3(浓)=1+H2O+2NO2↑【变式3-2】我国科学家在《科学》杂志撰文宣告首次实现了由CO2到淀粉[ (C6H10O5)n ]的人工全合成总反应化学方程式为:6nCO2+mH2(C6H10O5)n+7nH2O,则化学计量数m=04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例4】石头纸是一种介于纸张与塑料之间的环保新型材料,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现将10g石头纸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40g稀盐酸时,恰好不再有气泡产生,此时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为46.92g。
假设石头纸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