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小学语文说课稿《山中访友》.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zh****ng
  • 文档编号:104822025
  • 上传时间:2019-10-1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5.50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小学语文说课稿《山中访友》  一、导入新课  用小学学过的古诗《寻隐者不遇》导入,让学生想象进山情景,激发情趣  有位作家李汉荣也到山中拜访朋友,带回了好心情,好记忆,他拜访了怎样的朋友?就请我们师生共同欣赏李汉荣的《山中访友》  二、自由朗读,整体感知找朋友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奥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品读课文,读出自己  在朗读中,哪一样景物深深地打动了你?如果可以,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让同学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朋友,带着自己的体会,仔细品读描写自己最喜欢的朋友的相关句、段,并做好相应的批注,结合相应的词语或句子陈述理由可以用“我喜欢自己成为—— -----因为——————”的句式作答  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自己喜欢的景物的语句  全班交流:你最希望自己成为作者笔下的哪一种景物,为什么?  我希望自己成为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

        不知道大家感受到了没有,为作者所赞扬的、被我们所喜爱的景物都是因为他们身上有着一种为我们所熟悉的,在我们身边存在着的可贵的品质,有哪些呢?  四、赏读课文,品味语言  刚才同学们谈得很精彩,老师和大家有同感,可还有一个疑问,作者带着好心情,到山里“观景”,为什么却说成是“访友”从内容到形式,引导学生体会本文的写法  1、 放人称改写后的课件,学生将改写后的第3段与课文作比较,赏析、品味人称变换之美  2、分角色朗读第5段,在读中进一步体会比喻拟人之美  五、 联想创作  我看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亦如是,在我们的眼中,山中的朋友是如此的真、善、美,让人忍不住想要去亲近在作者的亲切的呼唤声中,在作者热情的赞美声中,山中的景物会有怎样的感悟和回应呢?请任选一位你喜欢的自然朋友,模仿本文的风格,为她写几句赠言要求:①同桌两位同学互相配合,一位同学读原文,一位同学进行相应的想象,然后互换角色,再试一次②要尽量地唤起自己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体会自然景物的特点③要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人称的变化,恰当地选用词语,尽量做到语言生动形象  同桌配合,按要求完成相关练习  全班交流,教师和同学及时予以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六、结束语  走进大自然,我们认识了许多美丽的朋友;走进大自然,我们品味了许多美的情感;走进大自然,我们抒发了最美的心声最后,让我们高声对大自然说一声:大自然,我的朋友,我爱你  课后反思:  这堂课教学设计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方面效果明显,学生参与的热情高教学的几个环节层层深入,不仅保证了自主、探究学习的质量,当然更为重要的是三个主要教学环节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在教学中既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学习的自由;又让学生汲取到丰富的个性养料,完善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首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三条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指出“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样才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个性得到充分展示  《山中访友》这堂课中学生“选择品读描述自己最喜欢的朋友的相关句、段”, “说说自己最喜欢的朋友的理由”,“讲讲自己最想倾诉的心声”这些内容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来选择学习,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与大家交流讨论,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学习收获。

      让学生觉得学习没有强迫意识,没有厌倦感,更不会有逆反、抵触心理,学生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同时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也有利于这种良好的学习方式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主体意识的发展,形成个性  其次,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受到重视  《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建议”第五条中明确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感情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教学《山中访友》时,学生通过朗读,认识了大自然的朋友;通过自由品读、研读分析,感受到了“我”对大自然的尊重、热爱、感激等这完全是学生自己阅读实践的结果教师并没有用自己的思考束缚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没有用统一的标准去统一学生的思想正因为如此,学生在课堂上妙语连珠,不时有思维火花的闪现  再次,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好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作者美好个性的展示《山中访友》中表现出作者健康的个性,作者心中充满友爱、真诚、感激学生在品读,研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许多高尚的品质─或默默的奉献,或纯洁正直,或坚韧热情,并在内心深处产生共鸣,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慢慢地他们会学会正直、热情、奉献、赞赏,特别是在“用我的心抒发自己对朋友的美好心声”这一环节中,我们可以惊喜地发现有人在赞美白云、瀑布,收获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有人在赞美雪花,富有诗情画意;有人在赞古桥,学到了敬重和坚韧……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参与的人生态度在阅读过程中得到熏陶、感染、形成  然而,这次学习活动如果不在课堂里上,而是真正带着学生走进多姿多彩大自然,让学生目睹到真实的自然景物,放飞想像的翅膀,与大自然促膝长谈,我相信,这次学习活动会更精彩,学生对美的品味会更深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