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线诊断学重点.doc
10页X线诊断学复习资料复习方法:应恰当结合书本上相应疾病的病理描述,主要记疾病X线的特征性表现,及与其他病变的鉴别特点 切忌死记硬背,请慎用名词解释1. 充盈缺损:指充钡胃肠道轮廓的局部向腔内突入而未被钡剂充盈的影像2. 憩室:是由于钡剂经过胃肠道管壁的薄弱区向外膨出形成的囊袋状影像,或是由于管腔外临近组织病变的粘连、牵拉造成管壁全层向外突出的囊袋状影像,其内及附近的黏膜皱襞形态正常,称之为憩室3. 龛影:是由于胃肠道产生溃烂,达到一定深度,造影时被钡剂填充,当x线呈切线位投影时,形成于以突出于腔外的钡斑影像4. 环堤:是指龛影周围一圈不规则的透亮区其病理基础为溃疡破溃后留下的一圈不规则的边缘5. 半月综合征:是指位于胃轮廓内的巨大溃疡,呈半月形龛影,其周围可见不规则性环堤、指压征或裂隙征,是恶性胃溃疡的典型X线征象6. 皮革胃:癌组织累及胃的大部或全部致整个胃壁弥漫性增厚,胃壁僵硬,胃腔缩窄,称为皮革胃7. 指压迹:X线造影上龛影口部癌结节呈凹向龛影的弧形压迹,称为指压迹,提示溃疡为恶性8. 黏膜线:为龛影口部一条宽1~2mm的光滑整齐的透明线9. 项圈征:龛影口部的透明带,宽0.5~1mm,犹如一项圈。
10. 反S征或横S征:右上叶肺不张时,肺叶体积缩小,并向上移位,水平叶间裂随之上移,呈凹面向下,其与肺门肿块向下隆起的下缘相连,故形成反置的或横置的S状,称为反S征或横S征11. 空气支气管征:大片状的肺泡实变病灶常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影,称为空气支气管征12. 空洞:为肺组织病变坏死后经引流支气管排出并吸入气体后形成的13. 空腔:是肺内生理性腔隙的病理性扩大14. 双轨征:由于支气管增厚,当其走形与X线垂直时,可表现为平行的线状致密影,形如双轨,故称双轨征15. 心胸比率:心胸比率为心影最大横径与胸廓最大横径之比,是确定心脏有无增大的最简便的方法正常值为0.516. 卫星病灶:结核球邻近的肺野可见散在的增殖性或纤维性病变,称为卫星病灶呼吸系统l 正常影像表现肺野:是指含气的肺在胸片上所表现的均匀一致较为透明区划分方法:横向--分别在2肋4肋前端下缘引一水平线纵向--将两侧肺纵行三等分肺纹理: 肺纹理为自肺门向肺野树枝状放射的致密索条状阴影,为肺动静脉和支气管构成其特点: ü 由肺门向外放射状分布; ü 由中央肺门处向外逐渐变细;ü 一般肺外带处几乎消失基本病变1. 肺部:a) 支气管阻塞:阻塞性肺气肿、阻塞性肺炎、阻塞性肺不张① 限性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活瓣效应———局限性阻塞性肺过度充气 X线表现: ü 病变支气管所属肺野透亮度增高ü 病变支气管所属肺野肺纹理稀疏ü 纵隔摆动,常为支气管异物所致 ② 弥漫性阻塞性肺气肿终末细支气管狭窄活瓣效应———肺泡过度充气肺泡壁破坏 X线表现:ü 两肺弥漫性透亮度增高ü 两肺肺纹理稀疏、变直 ü 两肺体积增大的间接表现:胸廓前后径增大;肋间隙增宽;横膈下降变平; 心影变小垂直型 ③ 阻塞性肺不张:一侧肺不张,肺叶不张,肺段不张 X线共性表现: ü 所累及区域肺透亮度下降 ü 所累及区域肺纹理聚拢 ü 所累及区域肺组织体积缩小的征象:包括患侧 肋间隙变窄 肺门移位 横膈上移 纵隔移位 气管移位 叶间裂向心性移位b) 肺实变:实变中心密度常较高,而边缘区较淡。
在实变区有时可见含气的支气管分支影,称支气管气像,可以和肺不张比较c) 空洞与空腔薄壁X线表现:境界清晰、内壁光滑的圆形透明区,一般内无液平,周围很少有实变影病理基础:由纤维组织及肉芽组织形成的壁厚为3mm以下的空洞 厚壁X线表现:不规则的透明区,内壁可光滑或凹凸不平,周围可由实变区 病理基础:洞壁厚度超过3mm洞壁组织根据原发病而不同 d) 结节直径≤2cm;肿块直径>2cme) 网状细线状与条索状影:肺间质f) 钙化:爆米花样钙化(肺错构瘤特征性表现),蛋壳样钙化2. 胸膜:a) 胸腔积液(异病同影)X线表现:患侧下肺野均匀致密,肋膈角消失膈影不清下肺野致密阴影上缘为外高内低的斜形弧线局限性胸腔积液:肺下积液(subpulmonary effusion)肺下野密度增高,“膈”上抬其最 高点偏外侧1/3卧位检查可见原抬高的膈恢复正常位置,肋膈角重变正常,而患侧肺野密度增高,立位时“膈”又抬高 叶间积液(interlobar effusion)后前位表现较复杂,可有各种各样的表现;侧位可见在叶间裂部位的梭形致密影, 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故在侧位较正位易于识别 b) 气胸与液气胸:X线表现:1)患侧肺萎陷致透亮度减低,并向肺门侧压缩2)肺与胸壁间出现无肺纹理的透亮带3)张力性气胸可有纵膈向健侧移位3. 纵膈改变:l 疾病诊断1. 支气管扩张症:X线:可表现正常,有时可见肺纹理增多,环状透亮影高分辨率CT:诊断最常用方法。
1)柱状型支气管扩张时常表现为“轨道征”;当垂直时,可表现为有壁的圆形透亮影,与伴行的肺动脉共同组成“戒指征”2)曲张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呈粗细不均的增宽,壁不规则,可呈念珠状3)囊状型,支气管远端呈囊状膨大,成簇的囊状扩张形成葡萄串状,合并感染时可合并液平4)当黏液栓充填扩张的支气管管腔时,表现为棒状或结节状高密度阴影,类似“指状征”改变合并感染时,扩张支气管周围有斑片状渗出影,纤维条索影等表现2. 肺炎:大叶性肺炎分为充血期、实变期、消散期实变期:包括红肝和灰肝样变期ü 密度:X线表现主要为均匀的致密影在致密影中有时可见支气管气像 ü 形态:病变累及肺段表现为片状或三角状ü 边缘:病变仅累及肺段时,边缘模糊;当肺炎累及整个肺叶时,以叶间裂为界,边缘清楚,形态与肺叶一致支气管肺炎X线表现ü 好发于双肺中下肺野的中内带ü 肺纹理增粗、模糊ü 成散在斑片影,边缘模糊不清,密度不均,斑片能够融合成大片ü 邻近的肺野可见代偿性肺气肿3. 肺脓肿:感染途径--吸入性:为最常见的感染途径 血源性:继发金葡菌引起的脓毒败血症,病变常多发附近器官感染直接蔓延:如胸壁感染、膈下脓肿等 X线表现:可单发可多发,早期肺内团影,其后形成厚壁空洞。
急性可见类圆形致密影,其内可见液气面,内壁光滑,外壁下缘模糊,同侧肋膈角消失慢性脓肿周围炎性渗出逐渐吸收,空洞壁变薄,腔也逐渐缩小,周围有较多紊乱的纤维条索状病灶慢性表现为密度不匀,排列紊乱的索条状及斑片状影,慢性肺脓肿表现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厚壁空洞,内外壁边缘清楚)肺脓肿的鉴别诊断肺脓肿结核空洞肺癌空洞临床表现高热,寒战,咳嗽,胸痛,咳大量脓痰低热,乏力,盗汗,咳嗽,咯血,胸痛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多结核菌素试验、痰检结核菌阳性痰检瘤细胞阳性空洞外缘模糊较清晰分叶征、毛刺征空洞壁厚薄厚或偏心状空洞内缘较光整较光整结节状气液平常有多无多无卫星灶无有多无4. 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Ⅰ型)a. 原发综合征:原发灶炎-淋巴管-淋巴结炎组成的哑铃双极现象X线:1)原发浸润灶,多在中上肺野,呈圆形,类圆形,局限性斑片影2)淋巴管炎:从原发病灶向肺门走形的不规则条索状阴影3)肺门、纵隔淋巴结增大:肺门增大或纵隔淋巴结增大,并突向肺野b. 胸内淋巴结结核:分为结节性(纵膈内肿大的淋巴结边缘清楚)、炎症性(纵膈内肿大的淋巴结边缘模糊• 血行播散型(Ⅱ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三均一)A 病灶分布均匀,从上到下,从内到外B 病灶大小均匀,均为粟粒大小C 病灶密度均匀亚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三不均)A 病灶分布不均匀,以上中肺野 为主B 病灶大小不均匀,可片状或结节状C 病灶密度不均匀,病灶可有钙化或渗出性云絮状模糊阴影• 继发型肺结核(Ⅲ型):可有渗出、增殖、播散、纤维和空洞等多种性质病灶同时存在。
①浸润性肺结核: X线:局限性斑片阴影(上叶尖段,后段,下叶背段);大叶性干酪样肺炎;增殖性病变(梅花瓣、树芽);结核球;支气管播散病变;硬结钙化或条索影 大叶性干酪样肺炎:为一个肺段或肺叶成大片致密性实变,其内可见不规则的虫蚀样空洞,边缘模糊 结核球:圆形,椭圆形阴影,常见2~3cm,边缘清晰,轮廓光滑,内部常见斑点,层状或环状钙化;结核球周围常见散在的纤维增殖性病变,称为“卫星灶” 结核球与周围性肺癌在X片的鉴别?结核球周围型肺癌年龄青少年中老年症状结核中毒症状刺激性咳嗽,痰中带血好发部位锁骨上下区无边缘分叶无多有边缘短细毛剌无多有内部钙化可有少见周围卫星灶有无病灶大小多<2CM多>2CM②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晚期X线:纤维空洞(上中肺野常见,壁厚,内壁光整);空洞周围改变(大量渗出、干酪样病变、大量纤维黏连);肺叶变形(病变肺叶收缩,患侧肺门上,肺纹理紊乱,垂柳症);代偿性肺气肿;胸膜肥厚及粘连;纵隔向患侧移位5. 肺肿瘤1)中央型肺癌:发生在肺段和段以上支气管,以鳞癌多见早期:X线常无特异表现,偶尔有局限性肺气肿或阻塞性肺炎中晚:X线肺门肿块,呈分叶状或边缘不规则形,常伴有阻塞性肺炎或肺不张。
直接间接征象)反S征(当右上肺支气管肿瘤伴右上肺不张时,不张的右上肺下缘形成横行的“S”形,外侧为不张向上收缩的水平裂,内侧弧形向下的为肿瘤的下缘)阻塞性肺炎:受累支气管远侧肺组织实变,多为散在分布肺不张:肺叶或肺段的均匀性密度增高并伴有体积缩小2)周围型肺癌:肿瘤发生于肺段以下支气管,各种组织类型均可见到,以腺癌为主;早期:指瘤体直径<=3.0cm,且无远处转移者X线肺内结节影,可有空泡征,多有分叶征或毛刺征或胸膜凹陷征中晚:X线肺内球形肿块,有分叶、短细毛刺及胸膜凹陷征,当肿瘤坏死经支气管引流后,可形成厚壁偏心空洞,肿块内钙化很少见结节灶分叶征毛刺征表现肺野内可见边缘光整的结节灶密度均匀病灶边缘呈波浪状的小而深的分叶两个相邻的分叶间明显凹入出为切记 病灶边缘有短直细小毛刺,使肿块边缘毛糙不规则病理基础为肿瘤生长均衡,并呈膨胀性生长,挤压周围正常肺组织,导致部分萎陷成假包膜,使肿瘤边缘光滑分叶主要由于肿瘤生长速度不均衡及局部淋巴播散灶融合毛刺的形成与肿瘤浸润及癌性淋巴管炎有关3)弥漫型肺癌指发生在细支气管和肺泡上皮,为腺泡结节状占位病变 X线:早期可表现为孤立结节状或肺炎样浸润影,其间可见含气支气管影,晚期表现为弥漫性大小不等的结节状或斑片状影,进一步发展病灶可以融合。
4)转移性肺肿瘤: ü 血行播散:多表现为多发球形病变,密度均匀、大小不一,轮廓清楚;以两中、下肺外带为多ü 淋巴播散:两肺门或(和)纵隔淋巴结增大,自肺门向外呈放射状分布的索条状影,其间可见小的致密点状阴影可与血行播散同时存在ü 邻近器官直接播散循环系统l 正常心脏血管结构:1) 心胸比率不超过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