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学课件鼓胀 .ppt
25页第三节 鼓胀,张掖医专中医教研室,一、概述,概念 鼓:善其外形如鼓,指腹部膨大,腹皮绷急,是他人可见的外在表 胀:是病人自觉腹部胀满是症状 鼓胀是因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气血交阻致水气内停,以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暴露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四大难症之一一、概述,病象 三大主症:腹部胀大,皮色苍黄,脉络暴露 初期:腹大如鼓,甚则青筋暴露,叩之,腹满,转侧时有水声 晚期:腹大如瓮,脐心突出,四肢消瘦,肌肤甲错 危候:腹大坚硬,面色黎黑,便秘,便结或溏泄,小便短少而赤或无尿,或吐血,便血,甚则昏迷 兼证:黄疸,或面、颈胸臂皮肤出现血痣或血缕,乏力,纳呆二、病因病机,肝硬化多发于20-50岁,男性居多 病机关键: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于腹中 ㈠情志所伤 ㈡ 酒食不节 ㈢ 劳欲过度 ㈣ 脾虚食积 ㈤ 黄疸、积聚变迁 ㈥ 血吸虫感染,二、病因病机,病位 在肝、脾、肾三脏,以肝脾为本,肾为标 本病是由于肝脾受伤,疏泄运化失常所致,故本病主要与肝脾有关,又由于肝脾肾生理上密切相关(肝肾同源,肝郁化热伤阴,日久致肾阳不足,脾虚不适肾失后天滋助致肾阳不足)二、病因病机,病性 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本病特征,是难医之疾(本:脾胃阴虚,肝肾阴虚。
标:气滞血瘀水结于腹) 实胀:气滞湿阻,寒湿困脾,湿热蕴结,肝脾血瘀虚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危候:鼓胀出血,鼓胀神昏 起病缓慢,病程长,可能隐伏几年至数十年之久,因为肝脏有巨大的代偿能力三、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1.病史:询问患者询问患者有无情志损伤,酒食不节,劳欲过度史有无黄疸,积聚及血吸虫感染史 2.临床表现: 3.临床检查:肝掌,肝功,三对,血浆白蛋白,球蛋白,白球比降低或倒置,白细胞及血小板降低,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肝、脾及腹部B超,CT.,三、诊断与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1.与水肿鉴别(见水肿) 2.与积证鉴别 积证是腹内结块,或胀或痛,后期可出现鼓胀,为鼓胀之因 鼓胀以腹胀大为主症,可无节块1.辨新久缓急:大多缓慢发病,但缓中又有缓急之分,半月至一个月之间不断进展—缓中之急—属阳证、实证 迁延极月—缓中之缓—属阴证、湿证 2.辨虚实:本证属中夹实,但在不同阶段,虚实各有侧重 初期:受损,正虚邪实 中期:肝郁脾虚 晚期:肝脾肾俱损 实证:年轻,病初,体质较好伴便秘,尿赤者 虚证:年老,久病,体弱,伴小便清白,大便溏薄者四、辩证论治 ㈠ 辨证要点,四、辩证论治 ㈠ 辨证要点,3.辨气滞、血瘀、水结 气滞:腹部膨隆,随按随起,叩之如鼓—气鼓 水饮:腹大状如蛙腹,按之如囊裹水—水鼓 血瘀:腹胀大,内有症积疼痛,脉络暴露,而颈、胸部可见血缕,赤痕—血鼓,一般发病初期,病人以邪实为主—祛邪为主,根据气滞、血瘀、水结的偏重给予理气祛湿,行气活血,健脾利水。
后期以正虚为主—补虚,分别以健脾益肾,滋养脾胃 本病多为虚实错杂,故应功补兼施,先攻后补,先补后攻四、辩证论治 ㈡治疗原则,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1. 气滞施阻: 主症:腹部胀大,按之不坚,肋下胀满或疼痛,纳呆食少,食后作胀,嗳气后稍减,或下肢微肿舌苔白腻 治法:疏肝理气,除湿散满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2. 寒湿困脾: 主症: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腹胀满,得热稍舒,周身困重,祛寒肢肿,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苔白腻水滑,脉弦迟 治法: 方药:实脾饮,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3. 湿热蕴结: 主症:腹大坚满,腕腹绷紧,外坚内胀,拒按,烦热口苦,渴不欲饮,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或面目肌肤发黄,舌尖边红,苔黄腻或灰黑而润,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 攻下逐水 方药:中满分消丸合茵陈蒿汤,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4. 肝脾血瘀: 主症: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青筋怒张胁腹刺痛拒按面色晦暗,头颈胸臂处可见红点赤缕,唇色紫褐,大便黑,肌肤甲错,口干欲水不欲下咽,舌紫暗或边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 行气利水 方药:调营饮,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5. 脾肾阳虚: 主症:腹大胀满,形如蛙腹,面色苍黄,,胸闷纳呆,便溏,畏寒肢冷,浮肿,小便不利,舌质色淡,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厚腻水滑,脉沉弦。
治法:温补脾胃,行气利水, 方药: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济生肾气丸,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6. 肝肾阴虚证 主症: 腹大坚满,甚则腹部青筋暴露,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口干咽干,心烦少寐,齿鼻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滋养肝肾,凉血化瘀 方剂:六味地黄丸合膈下逐瘀汤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7. 鼓胀出血 主症:轻者齿鼻出血,重者病势突变,大量吐血或便血腹部胀满,胃脘不适,吐血鲜红或大便油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胃泻火,化瘀止血 方剂:泻心汤合十灰散四、辩证论治 ㈢分证论治,8. 鼓胀神昏 主症:鼓胀晚期,突然神志昏迷,高热烦躁,怒目狂叫,口臭便秘,溲赤尿少,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心开窍 方药:温病三宝 神昏谵语——安宫牛黄丸 热陷心包 热闭昏厥——至宝丹热陷神昏而痉蕨——紫血丹,,四、转归及预后,虚实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早期:正气未衰,及时治疗,预后尚好; 虚胀久病邪盛正衰,较为难治,预后多不良 若见出血、神昏、痉厥——危候者,预后极差五、预防与调护,1. 预防:(1).避免精神刺激和劳欲过度;(2).避免饮酒过度;(3).注意对病毒性肝炎的早期防治,长期使用伤肝的药物;(4).积极治疗黄疸 、积聚. 护理 2.低盐饮食 在尿量特别少时,应给予无盐饮食,忌食辛辣、油腻、油炸、坚硬之品,尤其有出血倾向的病人。
少食,多吃蔬菜、豆制品、瘦肉及动物内脏等 3.卧床休息(腹水量重)注意尿量 4.注意生命指征,1.为什么说鼓胀的病机特征是本虚标实、虚实错杂? 2.肝、脾、肾受损,与气滞、血瘀、水停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3.临床上治疗鼓胀,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用攻法,什么样的情况下不适用? 4.哪些临床指征提示鼓胀预后不良?为什么? 5.肝脾血瘀与肝肾阴虚型鼓胀如何治疗? 6.应用逐水法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思考题,病例分析,患者, 男, 50岁, 农民 病史:患肝硬化腹水已一年余初由愤怒饮酒诱发,在当地治疗未愈而来诊刻下腹大坚满,腹部青筋暴露,形体消瘦,面色晦滞,小便短少,午后潮热, 口燥咽干, 心烦少寐,鼻时衄血,舌红绛少津,脉弦细数 要求:写出疾病诊断、证候诊断与分析、治法、代表方名、药物与用量、煎服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