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家庭教育德育论文.doc
7页浅谈家庭教育如何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学习品质家庭少不了父母和孩子,家庭教育,即家庭生活中家长自觉地有意识地通过言传身教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要经历漫长的学习而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成长开展无法离开有不可缺少的组成局部,父母是孩子第一任且永不缷任的教师家庭教育为承受集体教育奠定良好的根底,良好的根底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必备条件做为家长要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家庭教育把自己崇高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历潜移默化地传给下一代使孩子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心理素质,团结合作的精神,吃苦耐劳全面开展的高素质建立人才我是一名教师,也是一位家长,我认为:一、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1、注重文明礼仪教育父母要教育孩子衣着得体、朴素大方,与人见面打招呼,遇见长辈说“您好〞;对他人提要求说“请〞;给人添麻烦说“对不起〞;得到帮助说“〞;与人分手时说“再见〞教孩子使用礼貌用语,家长必须在待人接物中正确使用礼貌用语,把自己当孩子的活教材,创造时机让孩子随时随地练习,逐渐形成自觉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
孩子的行为举止,既显示出各人的修养,也反映出家庭教育水平日常生活中家长要特别重视并经常利用可能的时机对孩子进展这方面的教育作为家长,我时刻注重培养孩子道德品质,路上遇到熟人主动打招呼,告诉孩子这是一种文明举止,公交车上,看见老人我主动让座,使孩子知道这也是一种文明举止孩子模仿最多的是父母,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到慎言慎行家长一句随便说出的话,一件小事的处理都能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品德的培养很多年前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是一个灿烂的星期天我带我儿子去刚开放的世界之窗玩,兴致勃勃玩了一天的当时只有七岁的孩子,回家路上明显疲倦了,拉着我的手只喊累,公交车上好不容易等到一个靠后的座位我让他坐下,还只坐到一站路时,从前门上来一位老人,车上的人也许都累了,居然没人让座这时我孩子连忙下位招呼老人就座这件事我深有感触我孩子的举动使我既心疼又欣慰心疼的是我知道孩子其实已筋疲力尽了,欣慰的是他知道了要关爱他人,尊敬老人说明我平时的话他记住了是呀,品德的开展像涓涓细流,需要日积月累身教胜于言教,这句话用在父母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上再适宜不过2、注重关心保护但不溺爱孩子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保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为前提,离开这个就与望子成龙背道而驰。
父母对孩子的爱应是理智,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把对孩子的关心保护变成了溺爱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一味的偏爱和护短比方孩子回家告诉家长今天同学打他手了,这下不得了啦,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气势汹汹找到学校,不问前因后果,质问“谁打了我孩子,我要打回来〞试问,这种教育方法如何给孩子树立典范.培养的恐怕就是娇气、蛮横无理、为所欲为的不良品德与习惯这些不良习惯任其开展后果不堪设想,值得每位家长深思家长要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保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又能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热情,关心父母和他人父母应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效劳和家务劳动,这不仅培养了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好品德,又培养了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家长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不能有求必应,过分的满足孩子需求容易引发过高的欲望,养成贪婪恶习一旦家长无法满足,致使难以管教,容易走上邪门歪道当然,对孩子合理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和家庭经济条件尽量满足如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书画及必要生活用品总之既要为促进孩子身心**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养成勤俭节约良好美德让光明,温暖,坚强,乐观……这些幸福的字眼占据孩子幼小的心灵。
3、注重严格要求与和谐相处关心保护和严格要求对于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和习惯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家长认为严就是厉害,对孩子要给好心而不给好脸,孩子只有害怕父母,才能教育好有的认为严就是不听话就要打骂,赞成“不打不成才〞的说法其实这些认识都是不对的,对当今的孩子采取这些是难以奏效的如果对孩子动辄打骂训斥,孩子就不远接近父母,对父母敬而远之,更不与父母交谈,就很难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所谓严格要根据孩子的开展水平和年龄特点,父母提出的要合理的,孩子力所能及的假设要求过高,孩子经过努力无法到达,就会散失信心如,你要求五岁的孩子同你一起散步是可以的,但要求和你走得一样快就不合理了家长对孩子的要求不能模棱两可,必须明确具体要求一旦提出就要催促认真做到,培养孩子做事持之以恒,有始有终良好品质4、注重挫折教育,关注孩子全面开展“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捧在手里怕痛的爱子观,会促使孩子意志不坚强,心理承受能力差,挫折会激发勇敢无畏的精神,积极面对遇到的困难古语说“自古英雄多磨难〞,少年时代是长身体,长知识,培养高尚品行情操和良好气质的关键时期贫贱忧戚固然不是我们成心追求的,但确实孩子产生强列的危机感,懂得如何勤奋努力,创造未来。
我的孩子读高三时,一次月考成绩不理想,加上学习确实紧,他就产生了畏难厌学的情绪,我耐心地与他分析了这次失误的原因,告诉他学习不能只看分数,使他明白“失败乃成功之母〞,通过这次事件,我发现孩子又振作起来了,成绩也赶上来了,最终以良好的成绩考入了理想的大学而养尊处优,把享受寄托在他人劳动之上,就会不思进取经历过困难困苦锻炼的人,不但有坚强的意志,实干的本领,还会产生尊重他人,珍惜时光,保护财物等优秀品质,这对适应社会有所建树,大有裨益经济腾飞可以给孩子能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和环境,绝不能给太过奢侈的物质享受要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父母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养育子女,不能以为地顺其自然,缺乏一种“负责任“的态度负责,不是说你对孩子的饮食起居照顾的多好,就叫负责了负责与否,决定了孩子成为一个一无是处,还是坚强独立,独当一面的人负责,是对孩子能力的培养负责,是对孩子身心**成长负责,是对孩子人生蓝图负责,对孩子未来负责……二、家庭教育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品质 1、教会孩子学习技巧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质根底智慧与心理不能自然产生,需要人坚持不懈地学习大脑皮层细胞有特异功能,一定数量的神经细胞构成好似“0〞的神经环路,脑子里的神经环路极少数是先天建立的,绝大多数是靠后天勤奋学习、实践建立和稳固的。
因此,早用脑,勤用脑能促使脑神经环路功能的建立、强化和稳固,不必担忧多用脑会被用完或受伤有方案地训练使用身体“五件宝〞,科学地安排生活、学习、活动,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有效地增强记忆力,尽量培养孩子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使孩子精力充分,情绪良好,思维敏捷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2、开展孩子的智力优势家长应善于发现孩子优势和缺乏,注意开展孩子的智力优势,这样不仅能促进孩子的*一方面智力潜能最优化开展,而且更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发挥智力优势并不是对弱项不管不顾,而是帮助孩子把在优势领域获得和自信心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家长可以这样试着引导孩子:“如果你背课文能像绘画那样不开小差,不怕困难,积极动脑筋,你背课文一定会和你画的画一样好,来咱们试试〞你去观察就会发现孩子背书兴趣明显提高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聪明的家长要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孩子领出家门,让他多与外面的环境接触,有利于孩子开阔视野,丰富知识经历,还可以使孩子认识自然美,欣赏自然美,冶性情,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和同伴一起玩耍,既完善了孩子的个性,又开展了相应的社交能力使孩子聪明、勇敢、乐观、朝气蓬勃! 3、努力创立学习型家庭学习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局部,家长应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家里孩子要有固定的学习场所,没有书房,哪怕是卧室一角也可以有固定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时间,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谈,及时了解孩子学习和生活情况要准备必要的读物和学习资料,不断充实更新,创设条件添置一些书籍,引导孩子少买玩具多买书家长要成为学习的主体,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家长对孩子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一个日夜打麻将的家长不停地叫孩子学习,学习孩子会学习.父母都在看书,孩子也会跟着看书的孩子一起阅读,一起交流,引导他把心真实想法说出来,家长加以点评,他就会喜欢阅读,喜欢学习一个以学为乐的孩子就会是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4、鼓励孩子好奇心家长在教育和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一定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大胆思考,一旦孩子的好奇心受到家长的重视,就会有更多的思考和大胆的提问这种话问题是大胆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所以可能会出现错误遇到这种情况,应抛开平常习惯纠正孩子错误的意识,启发孩子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珍惜孩子的好奇心和创新兴趣如果纠正过多,管理过严,孩子在考虑问题时就会怕犯错误,久而久之,就会丧失信心、自尊心和创新精神正确的做法是,家长应积极肯定,鼓励孩子大胆思考,勤于提问。
勇于探索的精神因为孩子在思考我们要知道提出一些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一个新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思维,孩子的创造潜能靠发现,靠培养,靠掘,尤其需要家长给他们创造宽松的,适宜成长的环境,善于引导其正确的思路,在创造中享受成功家长多说一句鼓励的话语,多做一个鼓励的行动,往往会创造教育的奇迹!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才的必备条件,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一诺千金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乐观开朗,善良真诚,**快乐优秀卓越的人才!.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