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名师教案1 湘教版.doc

12页
  • 卖家[上传人]:金**
  • 文档编号:207067562
  • 上传时间:2021-11-02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28MB
  • / 1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名师教案1 湘教版教学内容本节内容在教材第51-55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聚落的形态、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及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意义,同时包含着人地关系的协调理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3.能举例说明民居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4.了解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已有知识及多媒体课件,对聚落及其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进行学习采取探究、讨论、展示作品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悟到要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环境观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1. 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难点1.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2.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教学突破聚落的形态,指导学生通过报纸、图书、网络等途径收集信息、查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进行交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聚落的形成与发展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联系,可以利用学生熟知的当地素材,以引起学生的兴趣、降低教学难度,借此阐明人地协调的理念。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建议教师创设一种较为开放性的学习氛围,利用一些图片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总结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组织分组和组长选举,以便课堂组织讨论2. 搜集大量图片、设计课堂教学,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 课前分组搜集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要求能体现与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并查阅相关的文字资料2. 查找本地不同时期的地图或景观图片(要求能体现聚落的变化)3. 课前分组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图文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1.思考聚落方面自己所知所疑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对聚落的认识2.观察图片讨论、归纳聚落的不同形态3.组织学生展示所查找的资料,结合课本活动题,了解聚落的形成与发展3.展示所查本地不同时期的地图或景观图片及课本活动练习,分析了解聚落的演变过程4.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每组推选代表展示4.分组交流讨论资料,并挑选最具特色的民居图片派代表展示给大家,以更好的理解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一、聚落的形态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利用城市与乡村的景观图片导入新课问: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承转:城市和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板书:第四节:世界的聚落(1)教师直接提出问题:什么是聚落 (2)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纠错、归纳和总结:聚落是指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板书: 一、聚落的形态 1.聚落的概念1.学生观察图片,讨论思考教师提问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各抒己见、互相补充 2.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图片,思考聚落有哪些主要形式,它们的景观特点有什么不同?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从景观、生活方式、污染、经济、文化等几方面,对城乡的差异展开小组讨论讨论后板书:2.城市与乡村的区别2.学生再次观察图片并分组从多方面讨论后进行小组间的交流,其他组同学同时补充、纠错,以更好了解城市与乡村的差别二、 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1.教师再次提出问题:聚落的分布在世界各地极不平均,什么样的地区才比较容易形成聚落? 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思考以下练习 练习:请在下列各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定居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漠 河 青 岛 (2)天 津 乌鲁木齐 (3)长江中下游平原 内蒙古高原 (4)青 藏 高 原 华北平原 根据练习,教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想—下,如果任意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首先考虑什么条件?,教师在副板书作记录,并引导学生总结归纳 板书:二、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2.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52页的城市发展图并完成练习。

      完成练习后总结并板书:2.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 3.教师展示“不同地区的民居图片”,让学生观察,每幅图片中的民居在特点上有何不同?这和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展示各组课前搜集的世界各地民居建筑的图文资料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应保持怎样的关系?师生共同总结:人类活动应与自然地理环境相协调、相适应,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可持续发展1.学生带着问题,根据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思考练习并举手回答 学生举手回答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归纳出水、地形、气候、交通运输等影响聚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2.学生分组讨论、组内互助完善完成课本活动练习,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并推选代表发言3.学生观察图片、讨论回答问题学生分组介绍课前搜集的各地民居建筑的特点及作用的资料,其它同学认真观察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师生共同归纳本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世界聚落的有关知识,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了解到地理事物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和变化之中的,根据不同民居的分布,了解地理事物既存在地域性,又存在着综合性的特点,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人类应尊重自然规律并按经济规律办事,保持协调发展的人地关系。

      板书设计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一、聚落的形态 1. 聚落的概念 2.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二、 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2.聚落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联系)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城市和乡村聚落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往往现在的城市就是过去的乡村请观察下面两幅图,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在说一说城市居民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及其与城市景观的关系;乡村居民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及其与乡村景观的关系 教学步骤(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学生观察思考问题2.组织学生展示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学生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资料3.利用课本活动练习引发学生讨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利用城市规划建设中一些文物古迹的去留问题创设情景,引发学生分角色思考、讨论,发表意见,更好的认识和体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意义 3.学生讨论并推选代表发表意见分角色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 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利用教师搜集的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资料(我国的北京故宫、承德的避暑山庄、西安的秦始皇陵兵马俑、敦煌的龙门石窟、法国的埃菲尔铁塔、意大利的比萨斜塔等)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人类经历了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创造了辉煌灿烂历史文化,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文化遗产比如古代的城堡、庙宇和纪念性建筑物,皇家的宫殿园林和陵墓,历代著名的雕塑、壁画和碑刻等问:图片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2.组织学生展示作品图片展示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图片给你带来了哪些思考?教师板书1.世界文化遗产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3.教师展示“这样的行为违法吗”图片并 提问:有的人在古代建筑上刻写:“xxx到此一游”,这种做法对吗? 为什么?学生讨论后教师板书: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问:你认为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何意义?总结同时板书:2.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1)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民风民情、宗教习俗、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2)有利于开展文化旅游旅游者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他们希望了解久远年代的古代文明,欣赏历史古迹和文化建筑,对具有历史意义的遗址或拥有历史传说的地点往往产生浓厚兴趣。

      再者,旅游者是希望了解、欣赏或体验与本民族不同的生活方式、宗教活动、文学艺术等3)有利于开展历史和科学研究,了解前人的文化和技术成就,并有助于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教师展示文化遗产被破坏的资料,如“丽江古城危机四伏”等,让学生讨论:我们能做些什么?教师播放部分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录像,提问:敦煌博物院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这种做法对吗?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哪些措施可以保护文化遗产?(4)将全班分成四组,分别赋予本市城建局领导、中外游客、老百姓、房地产开发商的角色,讨论:1.学生认真观察图片、听教师的讲解同时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自由发言2.各小组推选代表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并向大家介绍图片的内容 学生分组思考并讨论,互相补充以完善答案后推选代表发言 3.学生观察图片、讨论、自由发言进行交流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并发表本组意见以加强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自觉性 学生阅读图文资料,根据自己所见所想自由讨论、发言学生观看录像讨论发表意见学生分组、分角色讨论后讲述自己对青岛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的认识,以激发学生关心、热爱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和情,引导学生学会关注家乡建设。

      本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了解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我们也应该树立这样的意识板书设计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世界文化遗产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1. 搜集资料了解山东有哪些著名的古代文化遗产,并谈一谈对这些文化遗产如何进行保护2.搜集有关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及文字介绍,建立世界文化遗产小档案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从规模上看,聚落有大有小 B 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C 城市、乡村各具有不同的景观特色 D 城市的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活动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城市中的入居住条件相对拥挤 B 乡村居民的居住地相对分散C 规模较大的乡村居民点叫小城市 D 规模较小的乡村居民点叫村庄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乡村居民有的集中,有的分散B 早期居民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相当普遍C 我国南方的民居多为平顶D 我国北方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火坑二、将下列各地的建筑特色及与其相关原因连起来 ①减少环境污染 市区的绿化、美化 ②改善交通拥挤状况 北京修建了许多立交桥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相关文档
      冀教版(2024)新教材小学四年级英语上册Unit 1 第1课时 分层作业.docx 小学英语小升初必背短语和固定搭配(含例句)(动词短语+介词短语+高频固定搭配).doc 24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 夜间飞行的秘密-课堂过关练习课件.pptx 部编版2022-2023学年五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docx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测试.docx 部编版2022学年五年级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末考试卷.docx 2020-2021学年深圳市宝安区五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docx 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测试.docx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小学语文五年级期末检测卷.docx 2022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与代数总复习.docx 2022年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综合.docx 2022-2023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期末测试a卷北师大版.docx 2022学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测试试卷.docx 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市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卷.docx 统编版2022-2023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卷.docx 2022学年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期中复习能力测试卷.docx 2022年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第一单元小数除法.docx 2022-2023学年期末测试(试题)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docx 2022年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素质达标.docx 2025--2026学年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归类复习(有答案).docx
      猜您喜欢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14章 第1节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2021年精选元旦祝福语短信集锦30句.docx 七年级数学下册 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节水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章回顾与反思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 4.1.1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海陆的变迁教学设计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第四节 俄罗斯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 七年级地理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教案1 鲁教版.doc 七年级政治 学会拒绝.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 10.2平行线和它的画法 教案1 青岛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章 第6节 透镜和视觉教案2 (新版)浙教版-(新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 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章 第3节 动物的生长时期教案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教案.doc 七年级地理下册 8.3 俄罗斯(第1课时)教案 (新版)湘教版-(新版)湘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地理教案.doc 小学语文教师工作报告参考总结.doc 七年级政治上册《第2课 天生我才必有用》教案(2).doc 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回顾与反思教案冀教版.doc 七年级数学下册10.1 生活中的轴对称(1)华师大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四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案.doc 七年级生物下册《10.1 血液与血型》教案 苏教版.doc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