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护理分析研究.docx
7页心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护理分析研究张楠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山西省太原市0300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内科患者的用药安全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1年4月在我院心内科进行住院治疗患者156例纳入本次研究,对156例患者采用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安全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用药安全知识掌握度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实施安全护理,可提高其用药安全意识,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关键词:心内科;用药安全护理;分析研究引言 心内科是诊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科室,该科室治疗疾病包括心绞痛、猝死、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律不齐、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急性心肌梗死等,该科室患者疾病较为特殊,需长期进行服药治疗,由于部分患者缺乏用药安全认识,存在自行更改服药剂量、停药等现象,从而增加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风险[1]为降低用药安全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临床需对其采取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随机抽取78例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对安全护理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19年2月-2021年4月为本次研究时间范围,随机抽取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治疗患者156例纳入本研究,以随机形式将156例患者分成2组,研究组78例,对照组78例,研究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8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58岁,平均年龄范围值(62.65±2.43)岁,病程1-10个月,平均病程(6.59±2.13)个月对照组男性患者42例,女性患者36例,最大年龄77岁,最小年龄56岁,平均年龄范围值(61.82±2.24)岁,病程1-11个月,平均病程(6.73±2.1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向其讲述遵医嘱服药重要性,对其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其饮食护理 研究组:采用安全护理1)加强健康宣教,由于每位患者服药种类有所不同,用药方法具有一定差异性,对此医护人员需在用药单上标注用种类、用药方法后,将其交给患者,在此过程中对患者提出问题进行解答,同时在发药过程中向患者讲述每种药的形状、颜色、作用,使患者对治疗药物有充分了解。
此外医护人员通过发放用药安全手册,进一步向患者讲述心内科用药相关知识,如常用药物特点、安全用药的意义、遵医嘱服药重要性2)加强口服药物管理,医护人员将不同药物进行分类放置,对于高危药品使用红色标识对其进行粘贴,禁止患者私自取药医护人员对患者服药情况进行统计,同时为患者提供咨询服务此外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新型药物适用症、使用方法、使用剂量、不良反应等,在遵医嘱给与患者服用药物时,要进行双人核对,同时向患者讲述该类药物作用、用法及不良反应等3)加强安全用药健康教育心内科住院患者的病情类别及严重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同时不同年龄的患者口服用药的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为此,相关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医嘱,将患者需要口服药物的药单及药物药理打印给患者及家属此外,在为患者发药的时候,还需要指导患者对药单及药品实物进行对比,使患者能够清楚了解到不同药物之间的颜色、形状与大小差异,这样可以避免错误用药情况的发生针对一些特殊的药物,还可以在患者的病房醒目位置悬挂药物提示牌,这样降低相关医护人员进行护理与治疗过程的差错护理人员还可以为心内科住院患者及其家属发放一些安全用药指导手册,进一步提高安全用药管理水平。
4)规范给药方法与给药流程首先,在每次为患者发放药物前,都需要询问患者前一天的用药情况,了解患者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如果患者确实在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则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用药方法进行调整,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其次,发放给患者药物后,为了让患者正确服药,可以将药物分格放置,如每天分好早上、中午、晚上的药物,这样可以省去患者自己分类的时间,并且避免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早中晚各时间段的用药时间最后,心内科的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与警戒感,严格控制自己的操作,避免发错药或者漏发药情况发生同时,对于持续用药的患者,还需要加强用药监测,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3观察指标 利用我院自制问卷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用药安全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用药方法、用药时间、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1.4统计学方法 选取统计学软件SPSS 19.0对研究组与对照组心内科住院患者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述,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述,实施X2检验,P<0.05统计学有意义2 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方法、用药时间、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掌握度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有意义。
表1)表1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知识掌握情况对比(n%)组别例数用药方法用药时间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研究组7874(94.87)76(97.43)74(94.87)72(92.30)对照组7860(76.92)62(79.48)38(74.35)56(71.79)X2-5.18596.15466.30305.5714P-0.02270.01210.01290.01823 讨论 心内科患者疾病较复杂多样,并且患者年龄较大,易合并多种慢性疾病,患者用药种类较多,在用药方面存在一定安全隐患,用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较高,从而影响患者治疗效果为提高患者用药安全,临床需对其实施有效护理干预[2] 安全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安全中有重要意义,由于该科室患者年龄较大,用药安全意识较低,对此医护人员通过对患者加强健康宣教,给予患者讲述安全用药相关知识,可提高其用药安全知识掌握度;通过加强口服药物管理,对药物进行分类摆放,对高危药物加强保管,可避免拿错药现象发生,在患者药单上标注用药方法、计量、时间等信息,可以降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3]定期对科室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可提高医护人员用药安全意识。
通过加强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经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用药方法、用药时间、识别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掌握度较高(P<0.05) 综上所述,安全护理在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可有效降低用药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参考文献:[1]蓝亚燕,莫俊,孟成. 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用药管理[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08):195-196.[2]吴兰霞. 心内科住院患者安全服药的护理干预[J]. 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2):222-223.[3]张晓英. 心内科住院患者用药的安全护理措施[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04):78-7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