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海兴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docx
4页2022年黑龙江省绥化市海兴中学高一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A. 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B. 催化剂C. 温度和压强以及反应物的接触面 D. 反应物的浓度参考答案:A【详解】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温度、压强、催化剂、浓度、接触面积等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外因,不是主要因素点睛】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决定性因素,而浓度、温度、压强等是外部的影响因素2.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 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Ba2++OH-+H++SO42-=BaSO4↓+H2OB. 将铁粉加入稀硫酸中:2Fe+6H+=2Fe3++3H2↑C. 硅酸钠和醋酸反应:SiO32-+2H+==H2SiO3↓D. 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O3-+OH-=CO32-+H2O参考答案:DA、不符合物质的固定组成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 2H2O,即A错误;B、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Fe2+和氢气,故B错误;C、醋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写为离子形式,则C错误;D、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3. 下列对于核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核素是指质量数相同的微粒 B.核素是指 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微粒 C.核素是指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D.核素是指质子数相同、核外电子数不同的微粒参考答案:C略4. 下列有关酸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酸雨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B.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C. 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等是酸雨污染物的主要来源D. 酸雨的危害有破坏农作物,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A.酸雨的形成是燃煤、石油等产生的SO2和NO等气体排放到空气中,在分别被氧化为SO3和NO2,生成的SO3和NO2分别与水反应生成硫酸和硝酸,随雨水降落就形成了酸雨,过程中涉及到了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B正确;C.煤和石油的燃烧、汽车尾气等能够产生SO2和NO2,是酸雨污染物的主要来源,C正确;D.酸雨的腐蚀性很强,酸雨的危害有破坏农作物,使土壤、湖泊酸化以及加速建筑物、桥梁的腐蚀等,D正确,答案选A5. 当一束光通过下列各类分散系,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 ①浊液 ②乳液 ③溶液 ④烟 ⑤雾 ⑥氢氧化铁胶体A.只有⑥ B.④⑤⑥ C.①③⑤ D.全部参考答案:B略6. 下列有关物质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A. 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 乙烯通入溴水中C. 在镍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 乙醇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参考答案:AA、甲烷和与氯气的混合气体在光照时发生取代反应,故A正确;B、乙烯和溴水之间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B错误;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属于加成反应,故C错误;D、乙醇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错误,故选A。
7. 下列各组物质含有的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A. NaOH、CaCl2、CaO B. Na2O、Na2O2、Na2SC. NaCl、HCl、H2O D. HBr、CO2、NH3参考答案:DA. NaOH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CaCl2、CaO中均只有离子键,A错误;B. Na2O、Na2S中均只有离子键,Na2O2中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B错误;C. NaCl中只有离子键,HCl、H2O中均只有共价键,C错误;D. HBr、CO2、NH3中均只有共价键,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答案选D8. 下列选用的相关仪器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 参考答案:D略9.2g金属钠投入到足量的重水(2O)中,则产生的气体中含有A.0.2mol中子 B.0.4mol电子 C.0.2mol质子 D.0.4mol分子参考答案:B10. 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石墨 B.NaOH溶液 C.乙醇 D.Na2CO3参考答案:D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电解质自身可以离解成自由移动的离子;非电解质是指:在熔融状态和水溶液中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单质,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A、石墨是非金属单质,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B、NaOH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导电,但它是混合物,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所以它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C、乙醇不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化合物,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D、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固体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不导电;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导电,是电解质,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辨析,解题时紧抓住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以及导电是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为条件,题目难度不大.11. 对下列现象或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现象解释ANH3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NH3溶于水其溶液呈碱性BNH3与HCl气体接触时有白烟产生NH3与HCl反应生成NH4C1固体小颗粒C敞开放置的浓硫酸久了浓度会降低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挥发性D浓硝酸要避光保存在棕色瓶中浓硝酸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参考答案:C略12. 工业制造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Si+2CO↑,在这个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2 B.2∶1 C.1∶1 D.5∶2参考答案:A略13. 已知x、y、z元素的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依次增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按x、y、z顺序增大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顺序增强C、单质的氧化性按x、y、z顺序增强D、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顺序减弱参考答案:C14. 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进行分离的是( ).A、萃取 B、蒸馏 C、过滤 D、蒸发 参考答案:C略15. 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Cl-是 A.KClO3溶液 B.KCl溶液 C.液态HCl D.NaCl固体参考答案:B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在学生已经知道氯水的成分后,老师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趣味实验:把一朵带露的红玫瑰放到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
红玫瑰很快变成“白”玫瑰学生对此进行了猜测 猜测一:氯气具有漂白性,能使红玫瑰褪色猜测二:氯气与玫瑰上的水分作用,产生的盐酸使红玫瑰褪色⑴你认为哪种猜测是正确的?如果你不同意以上两种猜测,请给出你的猜测 ⑵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观点提供的实验用品有:带露的玫瑰、风干的玫瑰、盐酸、干燥的氯气、氯水、蒸馏水,实验仪器自选实验方案: 参考答案:⑴都不正确 是氯气与玫瑰上的水分作用生成的另一种物质(次氯酸)使红玫瑰褪色⑵将风干的玫瑰放到盛有干燥氯气的集气瓶,红玫瑰不褪色,滴几滴蒸馏水在花瓣上,红玫瑰很快变成“白”玫瑰,说明猜测一是错误的,而且褪色和氯气与水反应产物有关;另取带露的玫瑰放入盛有盐酸的烧杯,红玫瑰不褪色,说明猜测二也是错误的,结合分析两实验,说明是次氯酸使红玫瑰褪色。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5分)请写出用Cu与浓硫酸反应制取SO2的化学方程式 用18.4 mol·L-1的浓H2SO420 mL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使反应混合物冷却,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水定容到100mL,所得浓度为3.18 mol·L-1,试求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参考答案:Cu+2H2SO4====CuSO4+SO2↑+2H2O(2分) 0.5mol·L-1 (3分)18. (6分)已知过氧化钠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 2Na2O2+2H2O====4NaOH+ O2↑ 7.8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后,将会产生多少摩尔NaOH? 生成的O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是多少升?参考答案:略19. (共10分)将250mLH2SO4的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稀释到1000mL1)此时溶液中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2)此时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3) 此时把此溶液与足量的锌粉反应,产生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多少?参考答案: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