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研究.docx
5页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研究 摘要:素质教育视角下,体育教学受到越来越高的重视,尤其在小学阶段,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促进小学生身体发育,增强其体质但是,教师往往忽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导致小学生体育学习被动、怕苦怕累,甚至产生厌学情绪,影响体育教学效果对此,体育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科学的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体能、心理、思想、品质等全面健康发展关键词:心理健康;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引言:小学生的心理比较脆弱、遇到问题不擅表达,部分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顾及、不尊重小学生意见,忽视小学生心理感受,一味的强化体能训练,对小学生发展极为不利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关注的重点,本文研究了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以推动体育教学高效、高品质开展,保障小学生身心健康一、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行为由思想、思维决定,心理与思想、思维有着直接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作为当代小学教育根本任务,要求的不仅是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还有其健康的心理心理健康体现的是一种良好的、积极的、正能量的心理状态,能够促进个体展示出生命的活力以及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使个体可以发挥自身潜力,积极、有效的承担社会功能。
在体育教学中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加强小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提升体育学习效率,还能够激发小学生体育方面的潜能,使其得到身心全面发展二、消除心理负担,营造和谐氛围小学生年龄小,面对教师,他们的内心除了敬爱、尊重,还有惧怕,因此他们在体育训练时总是放不开,害怕出错如果教师看到学生这样的表现,采取严厉的批评或者大声的呵斥,小学生就会更加恐惧体育学习,而且还伤害了小学生自尊和情感,容易引起他们的反感那么,如何消除小学生心理负担呢?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在授课时多询问学生的意见,和学生交流时亲切、友好,积极和学生互动,融入到学生世界中,以增进师生感情、拉近师生距离,当师生之间熟络了、相互信任了,小学生在上课表现时就会更主动、更自然、更轻松、更快乐其次,教师要关注小学生表现,了解小学生实际情况比如有的小学生体质较弱,在训练时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是已经尽力了,此时教师要对小学生提出表扬,肯定他们的努力付出有的小学生比较懒惰,在训练时未完全发挥其能力,此时教师要鼓励小学生尝试突破,为小学生加油打气,激发其活力、潜力让小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三、体现体育精神,强化学生体验体育运动的全球化赋予了体育崇高的荣誉,使体育精神具有了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以及号召力。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除了传播体育知识、技术外,还应该积极宣扬体育精神,借此触动学生内心,培养其强大、优秀的心理品质其一,合作精神当代小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在家庭中备受宠爱,养成了任性、自私、唯我独尊的性格,不懂得分享、合作,对父母比较依赖体育教师可以开展合作运动,比如篮球、足球等,让小学生体验团队合作的意义,促使小学生客观的认知自我价值,培养其合作精神其二,受挫能力小学生面对挫折的应对能力、承受能力较差,一旦失败,容易产生沮丧、低落的心理,影响其日后学习教师可以开展竞技比赛,在成功、失败交错的体验中,会逐渐减轻小学生对名利的重视程度,加强小学生对挫败的适应能力,培养小学生勇敢、坚强的心理其三,耐力训练体育运动对体力的消耗较大,很多小学生耐力不足,稍感疲惫时就想要放弃对此,教师可以通过长跑训练、竞走训练等锻炼小学生耐力,不要求速度,只要小学生坚持训练一定的时间或者跑完全程就算成功,培养小学生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其四,爱国精神小学生对国家利益、国家荣誉的认知还不够深入,教师可以向小学生介绍体育冠军们艰苦训练的经历,让小学生观看体育比赛中中国国旗升起的场景,体会激动人心的时刻,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小学生从小树立为国争光、为国奋斗的信念,培养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向上的精神。
四、立足学生发展,分类开展教学小学生的家庭背景不同、生活经历不同,其性格、心理定然存在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及发展需求来科学的设置教学内容与目标比如,活泼、好动的学生大多性格焦躁,在遇到问题时容易冲动,产生极端心理,对这类学生教师需磨炼他们的脾性,使其逐渐沉稳,象棋、慢跑等运动就比较适合这类学生另外,女生大多比较腼腆,不爱运动,内心敏感、脆弱,教师可以对此多开展舞蹈教学或者武术教学等,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使学生突破内心束缚,变的更坚强、大方还有的学生是慢性子,教师可以让这类学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锻炼学生对速度的把握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兴趣、爱好来选择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教学,比如用多媒体动画来展示体育动作,用音乐来烘托课堂氛围等等,让小学生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五、结束语学生的健康发展包括身体健康、思想健康、心理健康等等,而心理健康对身体、思想又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使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能够保持着良好的心理状态,能够提升小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培养小学生优良的思想品质,推动小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心理状态是比较隐匿的,小学生不善表达,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观察小学生表现,以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和方式。
参考文献:[1]王如发. 小学体育课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点滴[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 2019, 000(009):233.[2]赵敏.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如何促进学生心理健康[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 000(035):P.1-1.[3]彭凤. 关于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05):199-199.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