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陕西专用)专题测评5、6含解析.doc
5页专题五、六测评(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C 115世纪末16世纪初,为新航路丿F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的现彖是()A. 航海探险家们的努力 B.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C.地圆学说的日益流行 D.造船技术的不断进步解析:西欧各国为获得商品和黃金而迫切希望开辟新航路,说明新航路开辟的根源在于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均不属于“决定性作用”的范畴答案:BL 2马克思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索迅速发展这主要是指新航路的开 辟促进了()A. 资本主义牛■产关系的发展B. 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转移C. 西欧各国海外市场的扩大D. 劳役地租被货币地租取代解析:新航路开辟引起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故A项符合 题意答案:AC 3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如下图所示的分界线这意味着()A. 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B. 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 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 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解析:当时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教皇仲裁西、葡两国的分界线,说明西、葡两国开辟新航路及其殖民扩张的成 果得到承认,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相关史实不符。
答案:AC 4右图反映了 16-18世纪中期的诸多历史现象,其影响不包括()A.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B. 欧洲加速资本原始积累C. 黑人奴隶贸易盛行D. 美洲印第安人惨遭劫难解析: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促使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故A项与图文材料中的信息不符答案:AC 5(2012天津文综)右图为英国工业革命时代阿克莱特于1771年建立的纺纱厂遗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该 纺纱厂所利用的动力应该是()A. 蒸汽动力 B.水力动力C.水电动力 D.机械动力解析:阿克萊特发明水力纺纱机,它利用的动力是水力,另外从图片中也可以看到水流,故零案选B项答案:BC 6某班历史探究学习小组认为英国的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其最主耍的依据是工业革命()A. 改变了生产工具和经济组织B. 造成了人类社会实现大转型C. 造成东方从属于西方的格局D.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解析: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而貌,促使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故B项符合题意;A、C、D 三项均属于工业革命导致人类社会大转型的具体表现答案:BC 7(原创)下列对右图中b处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海上远洋运输公司开始出现B. 化工技术和化学工业的兴起C. 钢的产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D. 人造纤维开始投入实际使用解析:b处对应的历史时期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汽船的发明和使用催生了远洋运输公司 的出现,故A项与b处对应的时期不符;B、C、D三项均是19世纪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答案:A1 8“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它)用 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的统治下列对材料中文明的“扩张性”,理解正确的是()A. 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B. 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 欧洲国家最终确立壯界霸权D. 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解析:由题干材料中“与……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差别世界范围的统治''等信息,可判断D项符合题意;A、B 两项与题干材料中"1500-1900年''等信息不符;C项与题意不符答案:D19凯恩斯说严自由放任主义,的法文原意是俗语叫:我们自己干,正是对这个含义的理解,导致了()A. 经济危机的空前严重B. 世界货币体系的瓦解C. 罗斯福新政付诸实施D. 资本主义制度的崩溃解析:1929〜1933年,美国爆发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其政策原因在于奉行自由放任主义,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A匸10(2013课标全国文综I )有些学者认为,美国总统胡佛并不是口由放任政策的典型代农,他也对经济进行了 有限的干预,且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胡佛采取的干预措施是()A. 斡旋劳资双方达成保持工资水平和不罢工的协议B. 通过霍利一斯穆特法以提高关税和保护国内市场C. 发起自愿减少耕地运动以维持农产品价格D. 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解析:1929年经济大危机爆发后胡佛主张“自我治疗",反对政府干预,但也采取了 一些干预措施,如成立复兴金触 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等,故选D项。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两项为罗斯福新政的措施答案:DC 11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今天他们……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需品, 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美国采取的措施是()A. 成立联邦储备银行B.提高农产品的价格C.规定报低工资标准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解析: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有利于保障工人的最低收入,从而通过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发展,故C项符合题 意;A、B、D三项均与题干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不符答案:CC 12美国罗斯福新政中,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的措施是()A. 整顿银行,实行美元贬值B. 工业复兴,加强计划指导C. 缩减耕地,稳定产品价格D. 以工代赈,举办公共工程解析:实行以工代贩和举办公共工程,吸纳了大量失业人口,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生活,故D项符合题 意;A、B、C三项均不符合“最能和谐社会人际关系''的要求答案:DC 13下图是《1925-1945年美国失业率统计表》对此,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1925〜1929年失业率起伏不定,说明经济比较萧条B. 1929-1933年失业数猛增,表明经济危机异常严重C. 1933〜1943年失业率下降,体现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 第二次世界大战才真正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解析: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总体上呈规出緊荣景象,但失业率的起伏不定说明美国向临经济危机的风险, 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与美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相符。
答案:AL 14罗斯福实施新政后,有人说美国的经济中心已从纽约华尔街转移到了华盛顿,其含义是()A. 金融巨头在危机中破产B.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C. 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加强D. 私人资本主义受到限制解析:罗斯福靳政的最大特点是国家干预经济,以此摆脱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因扰,故C项符合题意;A、D两项均 与题干材料的含义不符,B项与罗斯福新政的本质内涵相悖答案:CL 15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遭受石油危机打击,经济发展严重受阻,但联邦徳国却顺利摆脱了危机这主要 得益于()A. 保护社会经济竞争的秩序B. 推行稳定的财政货币政策C. 用收入调节政策实现社会公平D. 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邦德国建立了“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确保了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故D项符合题意 A、B、C三项是“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表现,属于局部性的问题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6题20分,第17题20分,共40分要求:紧扣题意,条理淸楚,逻 辑严谨,书写规范)L 16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苛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
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 人“发现''美洲⑴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6分)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 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 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⑵“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 “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 性是什么?(6分)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 明清时期的中国 世界市场 历史机遇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8分)要求:①紧扣主题,观点合理;② 史实准确,史论结合;③ 条理淸晰,合乎逻辑;④ 字数在120字左右解析:第⑴问可结合问题一中“偶然与必然”等信息,联系哥伦布航抵美洲的背景和目的进行思考;第⑵问中的“立 场”可依据问题二中“都并入欧洲文明”等信息进行槪括,“合理性”需要运用全球史观进行分析和思考;第⑶问应 紧密结合问题三中的“交流与发展”等信息,以言简意赅的形式说明四个词语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应特别注意表述 的完整性。
参考答案:(1)答案一:(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山:哥伦布远航的目 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 分)答案二:(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 历史条件具体耍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 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环得分)答案三:(能将偶然因索和必然因索相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 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4分)2) 立场:以欧洲为中心倣“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 角度回答,也可得分)合理性:站在全球的和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若有不同答案, 言Z有理可酌情给分)3) 评分标准:项目要求等级主题观点史论结合逻辑表达—-紧扣主题, 观点合理史实准确, 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合乎逻辑二符合主题, 观点基本合理只罗列史实, 史实基本正确条理较清晰, 基本符合逻辑三基本符合主题, 观点不够合理史实不够准确条理不清, 缺乏逻辑写作思路示例: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 开始形成。
而明消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L 17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美国罗斯福新政对此曾做了有益探索识读下 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图1 1930年的 图2经济箫条中 图3罗斯福与煤 美国失业者 饥饿的母亲 矿工人在一起材料二 《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而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 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 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改革史》 材料三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提 出《社会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 请完成:(1) 材料一反映了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