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五四运动》学案.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460682107
  • 上传时间:2023-11-1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40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精品文档齐河五中历史八年级上册学案第 13 课 五四运动姓名一、自学提纲班级(一)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 :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爆发 :年 5 月 4 日,北京 3000 多名学生在前举行示威游行3.口号:“,”“誓死力争,”“废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二)五四运动的扩大1.扩大 (1)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宜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2) 全国 200 多个城市的学生一致罢课,支持北京学生的斗争3)工人罢工,商人罢市2.影响 :6月 5 日以后,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 , 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3.结果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 罢免等人的职务 , 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的一次重大胜利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1. 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的伟大 ,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 是一场传播 的伟大 2. 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 , 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 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 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四)知识点归纳一、五四爱国运动1、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 、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最能体现出五四运动的性质)、“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4、经过:①第一阶段: 1919 年 5 月 4 日— 6 月初:主力是学生,中心在北京;5、②第二阶段: 1919 年 6 月初以后,主力由学生转向工人阶级,中心由北京到上海斗争形式由罢课转变成罢工、罢市)6、结果:直接目标实现,表现在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二、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反帝反封建的爱国革命运动2、意义: ①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③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3、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建.精品文档二、堂清检测1. “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商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该材料反应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五四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南昌起义2.1919 年 5 月 6 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这说明( )A. 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 B. 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C. 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 D. 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3.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以上材料反映的“‘五四’精神”不包含()A. 忧国忧民的爱国主义精神B.不屈不挠的革命主义精神C. 不畏艰险的乐观主义精神D.敢于斗争的英雄主义精神4.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这一口号出现在()A. 1929 年B.1919年C.1934年D.1921年5.1919 年 5 月 4 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次运动最让我们铭记的核心精神是( )A. 和平 B. 自由 C. 平等 D. 爱国6. “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这历史信息,下列属于五四运动的口号是( )A.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C.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实业救国”7. 材料展示 :材料一 “由于那个时期新的社会力量的生长和发展,使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出现了一个壮大的阵营 ”材料二 “6 月 5 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 ,, 接着,机器、纺织、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的工人相继罢工。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新的社会力量”指的是什么?( 2)从材料二可知 6 月后,五四运动的形势发生了什么变化?( 3)从上述材料中你能总结出什么结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