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考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含解析.doc
12页2024届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考高三六校第一次联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动物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不是内环境B.饥饿时肝脏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静脉端血糖浓度较高C.手足抽搐可能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引起的D.稳态破坏后,细胞代谢出现紊乱且代谢强度下降2.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促进细胞凋亡的一种关键蛋白质,正常细胞的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将这种蛋白质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Smac与IAPs反应加强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减弱B.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均粒体中进行C.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D.Smac释放到线粒体外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3.已知新型冠状病毒在人群中可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人感染该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发挥免疫功能来消灭该病毒。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都能对该病毒进行识别B.人体内的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吞噬新型冠状病毒,依赖于其细胞膜上的糖蛋白C.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无论是否侵入细胞,都可以与抗体结合并被清除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4.下列有关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菜、乳酸菌都能进行有丝分裂B.蓝藻、硝化细菌都能利用CO2和H2O合成有机物C.蓝球藻、酵母菌内质网上都附着有核糖体D.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都含有DNA和RNA5.最小存活种群是指保证种群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能健康地生存所需的最小有效数量,这是一个种群的阈值,低于这个阈值,种群会趋向灭绝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小于最小有效数量的种群其基因的多样性较低,适应性较差B.越小的种群种内斗争越激烈,导致种群会较快地趋向绝灭C.种群的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不会影响最小存活种群的大小D.大于阈值的种群存活时间较长,稳定后不会发生生物进化6.在研究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作用机制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在大鼠延髓的A区注射1微升尼可刹米生理盐水溶液,可引起呼吸频率明显增加。
为了进一步确认呼吸频率增加是尼可刹米所致且其作用部位在A区,下面哪个实验是没有必要做的( )A.在A区注射1微升蒸馏水B.在A区注射1微升生理盐水C.在延髓内的B区注射1微升尼可刹米生理盐水溶液D.对大鼠只做同样的创伤处理,不注射任何物质7.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在非细胞条件下也能发挥作用B.激素和抗体都具有特异性,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C.血液中激素浓度受内外环境因素影响,不能反映激素的分泌量D.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8.(10分)下表为对某家庭各成员的四种基因进行检测的结果,“√”表示含有该基因,没有“√”的表示不含该基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被检测基因编号母亲父亲女儿儿子①号√√√②号√√③号√√√√④号√√A.若①号基因为A基因,则父亲的基因型可能为aaB.②号基因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C.①号基因和③号基因的遗传可能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若④号是与红绿色觉有关的B基因,则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二、非选择题9.(10分)曾经历了由“千里松林”到“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塞罕坝,在新中国建设者努力下,已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
回答下列问题l)塞罕坝的变迁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_替,演替是指________建设者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进行,逐渐使这一区域生态系统的 ___恢复到受干扰前的状态2)调查塞罕坝森林中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宜采用 ___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这是因为大多数土壤动物 __,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调查3)重建的人工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保持水土的功能,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价值防止塞罕坝生物多样性再度遭到破坏的最有效措施是____10.(14分)某雌雄异体的二倍体植物,花色由常染色体上三个复等位基因(A、a1、a2)控制,A相对于a1、a2为显性只有a1和a2在一起时,才会表现为蓝色,其它情况均为红色而决定色素合成的基因由B、b控制两株基因型不同的红花个体杂交,所得子一代结果如下:子一代红色蓝色白色雌性602株197株0株雄性303株100株406株(1)该种植物红花基因型共________________种,其中控制色素合成的基因为________________(注明基因种类和位置)2)亲本红花中母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
若不含等位基因的个体视为纯合子,则子一代白花个体中纯合子占________________3)若让子一代蓝花雌雄个体之间随机授粉,子二代中蓝花个体所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4)请写出利用子一代中蓝花个体快速培育纯合红花雌个体的遗传图解__________不含B或b基因的个体不能成活)11.(14分)在充满N2与CO2的密闭容器中,用水培法栽培某种植物测得植株的呼吸速率和总光合速率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温度保持适宜且CO2充足横轴表示实验所用的时间)回答下列问题:(1)第5--7 h呼吸作用加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第9--10h光合速率迅速下降,推测最可能发生变化的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__(2)与第8h相比,第10h时不再产生ATP的细胞器是____;若此环境因素维持不变,容器内的O2含量将逐渐下降并完全耗尽,此时 ___成为细胞中合成ATP的唯一场所3)该植物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快的时刻是第___ h时,积累有机物总量最多的时刻在第 __ h之间4)在第8h,植物体释放到密闭容器中的氧气量____(大于/等于/小于)植物体消耗的氧气量12.圆褐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氨,是异养需氧型的原核生物。
某同学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从土壤中分离获得圆褐固氮菌回答下列问题1)圆褐固氮菌与硝化细菌在同化作用过程上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圆褐園氮菌_____培养圆褐固氮菌时不能隔绝空气,其原因是__________(答出两点)2)稀释涂布平板法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的数目,分离不同的微生物需要不同的稀释倍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工作者将三个接种了等量同样稀释倍数培养液的培养基置于37°C的恒温箱中培养24h后观察到三个平板上的菌落数目分别为19、197、215,该结果出现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为获得更科学的三个平板上的数据,请提出解决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圆褐固氮菌产生的固氮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且利于产物的纯化;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______法固定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1、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1)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2)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的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3)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详解】A、单细胞原生动物和简单的多细胞动物的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可以是外界环境,A正确;B、肝脏内血管走向为动脉进肝脏,静脉出肝脏,饥饿时肝糖原分解,静脉端血糖浓度高,B正确;C、手足抽搐是由血浆中Ca2+过少引起的,C正确;D、稳态破坏后,细胞代谢出现紊乱但代谢强度不一定下降,比如甲亢,D错误2、C【解析】A、Smac与IAPs反应加强促进细胞凋亡,将导致细胞中溶酶体活动增强,A错误;B、线粒体中的蛋白质,有的是细胞核基因表达的产物,有的是线粒体基因表达的产物,依题意信息无法确定Smac基因与IAPs基因是属于细胞核基因,还是属于线粒体基因,因此不能得出“Smac基因与IAPs基因的表达过程一定粒体中进行”的结论,B错误;C、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属于细胞凋亡,而Smac与IAPs反应可促进细胞凋亡,所以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速度与线粒体Smac释放速度有关,C正确;D、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大分子物质,是以胞吐的方式从线粒体释放到线粒体外,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提供的能量,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以“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细胞凋亡、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更主要的是抓住题意中的关键信息,诸如 “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个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等等,将这些信息与所学知识有效地联系起来,进行图文转换、实现对知识的整合和迁移3、D【解析】新冠病毒侵入人体后,可以引起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免疫系统除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可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衰老细胞、死亡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能产生抗体或淋巴因子的细胞为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病毒,A错误; B、吞噬细胞可以识别并吞噬病原体,但是不能特异性识别,B错误;C、抗体只能结合细胞外的病毒,不能进入到细胞内,C错误;D、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消灭机体内的新型冠状病毒,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新型冠状病毒的时事热点,主要考查了特异性免疫的相关过程和免疫系统的功能等相关知识。
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具体内容,结合所学知识作答4、B【解析】病毒、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病毒大小较小较大最小本质区别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