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玉林市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doc

9页
  • 卖家[上传人]:xian****812
  • 文档编号:328674742
  • 上传时间:2022-07-3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0KB
  • / 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玉林市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一、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编制的背景十七大以来,全国、全区正进入新一轮发展战略机遇期,掀起了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热潮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把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我区加快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自治区党委、政府站在广西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分析我区区情,科学判断国内外形势,解放思想,提出了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加快广西发展的战略目标,就是:抓住机遇,发挥优势,积极融入多区域合作,努力实现把广西建设成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中国沿海经济发展新一极,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步伐,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不断开创新局面我市也和全国、全区一样,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近几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连续四年超过13%,2007年实现506.04亿元,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第4位;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连续四年超过16%,2007年实现164.6亿元,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第4位;财政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七年以两位数的增长,2007年实现40.68亿元,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第5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连续五年超过30%,2007年实现230.68亿元,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第5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连续五年以两位数的增长,2007年实现177.71亿元,在全区14个地市中排第4位。

      但我市是广西的第二个人口大市,2007年年末人口达到625万人,人均水平在全区排位就相对靠后加上不沿江、不沿海,资源相对贫乏,发展的难度相对其它地市来说要大得多由此可见,全市上下必须对我市的基本市情有统一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把不断解放生产力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把经济建设作为各项工作的中心,把加快发展作为最大的政治、最硬的道理、最紧迫的任务我市“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的前两年,全市生产总值分别增长13.5%和l5.2%,分别高于规划目标的1.5个和3.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达14.35%今年上半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7%,根据上半年增长情况,预计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4.4%左右,按现行价格计算,总量预计达到614亿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达到533亿元,为“十一五”规划后三年加快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制定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后三年科学发展计划,以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是十分必要的二、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必要性(一)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是缩小与全区、全国差距的迫切需要我市是一个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发展水平较低,人均水平低。

      人均GDP相当于全区的73.4%、全国的49%;人均财政收入相当于全区的46.3%、全国的17.4%;人均固定资产投资相当于全区的62%、全国的37.4%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占GDP比重为32.5%,比全区低2.6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1个百分点,工业化率仅为1.23,比全区低0.35、比全国低2.48;城镇化率为34.2%,比全区低2个百分点、比全国低10.7个百分点因此,必须千方百计加快发展,缩小与全国、全区平均水平的差距二)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按玉林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通过的“十一五”规划提出的目标,即到2010年,按2005年不变价格和汇率计算,全市生产总值超过62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62美元,比2000年翻一番以上;到2020年,与全区、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这就要求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市经济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2%以上,高于全区2个百分点、全国4个百分点以上十一五”后三年,是实施“五年打基础、十年上水平”关键的三年,按照好中求快、快中求好,能快就不要慢的要求,必须起好步,实现高起点发展三)实施科学发展三年计划,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考察玉林讲话精神的迫切需要。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初在广西考察工作时提出,要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进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科学发展三年计划体现了“四个新”的要求郭声琨书记最近在玉林考察调研时指出,要正确把握基本市情,科学判断当前形势,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危机意识,采取更加有力措施,把发展的步伐迈得更好更快更大三、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的主要目标到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 比2005年翻一番多,年均增长15.67%,比原“十一五”规划平均增长速度快3.7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628亿元(2005年可比价)的目标任务;财政收入2010年达到70亿元,年均增长19.57%,比原“十一五”规划平均增长速度快4.6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5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010年达到455亿元,年均增长28.2%,比原“十一五”规划平均增长速度快13.2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累计完成1000亿元的目标任务;工业增加值2010年达到370亿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 比2005年翻1.55番,年均增长23.9%,比原“十一五”规划平均增长速度快3.7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0年达到17400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0.8%,已提前两年实现了“十一五”规划11100元目标任务;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4746元,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8.1%,提前两年实现“十一五”规划3363元的目标任务;城镇化水平2010年达到全区平均水平(40%)。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明显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得到扩大,城镇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自治区下达的指标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年均下降4.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大于80%,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达到90%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3.3%,水质、空气质量等生态指标进一步改善;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经过三年的努力,为实现“十二五”的发展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具体见附表)四、实现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目标的可能性通过对“十一五”后三年我市三次产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来说明三次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具体支撑条件分析如下:(一)农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未来几年,我市农业种植面积将保持相对稳定,种植业保持稳定增长,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350万亩,总产值达到150万吨以上;农业结构调整继续优化,农产品深加工和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畜牧水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全市农产品加工率将达到40%,农产品加工的总产值达到100亿元;粮食、水果、蔬菜、肉类、水产品产量将增加,龙眼、荔枝、沙田柚三大水果年销售总收入达20亿元以上,特色蔬菜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销售收入达20亿元以上;食用菌、蘑菇生产面积将达50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20亿元以上。

      因此,按照近几年我市农业的发展走势和今年上半年农业发展情况,预测我市第一产业2008-2010年分别增长3%、6%、6%以上,到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可达181亿元以上(当年价),“十一五”年均增长5.5%;“十一五”后三年年均增长5%,对“十一五”后三年GDP贡献率为6.7%,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二)主要产业将支撑工业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十一五”后三年,随着玉柴动力机械小缸柴油机生产、轿车柴油机产业化、混合动力总成技术开发、玉柴铸造中心、玉柴汽车发动机零部件工业园、北流海螺三条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华润集团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兴业海螺日产1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二期及配套设备工程、黑五类食品综合生产项目、玉药现代中药提取项目、富英制革三期、福绵服装工业区东区二期、容县经济开发区电子产业升级、电子产品生产线、玉林伟镍科技矿冶有限公司一二期生产线及废渣综合利用、北流市竹浆纸一体化项目、陆川县宏达钢铁公司铸造技改项目、广西粤景浆纸高档文化纸生产线等,一大批工业项目将陆续动工建设或建成投产,我市五大产业集群以及矿冶、林纸化工、编织工艺、铁锅等特色产业将不断发展壮大,预测到2010年,机械、水泥陶瓷、健康、矿冶、服装皮革、电子信息、林纸化工等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达660亿元以上。

      预测到2010年,各行业工业总产量将达到123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70亿元(当年价),占GDP比重41.1%以上,工业化率达2.04另外,建筑等行业的快速发展,预计可实现增加值36亿元以上,将有力支撑第二产业发展预测我市第二产业2008—2010年分别增长22.2%、26.2%、24.5%以上,到2010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可达406亿元以上(当年价),“十一五”年均增长22.7%;“十一五”后三年年均增长24.3%,对“十一五”后三年GDP贡献率为59.2%,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三)现代服务业发展将推动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十一五”后三年,我市将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和商贸流通优势,加大商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发展以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文化、金融、信息、科教、中介、社区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加上玉博会会展经济效应的推动,将有效促进各种商业要素向我市集聚,促进玉林中心商圈辐射带动功能不断完善,带动城乡消费的快速增长预测2008—2010年商贸、房地产、交通物流、旅游、大文化、信息服务等行业主要项目投资总额达到378亿元到2010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达323亿元,“十一五”年均增长20%;外贸出口5.1亿美元,年均增长15.23%;实际利用外资3708万美元,年均增长39.5%。

      可支撑我市第三产业2008-2010年分别增长14.5%、15.9%、15.8%以上,到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可达313亿元以上(当年价), “十一五”年均增长15.2%;“十一五”后三年年均增长15.4%,对“十一五”后三年GDP贡献率为34.1%,拉动GDP增长5.7个百分点五、实现科学发展三年计划目标的保障措施(一)加快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工业以实施“强柴兴玉”战略为重点,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发挥优势,加快形成机械、水泥陶瓷、健康、服装皮革、电子信息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和矿冶、再生资源开发利用、林纸化工、编织工艺、铁锅等特色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力争到2010年形成产值超亿元企业达100家、产值超10亿元企业(集团)12家,玉柴集团产值超300亿元;机械产业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水泥陶瓷和健康产业各达到80亿元,服装皮革产业达60亿元,矿冶和林纸化工产业各达到4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实现20亿元,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1230亿元,工业化率达2.0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商贸、物流、房地产、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2008至2010年,服务业主要项目投资额累计超377亿元加大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建设市区和各县(市、区)示范性的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打造区域性现代商贸中心城市。

      进一步完善旅游设施和功能,建设北部湾经济区重要旅游目的地和旅游集散中心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优质粮食、特色园艺业、畜牧业、渔业、现代林业、优质果蔬、中药材为主的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深化农产品加工,打造一批全国领先的优势农业产业和名优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农业产业化水平到2010年,农产品加工率要达到40%,农产品加工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加快发展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充分利用海峡两岸(广西玉林)农业合作试验区这一平台,扩大农业对外开。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