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鸡找妈妈教案.doc
10页小鸡找妈妈教案小鸡找妈妈教案小鸡找妈妈教案1 活动目的:1、 初步熟悉歌曲的旋律2、 乐意用动作、表情,表达对小鸡和鸡妈妈的喜欢之情3、 在游戏中感受学习音乐的乐趣4、 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5、 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开展幼儿的表现力活动准备:动物卡片、鸡妈妈头饰、小房子、音乐伴奏、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音乐导入,情景设置小朋友跟随老师来到一片大草地上,小朋友扮演鸡宝宝,老师扮演鸡妈妈带着幼儿在草地上捉虫子,捉完虫子鸡宝宝要____妈妈一起回家了二、学习歌曲1.出示道具〔小房子,里面住着小狗〕小鸡: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小鸡敲门找妈妈小狗:汪汪汪汪,汪汪汪汪,你的妈妈不在这,我们去找吧!老师带着幼儿重复几次,说清小狗的话,增加幼儿印象2.钢琴伴奏,将小狗的话与音乐相交融,让幼儿说清楚,渐渐,准确的唱出歌词与旋律3.角色扮演老师扮演小狗,与幼儿互动唱出这段歌词,互换角色进展歌唱,反复几轮,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4.幼儿搭火车去____妈妈,陆续来到小猪,小猫家,同样的音乐,同样的词带着幼儿哼唱三、游戏:小鸡找妈妈幼儿自主选择扮演小鸡,小狗,小猫,小猪,分别呆在各自的房子里,分角色进展歌唱。
最后集中所有幼儿,在一个房子里找到鸡妈妈时间允答应以进展两遍小鸡找妈妈教案2 活动目的1.培养宝宝听故事的兴趣2.培养幼儿学说礼貌用语“谢谢”3.理解故事内容,记清主要情节,初步学习人物的简单对话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培养幼儿学说礼貌用语“谢谢”活动准备材料与场地:背景图和小鸡、鸡妈妈、山羊、小鸭、鸭妈妈的头饰活动过程:一、问候光阴:1、 接待A、 老师热情的接待每一位宝宝:老师与宝宝及他们的爸爸妈妈交流问候B、 唱歌曲:《找朋友》,稳定孩子情绪爸爸妈妈握着宝宝手跟着音乐节奏学着拍手,跟着老师一起学唱歌2、 点名游戏A、 老师主动向幼儿介绍自己的`姓名,并向他们问好B、 老师走到被点到名的幼儿面向前,有铃鼓轻轻拍一拍宝宝的手并热情的问好爸爸妈妈和宝宝一起答复二、运动光阴:小动物模拟操1、 宝宝欣赏老师做操2、 宝宝〔爸爸妈妈〕和老师一起学说操里地儿歌三、快乐光阴1、 老师出示图片,吸引宝宝的注意2、 故事:《小鸡找妈妈》A. 老师讲故事B. 老师边操作材料边讲故事爸爸妈妈帮宝宝感受故事的内容,练习故事中人物对话C. 老师提问帮助宝宝理解故事爸爸妈妈协助宝宝答复老师的提问。
故事里有谁?小鸡问山羊哥哥说了什么?山羊哥哥是怎么说的?”爸爸妈妈帮助宝宝戴上头饰与老师一起表演故事四、温馨光阴:亲子游戏“走圈圈”1、 请妈妈拉着宝宝的手,面向圆圈站好,准备游戏2、 妈妈跟着老师随着音乐向逆时针的方向走3、 走圈圈可以与走方框相结合4、 走时可尝试变化其他方法:踮起脚走,爬着走附:故事《小鸡找妈妈》小鸡和小鸭在河边玩,但是,小鸡出门时,没有告诉妈妈太阳快落山了,鸭妈妈接走了小鸭,小鸡的妈妈没有来接小鸡,小鸡急得哭了起来山羊哥哥看见了,说: “小鸡你别哭,我帮你找妈妈山羊哥哥把小鸡送回了家,看见鸡妈妈正着急得找小鸡小鸡找到了妈妈说:“谢谢山羊哥哥不用谢!”下次你出门去玩,要告诉妈妈一声教学反思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不爱活动小百科:鸡是一种家禽,家鸡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消费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小鸡找妈妈教案3 一、 鸭子捉小鱼目的:让幼儿纯熟掌握10以内数的相邻数准备:小鸭、小鱼头饰各五个,分别用10以内的双数和单数说明玩法:场地上画直径10米的圆圈当“水塘”,各选5名幼儿戴头饰扮小鸭和小鱼。
水塘’里,“小鱼”游来游去,“小鸭”快乐地抖动着羽毛小鸭齐唱:“小鸭子,嘎嘎嘎,快快乐乐水里划,看见小鱼快去抓唱完,作划水状,迅速追逐捉小鱼,所捉小鱼头饰上的数字必须是比自己头饰上的数字小的相邻数小鱼全部捉到,游戏完毕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场二、 小鸡找妈妈目的:锻炼幼儿的朗读才能和区分、判断才能准备:小鸡、小猫、小狗、小羊、老母鸡、大公鸡头饰各一个玩法:场地上画直径5至10米的圆圈幼儿分成六人一组,其中5名各扮小猫、小狗、小羊、老母鸡、大公鸡,戴头饰站在圈周围,另一名幼儿扮小鸡,戴头饰站在圈中央,并用手绢蒙上眼睛小鸡:“小小鸡,叽叽叽,到处抓虫来充饥天要黑,回家去,不见妈妈心着急,妈妈、妈妈在哪里?”小猫、小狗等:“小鸡小鸡叽叽叽,妈妈唱歌怎样的?哪是妈妈要分清?快听妈妈呼唤你说完都各自连叫三声,每叫一声,同时向同一侧挪动一步小鸡区分、判断出妈妈的方向,循声摸去,摸对了,换角色,游戏重新开场小鸡找妈妈教案4 合适班级:小班重点领域:社会、美术活动形式:集体、个别活动分析^p :小班幼儿对剪纸、折纸活动比拟感兴趣,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直觉行动思维的特点,通过有趣的游戏、唱唱、玩玩、等各种形式形式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创造了相对自由、轻松的活动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感受活动的乐趣。
让幼儿在动中体验,在玩中开展,充分表达了小班活动游戏化的特点活动目的:1、引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2、能沿着直线剪3、引导幼儿学习四个角沿线往后折,4、能大胆操作5、培养幼儿对手工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6、学具:每人一张操作材料和剪刀一把7、教具:做好的成品一件活动流程:歌曲导入——____妈妈——幼儿操作——作品点评——游戏:____妈妈活动过程:〔1〕歌曲导入:——师:大家听,谁在哭?〔边演唱歌曲,边出示教具〕池塘边,柳树下,有群迷路的鸡宝宝,唧唧唧唧,唧唧唧唧,哭着喊妈妈谁在哭?——幼齐答:鸡宝宝——师:鸡宝宝为什么要哭?——幼1:他迷路了——幼2:他迷路了,哭着喊妈妈——师:小朋友,我们帮他找妈妈吧!〔幼儿听到哭声,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自然而然地想到谁在哭了?为什么哭?他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答复老师的问题,兴趣点被提到了帮上〕〔2〕____妈妈1、讨论寻找方法——师:怎么找呢?——幼1:我们 给鸡妈妈——师:可是我们没有鸡妈妈的 啊我们问问鸡宝宝知不知道?他也不知道我们可不能像鸡宝宝,一定要记住爸爸妈妈的 哦!——幼2:找警察叔叔帮助!——幼3:我们帮他找找——幼4:小鸡自己回回家!……——幼:大家的方法都很好。
老师也想了一个方法,鸡妈妈肯定没有走远,我们把鸡妈妈叫出来好吗?鸡妈妈…2、与幼儿边喊,边快速地折出鸡妈妈,引导幼儿学习四个角往后折的方法——师:老师是怎么找到鸡妈妈的?——幼1:老师是折出来的——师:仔细想想是怎么折的?——幼2:把角折起来了——师:对了,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老师是把四个角沿线往后折3、出示操作材料,请幼儿比拟:这两张纸有什么不一样?那怎么办呢?引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剪刀:对,我们一起来剪剪好吗?〔老师的提问把幼儿带入了一个情景:小宝宝找不到妈妈了大家齐心努力帮鸡宝宝找妈妈,同时也学到了不少社会知识幼儿的方法很多,想象很丰富这也说明了,小班幼儿已经有了一些简单生活经历创设情景,很容易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折、剪的技能时,老师也不是一味地教而是幼儿在自己的观察中发现方法,体验了成功的快乐〕〔3〕幼儿操作1、幼儿操作,老师巡回指导,指导幼儿正确使用剪刀,发现错误,及时帮助纠正2、鼓励胆小的幼儿大胆操作,表扬进步的幼儿〔4〕作品点评:师:大家都做的很好!鸡宝宝找到了鸡妈妈,他们可快乐了鸡妈妈说:“你们真是好孩子!”如今鸡妈妈带着鸡宝宝去找东西吃了,我们一起去吧〔5〕韵律:小鸡找虫子小鸡小鸡,上高山。
上了高山转了个圈小鸡小鸡看看天,小鸡小鸡摸摸地,呀,好大一条虫子!叼起来,吃下去哇,味道好极了!〔幼儿都能跟着音乐做动作,而且能把地方的“虫子”叼起来,吃下去不一会儿,地上的小纸头就捡完了这样游戏的方式,幼儿很容易承受,也很好地养成了爱干净的好习惯〕活动延伸:师:小鸡找到了鸡妈妈,小朋友也去找找妈妈,把自己的作品给妈妈看看!!第 页 共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