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筋笼指导书.doc
16页中铁二十一局集团莞惠城际GZH-11标目 录1.适用范围 12.作业准备 12.1内业技术准备 12.2外业施工准备 13.技术要求 14.制作工序及工艺流程 34.1钢筋笼制作施工序 34.2钢筋笼制作施工工艺流程图 35.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 35.1场地要求 35.2外观要求 35.3配料要求 35.4钢筋笼加工制作要求 45.5钢筋笼吊装要求 55.6施工控制要点 66.劳动组织 76.1劳动组织方式 76.2人员配备 77.材料要求 78.设备机具配置 89.质量控制及检验 89.1 质量控制 89.2质量检验 910.安全及环保要求 1410.1安全要求 1410.2钢筋加工机械安全要求 1510.3施工机械安全要求 1510.4环保要求 16钢筋笼制作加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莞惠城际GZH-11标段钢筋笼制作加工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根据对施工现场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结合设计文件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的技术交底,并进行岗前培训,严格按规范及技术要求进行施工2.2外业施工准备组织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进场,同时硬化钢筋加工场地、设置钢筋笼制作平台,现场用电、用水设施到位、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技术要求3.1钢筋原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选择质量可靠的厂家进行供料并要求厂家提供出厂质量书证明及检验合格证3.2钢筋进场后应按规格型号有序的堆放于已硬化、并预设钢筋堆放台座的场地上,如未及时做台座也应用方木垫起,同时加篷布进行遮盖3.3对进场的原材料及时送试验室进行检测、试验并经监理审查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不合格产品严禁使用;同时挂上标示、标识,做到分类有序、使用方便3.4对已检合格的钢筋进行加工时,要严格按设计图纸及钢筋下料单进行钢筋下料制作,根据设计要求和下料单把钢筋弯曲成型,弯曲使用机械弯曲,注意根据钢筋直径及弯曲半径的变化调整弯心轴的直径;弯曲后平面上没有翘曲不平现象,不能对钢筋反复弯曲;钢筋加工的形状、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5钢筋切断和弯曲时要注意长度的准确,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需符合《表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表》的规定表1 钢筋加工允许偏差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频率检验方法范 围点数1冷 拉 率不大于设计规定每根(每一类型抽查10%且不少于5根)1用尺量2受力钢筋成型长度+5,-1013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202弯起点高度0,-1014箍筋尺寸±52用尺量高各计1点3.6钢筋加工成半成品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要按类别、直径、使用部位挂好标识牌,并分类堆放整齐,由专人管理,放置在方便运送至使用部位的地方;对检查不合格的产品返工、返修或作报废处理。
3.7钢筋笼的主筋宜采用搭接焊,在35d区段范围内的钢筋接头面积不应大于钢筋总面积的50%,且应间隔布置3.8主筋搭接焊时,连接钢筋以电弧焊为主,单面搭接长度≥10d,双面搭接长度≥5d,焊缝厚度s≥0.3d,焊缝宽度b≥0.8d当钢筋笼分段吊装时段间钢筋搭接35d 4.制作工序及工艺流程4.1钢筋笼制作施工序钢筋加工场地硬化→钢筋进场及防护→钢筋配料→钢筋笼加工制作→钢筋笼吊装4.2钢筋笼制作施工工艺流程图1、盘条调直3、主筋下料2、箍筋上料5、箍筋一端焊到主筋上6、钢筋笼焊接成型7、成品运远到工地4、穿主筋5.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5.1场地要求先对钢筋笼加工场地进行硬化,然后在场地内用工字钢拼装的钢筋笼加工平台,要求场地平整,坚硬5.2外观要求钢筋使用前应保证钢筋表面洁净,无损伤、油渍、漆污和铁锈如有油污、锈蚀使用前应清除干净,带有颗粒状或带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5.3配料要求①钢筋配料前,必须详细阅读图纸,熟悉各类钢筋规格、数量、相互间的位置关系,并根据每根桩的长度、宽度、隔断间的搭接方法(焊接或绑扎)、钢筋保护层厚度来确定下料钢筋的长度②钢筋配料前应根据设计施工图,必需弯制钢筋先在加工场地制作模具,并经检查合格后进行钢筋制作。
③配料准确无误,确保钢筋笼加工尺寸符合设计要求④钢筋配料人员应认真复核钢筋配料单及钢筋笼配筋大样图,发现问题及时与现场技术人员协调、反映⑤钢筋表面应清洁、无损伤、油漆和锈蚀,加工时钢筋应平直,无局部曲折,如遇死弯时,应将其割除⑥钢筋加工前,钢筋级别、钢号和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⑦切割钢筋时,应用专用切割机下料,以保证尺寸准确,周边齐整5.4钢筋笼加工制作要求① HPB235级钢筋及Q235钢的焊接采用E43-系列型焊条;HRB335级钢筋的焊接采用E50-系列型焊条② 钢筋笼加工时,先铺设工字钢板,水平筋,再铺设纵向筋、桁架筋,并焊接牢固,然后焊接加强剪刀筋、预埋钢板、接驳器、定位垫块等,再焊接横向桁架钢筋、加强剪刀筋,焊接上层纵向主筋及水平筋,最后焊接锁边筋、吊筋及定位垫块等③ 在任一焊接接头中心至长度为35d且不小于500mm的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若该区段在受拉区内,接头的受力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积不超过50%④ 为保证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采用增设纵、横向钢筋桁架及主筋平面上的斜拉筋等措施,所有钢筋连接处均采用焊接,最后焊接钢板保护层⑤ 焊接钢筋桁架时,应按要求预留出灌注导管的位置,两导管间距不大于3.0m,导管距槽段端部距离不大于1.5m。
⑥ 钢筋笼焊接后整体要平直,所用钢筋表面无油污和锈蚀,电焊条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⑦ 在钢筋笼加工完后,最后焊接预埋件⑧ 钢筋笼制作质量标准见表2所示表2 钢筋笼制作质量标准项 目允许误差(mm)主筋间距≯10分布筋间距±20笼厚度0 ,-10度±20笼长度±50预埋件中心位置±105.5钢筋笼吊装要求① 钢筋笼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起吊,起吊时吊车臂下不得有行人停留或通过② 在钢筋笼上采用Φ28圆钢合理布置吊点,以免吊放过程中钢筋笼产生变形③ 吊放时主钩起吊钢筋笼顶部,副钩起吊钢筋笼中部,多组滑轮主副钩同时工作,使钢筋笼缓慢吊离地面,缓慢吊装调整,使得钢筋笼逐步到位④ 钢筋笼放置到设计标高后,利用吊环加横担控制钢筋笼标高⑤ 为保证孔壁的完好性,在清孔后3~4h内下完钢筋笼,并开始灌筑混凝土5.6施工控制要点5.6.1设置钢筋笼加工制作的工作平台,加工场地和制作平台必须平整制作一圆形的加强筋作业盘,统一制作钢筋笼的加强箍筋,加强箍筋加工尺寸应准确,线形保证圆顺,保证钢筋笼圆形一致 5.6.2主筋配筋时,满足每个断面接头数不超过主筋总数的50%,错开焊制、断面间距不小于35d、同时主筋焊接接头必须做成弯曲状并保证两端钢筋在同一轴线上。
5.6.3搭接焊及帮条焊的钢筋,焊接长度单面焊不小于10d,双面焊不小于5d(主筋必须采用双面焊) 5.6.4主筋与加强筋间点焊焊接,箍筋与主筋间绑扎 5.6.5钢筋骨架的制作允许偏差为:主筋间距偏差不宜大于10mm,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mm,笼径不宜大于20mm,笼长不宜大于100mm;5.6.6 钢筋及导管安装① 钢筋骨架制作可整体或分节制作,每2.0m设置加强箍筋一道,确保钢筋骨架整体性,防止钢筋骨架起吊时发生变形② 主筋接头采用焊接接头应错开,接头长度不小于10d,质量检验应根据规范规定做试件进行试验钢筋骨架制作时为使主筋间距分布均匀,应使用半圆形钢筋定位架③ 钢筋笼外侧应采用Φ20钢筋制作定位筋,其形式为耳筋形式、每2米设置一环,每换4个呈梅花型布置;在接近桩顶部分,可插入导向钢管加强不宜使用绑扎混凝土垫块的方法④ 钢筋骨架吊装就位后应测量钢筋笼中心与桩设计中心的偏位,误差≤20mm,然后进行固定,并采取防止钢筋笼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上浮的措施6.劳动组织6.1劳动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6.2人员配备施工人员结合钢筋加工作业施工的方案,人员组合、工期要求合理进行合理配置。
每个加工点人员配置表序号项目数量1生产负责人1人2技术负责人1人3工班长2人4安全员2人5杂工5人6钢筋工10人 7.材料要求7.1钢筋进场时,应附有质量出场证明书或出场检验报告单,应进行外观检查,并将外观检查不合格的钢筋及时剔除7.2核对每捆或每盘钢筋上的标志是否与出场质量证明书的型号、批号相同,规格及型号是否符合设计要求7.3焊条及焊接用电弧焊焊接Q235钢和HPB235钢筋时采用E43型焊条,焊接HRB335(20MnSi)钢筋时用E50型焊条焊接熔金属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GB/T5117-1995)的规定8.设备机具配置主要施工机具设备对焊机及配套的对焊平台、调直机、除锈机或钢丝刷、钢筋切割机、钢筋弯曲机、电焊手套、绝缘鞋、防护深色眼镜,其数量配备根据加工工厂大小确定9.质量控制及检验严格按照铁道部发布的规范进行现场过程检验及验收,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和施工质量9.1 质量控制9.1.1钢筋原材料质量:钢筋进场后必须按照规定的频次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9.1.2钢筋接头质量:钢筋焊接质量频次检验合格,钢筋焊接接头符合规范及设计的规定9.1.3钢筋笼主筋间距:严格控制主筋间距,间距偏差控制在10mm内。
9.1.4钢筋笼保护层厚度:按照施工图的要求均匀布置好混凝土垫块确保桩体保护层符合设计要求9.1.5钢筋笼标高和平面定位:钢筋笼安装定位时,根据护筒标高准确计算吊筋长度,并根据护筒埋设时的偏差合理调整钢筋笼的位置9.1.6遇有声测管安装时,必须保证声侧管不变形,且连接应牢固可靠,防止脱扣9.1.7钢筋存放现场时,采用等高度方木垫高,确保钢筋顺直补变形钢筋上盖下垫9.1.8钢筋笼吊装及运输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钢筋笼变形9.2质量检验9.2.1主控项目(1)原材料①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49)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等的规定和设计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罐号、同规格、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计施工单位没批抽检一次;监理单位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或平行检验抽检次数,为施工单位抽检次数的20%或10%,单至少一次检验方法:施工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并按批进行抽样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监理单位全部检查质量证明文件、实验报告并随机抽样进行见证取样检测或平行检验。
② 钢筋保护层垫块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2)钢筋加工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未端应做180o弯钩,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的直线段(图9.2.2-1)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