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docx
14页2023年安徽省宣城市幸福乡中学高三化学联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1. 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如右下图所示,已知断裂1moI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C.N4沸点比P4(白磷)高D.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热量参考答案:B略2. 一定条件下,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CO和H2反应生成甲醇: CO(g)+2H2(g) CH3OH(g)如图是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CO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 B.该反应的△H >0 C.T1时的平衡常数K1> T2时的平衡常数K2D.T1时的平衡常数K1< T2时的平衡常数K2参考答案:C略3. 参考答案:A4. 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是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B.用热碱溶液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C.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存水果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参考答案:AA、用活性炭去除冰箱中的异味利用的是吸附作用,没发生化学变化,故A正确;B、热碱去油污利用温度升高时碳酸根离子的水解程度增大,溶液碱性增强,涉及化学变化;C、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属于化学变化;D、用含硅胶、铁粉的透气小袋与食品一起密封包装利用铁粉的还原性,防止食物氧化,涉及化学变化。
故答案选A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3 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0.5NAB.1 L 2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Mg2+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11.2 L的SO3所含分子数为0.5NAD.室温下,8 g甲烷含有共价键数为2NA参考答案:DA.23 g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失电子数为NAB.1 L 2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Mg2+数小于2NA,因为Mg2+会水解C.标准状况下,SO3为固体,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D.室温下,1摩尔甲烷还有4摩尔共价键,8 g甲烷即0.5摩尔含有共价键数为2NA6. 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能量转换角度来看,框图中的氯碱工业是一个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量的过程 B.过程②中结晶出的MgCl2·6H2O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脱水制得无水MgCl2 C.在过程③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 D.过程①中除去粗盐中的SO、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参考答案:D略7.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1L HCl和1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1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③28g CO的体积为2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越大,则压强越大;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与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成正比。
A.仅①②③ B.仅②⑤⑥ C.仅②③⑥ D.仅④⑤⑥参考答案:B略8.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某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加;②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③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④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⑤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⑥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④⑥参考答案:B9. 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H+(aq)+OH-(aq)=H2O(l); △H= -57.3 kJ·mol -1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H= -Q1 kJ·mol-1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 △H= -Q2kJ·mol-1 上述均系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Q1、Q2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Q1=Q2=57.3 B.Q1>Q2>57.3 C.Q1<Q2=57.3 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答案:C10. 有下列三种转化途径,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途径①反应中体现了浓HNO3的强氧化性B.途径②、③的第二步反应在实际生产中可以通过增大O2浓度来降低成本C.由途径①、②、③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生成1 mol H2SO4,各转移6 mol e-D.途径②、③与途径①相比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是因为途径②、③比途径①污染相对小且原子利用率高参考答案:C略11. 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及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其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过滤 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④②⑤①③ D.⑤②④①③参考答案:D略12.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研究某气体的性质,这种方法属于( )A.实验法 B.观察法 C.分类法 D.比较法参考答案:A13.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分子晶体中的每个分子内一定含有共价键 B.原子晶体中的相邻原子间一定存在共价键 C.离子晶体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D.原子晶体和离子晶体中都一定不存在小分子参考答案:A略14. 已知OCN-中每种元素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在反应OCN-+OH-+Cl2→CO2+N2+Cl-+H2O(未配平)中,如果有6 mol Cl2完全反应,则被氧化的OCN-的物质的量是( )A.2 mol B.3 mol C.4 mol D.6 mol参考答案:C解析:OCN-中每种元素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知OCN-中C显+4价,N显-3价,可见反应中只有N和Cl的化合价改变,由得失电子守恒:3摩尔Cl2被还原时有2摩尔OCN-被氧化,可知6 mol Cl2完全反应,有4 mol OCN-被氧化,C正确。
故答案选C15. 下列各条件下可能共存的离子组是A.某无色溶液中:NH4+、Na+、Cl-、MnO4-B.由水电离出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a+、K+、SO32-、CO32-C.在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参考答案:B略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16. (14分)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都是红色粉末,常用作颜料某校一化学实验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红色粉末是Fe2O3、Cu2O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查阅资料:Cu2O溶于稀硫酸生成Cu和Cu SO4, 在空气中加热生成CuO 提出假设 假设l:红色粉末是Fe2 O3 假设2:红色粉末是Cu2O 假设3:红色粉末是Fe2O3和Cu2O的混合物 设计探究实验 取少量粉末放入足量稀硫酸中,在所得溶液中滴加KSCN试剂 (1)若假设1成立,则实验现象是 2分)(2)若假设2成立,则实验现象是有 (2分)。
3)若固体放入足量稀硫酸中,经充分反应后,固体全部溶解,滴加KSCN试剂时,溶液不变红色,则证明假设 (填数字) (2分)成立,写出可能发生的离子方程式 6分)(4)经实验分析,确定红色粉末为Fe2O3和Cu2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用加热法测定Cu2O的质量分数取ag固体粉末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待质量不再变化时,称其质量为bg(b>a),则混合物中Cu2O的质量分数为 2分)参考答案:(1).溶液变为红色,且无固体残留. (2分)(2).有固体剩余,且溶液变蓝 (2分)(3) (2分)当Fe2O3与Cu2O的混合物溶解于酸时Fe2O3+6H+=2Fe3++3H2O; (2分)Cu2O+2H+=Cu2++H2O+Cu; (2分)2Fe3++Cu=2Fe2++Cu2+. (2分)(4). 2Cu2O+O2=4CuO +M (2分) 288 32 9(b-a) b-a w(Cu2O)=[9(b-a)/a]*100%略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17. (16分)镍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许多领域尤其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原料。
羰基法提纯粗镍涉及的两步反应依次为:反应Ⅰ Ni(S)+4CO(g) Ni(CO)4(g)△H1<0反应Ⅱ Ni(CO)4(g) Ni(S)+4CO(g) △H2 (1)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要提高反应Ⅰ中Ni(CO)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 2)已知350K下的2L密闭容器中装有100g粗镍(纯度98.5%,所含杂质不与CO反应),通入6 molCO气体发生反应Ⅰ制备Ni(CO)4,容器内剩余固体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10min后剩余固体质量不再变化①反应Ⅰ在0~10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Ni(CO)4)= ②若10min达到平衡时在右端得到29.5g纯镍,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1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反应Ⅱ中 △H2 0(填“>”、“<”、“=”);若反应Ⅱ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降低温度,重新达到平衡时 双选)a.平衡常数K增大 b.CO的浓度减小 c.Ni的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