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权力角逐的本质.doc
4页人们对历史剧艺术真实的理解与同情,往往是出于对现实的观察与思考 自从母系社会瓦解之后,人类社会以男人为主的权力角逐,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从暴力与阴 谋逐步过渡到以民主政治为主要手段的权力角逐,是人类走向制度文明的重要标志 20 世纪初,中国人开始引进西方的“德先生” ,使封建专制制度最终成为过街老鼠,至今还 没有超过一百年,所以,今天的中国人回过头去,看曾经长期统治这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并 不会有多大的陌生感 《大明王朝 1566》也是一部官场权力角逐的大戏,虽然讲述的历史事件比《雍正王朝》早 了 157 年,但从传统文化的意义上说,前后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何况都是由刘和平执笔编 剧) 不同的是, 《雍正王朝》讲的是兄弟争夺惟一所有权(皇权)的故事,而《大明王朝 1566》讲的是所有权(皇权)与各级经营权(内阁、司礼监、总督、巡抚)间权力和权利之 争的故事两部电视剧都充分展示了中国式宫廷斗争:道貌岸然的尔虞我诈、冠冕堂皇的勾 心斗角、不动声色的生死搏杀,波谲云诡的暗箱操作…… 嘉靖在位四十五年这位雄才(猜)之帝,迫使满朝皆猜之,但谁也猜不透他的心思在这 样一种近乎于黑夜摸鬼的官场博弈中,不可说当时没有大人才,那些帮助嘉靖登上皇位的人, 也不可谓不聪明,但最后都被嘉靖所控制,并在嘉靖一旦下决心剪除之时,个个都束手无策, 坐以待毙,毫无还手之力,且甘认倒霉。
嘉靖在他的统治期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故意制造了各种矛盾,使各派别的明争暗斗都 在自己的预料之中,掌控之下嘉靖用夏言来制衡严嵩,再用徐阶来制衡严嵩,在严嵩和徐 阶中间还有吕芳、陈洪,在文官和武将之外,还有遍布全国、无处不在的锦衣卫虽然,嘉 靖看似终日追求长生不老,不见大臣,但在四十多年的皇帝生涯中,却没有一天懈怠过国家 大事,没有一件事情能够瞒过他的眼睛,没有一个大臣能把他忽悠了嘉靖没有真正放过权, 也没有少贪过利,只是他这样做的最终结果是,国家没有任何发展,百姓民不聊生这也正 应了那句著名的语录:“与人斗,其乐无,穷!”因此,隆庆帝在嘉靖驾崩之后,承接下来 的只能是一个百废待兴的烂摊子和千疮百孔的空架子历来如此! 人的任何行为都会产生成本封建社会官场权力之争的成本,从本质上说是由老百姓承担的 第五集作者通过裕王府的一场精彩对话,把这个道理演绎得十分透彻 因“改稻为桑”而毁堤淹田,事情闹到了嘉靖那里,局势似乎朝着有利于扳倒严党的方向发 展这时的徐阶、高拱、张居正,还有谭纶,已经迫不及待了,但是,嘉靖却还在一意孤行, 护着严嵩一伙,只是恩准胡宗宪辞去浙江巡抚,从“改稻为桑”第一线退下来,但仍保留浙 直总督,集中精力剿灭倭寇。
然而,不论是剿灭倭寇还是赈灾,都需要粮食,关于这一点, 严党和太子党都很明白但是,因为胡宗宪是严嵩的人,所以如果由徐阶、高拱控制的户部 调粮给胡宗宪,等于间接帮了严嵩,使他能够继续苟延残喘,太子党深知这一层利害关系; 严世蕃一伙,也不愿意调粮给胡宗宪,倒不是怀疑胡宗宪为了保住名节首鼠两端,而是因为 如果不调粮的话,就能够顺利地让浙江的那些丝绸大户,就地拿粮食把灾区老百姓的田都兼 并了去,并且还可以美其名曰:“以改兼赈,两难自解” 争斗双方在不调粮的问题上,居 然如出一辙,而苦的当然是浙江的百姓和前线的官军 徐阶、高拱、张居正已经商量好了,干脆就让浙江乱起来大乱之后,扳倒严嵩,寻求大治张居正如实向裕王阐述了他们的一致观点:“严党把持朝政二十多年,其实早已经是土崩鱼 烂之所以能够维持,全靠逢迎圣意(关于“如何”与“为何”逢迎圣意,下面会有精彩表 述) 宫里需求无厌,他们又层层盘剥,才落下这么大的亏空(狼狈为奸呀!只说人家严嵩 父子是奸臣,太不公平了) 王爷本知道,他们这一次想在浙江改稻为桑,也是为了补亏空 想出来的法子(既是补国家或皇上的亏空,为何就不行呢) 但这么大的事,连胡宗宪都知 道一年内绝不可行,可他们等不得(其实是嘉靖等不得) ,底下的人又认准了是个发财的机会,才竟然干出了毁堤淹田这般伤天害理的事。
剜的是老百姓的肉,其实剜的也就是我大明 朝的肉,来补他们的疮(上纲上线了不是?这一招是古已有之,还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 创造,被刘和平用生活的经验强加给了古人?待考) 这么明白的事,朝廷上下竟然视若无 睹!好不容易出了个胡宗宪,苦心孤诣出来说话,其实也是为了他们好,他们却视若仇雠! 连胡宗宪他们都容不下,这也是他们气数已尽了王爷,长痛不如短痛,这一次干脆让浙江 乱了,就当我大明朝身上烂了一块肉这块肉一烂,严党那个脓疮也就是该挤的时候了!”我们要感谢刘和平,一口气写了这么长的一段精彩的人物对白后人只要把这段对白背下来, 将来扳倒一切政敌就有了“举一反十”的范本所有元素都有了,下刀的角度也就有了,价 值观更是体现其中层次清楚,逻辑严密,反正有理,无懈可击 “真是振聋发聩!”—这是刘和平写完这段话之后,从心底里说出来的,他自己也被说出此 话的“张居正”给震住了!为了让扮演裕王的郭广平体会此时裕王的心态,刘和平继续写道: “裕王被张居正这一番话说得脸上也渐渐出了潮红,怔怔地站在那里 ” 谭纶是个政治家,他知道做大事心要狠,所以他说:“是个大谋略!只是苦了浙江的百姓 戏演到这里,刘和平也不忍心让太子党变成一帮不择手段的政客,于是请出了一个妇道人家 —李妃来匡扶正义。
结果是,李妃的一席话,让张居正这样的大男人也不得不佩服,感慨万 千地说“天地有正气,民心不可失” ,这应该不是张居正在裕王和李妃面前见风使舵、巧言 令色的表演 难怪有人说,大男人做大事的时候,身边有一个明事理的女人,是一大幸事谁说“唯小人 与女子难养也” ,明明是“女子为小人时难养也”的勘误嘛 中国的历代帝王无不把手中的权力和自家的权利混为一谈,所以,围绕他们所进行的权力之 争,说到底完全是权利之争,而在权利上的争斗,各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往往是不顾百姓死 活的因为在那样的制度下,百姓离专制制度的核心层很远,官场上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 百姓哪里弄得清楚,如果有一方非要请百姓掺和,那就天下大乱了(距 1566 年整整四百年 后,就发生了一次,被称之为“” ) 所以,百姓其实是宫廷斗争的局外人,也是最 弱的第三方 最近热播的电视系列片《大国崛起》中,讲到了 1689 年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光荣革命” 这 场没有流血的英国资产阶级政变,最终以英王詹姆士“自行退位” 、立威廉和玛丽为国王和 女王、确立君主立宪制为标志,获得了圆满的成功其权力角逐的最终结果是:以国王交出 行政权力为条件,保证国王和女王相应的基本权利。
这一成功,已经成为人类政治制度变迁 的典范遗憾的是,中国人在清朝末年,原本也想步其后尘,光荣革命一把,但却阴错阳差, 陷入了军阀混战,结果以数千万人的生命为代价,用了三十八年,才彻底走出了半封建半殖 民地的泥淖,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英国王室 1689 年的妥协,尽管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奈,但这其中包含的政治智慧是不容 否定的,因为政治说到底是一门妥协的艺术在人类的民主政治成为一种历史潮流的时候, 统治者能够以“权利”优先,让出“权力”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历史的进步和理智的选择, 这也是对百姓负责、避免生灵涂炭的态度中国从 1978 年开始的改革开放,应该说也是一 个权力实行平稳交接的过程这是一个传统体制下不同权力阶层,通过让出权力,获得利益 保障的逐步演进的过程实践证明,邓小平先生发明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制度,以及其他 相关的干部体制改革的制度安排,是一项创举,也是一种非常成功的制度创新改革开放以 来各项权力的交接与转移,说明中国人并不缺少智慧,只是有些事情需要一个逐步推进的过 程,当然,也是一个需要有人在合适的时机来推动的过程 如何平衡“权力”与“权利” ,是任何社会改革者都绕不过的问题。
在汉语中, “权力”与“权利”是同音词,在写法上也比较相近所以,这两个词所表达的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常 常被混淆不论是说,还是写,常常是乱用一气而在英语中, “权力”是 power, “权利” 是 right,不论是读还是写,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词,概念也不大可能混淆不过,如果我 们认真想一想,汉语中的“权力”与“权利” ,除了读写上存在近似,容易造成混淆之外, 造成中国人对“权力”与“权利”不分还有其心理和社会原因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实行 “官本位”的权力社会里,权力往往就是权利, “当官”为什么与“发财”连在一起?因为 权力的后面就是利益,所以, “权力”与“权利”这两个词的混淆,其实是因为两个不同概 念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人们对两个不同概念之所以会不清不楚,是有着深刻的社会经验 基础的 从严格的学术意义上说, “权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力量,而“权利”是受法律保护的不 被他人侵犯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利益在规范的法治社会,如果有人用手中的“权力”去侵犯 他人的“权利” ,就是违法行为,当事的权力者要受到法律的制约或制裁;如果权力者以手 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取不应获取的“权利” ,那就是腐败 从“权力”与“权利”的定义上讲,嘉靖年间真正的大腐败是嘉靖本人的腐败,严嵩与之相 比,是小巫见大巫,说到底,也不过是对搜刮来的民脂民膏在分配比例上存在某些分歧而已。
关于这一点,剧中嘉靖有一段发自内心的表白,说得再明白不过 嘉靖接受了严嵩的建议,让胡宗宪辞去浙江巡抚的兼职,只任浙直总督一职,令其把握大局, 专心剿灭倭寇,从而打通海上的商路,保证对外贸易待严嵩退下,嘉靖私下对吕芳说: “国库没有银子,得靠严世蕃他们去弄,八分归国库,两分归他们,朕也认了;七分归国库, 三分归他们,朕也忍了(好一个“认”字和“忍”字,用得恰到好处) 他们要是还想多捞, 连个胡宗宪都不能容,逼反了东南百姓,朕也就不能再容他们!”这就难怪海瑞悍然递交“讪谤君父”的千古第一奏章,并直言:“嘉者,家也;靖者,净也 嘉靖,家家净也” , “天下人不直陛下久矣” ,要求嘉靖以“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实 行君臣共治 嘉靖之所以不敢再以杀周云逸的方式处理海瑞,实在是因为他心里也十分清楚:上行下效, 大贪是他嘉靖自己所以他心里也承认“贪者且贪之,谏者杀不完”的合理性,只要嘉靖自 己不幡然悔悟,这种局面是不容易改变的这里要郑重提到的是:中国文人有一个伟大的优 点,就是愿意当清流而被皇帝砍头,因为杀他的人留在耻辱簿上,被杀的人留在光荣榜上 (历来如此,后来的确是差了许多) 其实用现代人的眼光来审视嘉靖时代的问题,本质上 是因为皇帝总是把权力和权利混为一谈,把国家(社稷)和自家混为一谈,所以在贪官杀不 尽、斩不绝的情况下,君臣只好联手欺压百姓,最终的结果势必造成家家干净的局面。
这其 实也是皇帝具有绝对权力的封建专制制度永远也绕不出来的怪圈 现代政治学普遍认同的一个公理是:“绝对的权力,绝对产生腐败 ”这不论是对于国家来 说,还是对于企业来说,都是一样的国家就不必说了企业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其实就是 一项防止出现绝对权力的有效措施即使是独资的私营企业,仍然是要通过分权和互相制约 来实现企业的正常发展那些以为能够掌握企业绝对权力的企业家们,至少有一点是没有想 清楚的:与国家相比,企业没有“叛企罪” ,所以,绝对的权力,意味着人才绝对流失 男人其实都有两个最爱,一个是权力,一个是美女这两样东西都能够满足男人的占有欲和 支配欲不过这两种欲望即使加在一起,也没有超出动物本能的范畴如果这些所爱能加上 一些“味精” ,比方说“成就感”或“传宗接代和光宗耀祖”感,那味道就好得多了,就有 了一点人性了;甚或,还能再加些上等“鸡精” ,例如“使命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责 任感,以及深明“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悟性,那就有一些神性的超然了 因此,在官场和商场的权力游戏中,敏锐地把握身边人的不同诉求,这是领袖人物最重要的素质之一权力游戏从来不是一个人玩的游戏,学会与人共同来玩,才会使这个游戏更持久、 更大、更有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