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历年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合集.docx
110页目 录2014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4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2015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5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6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6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7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2017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及详解2018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 2014年山东大学435保险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真题(含部分答案)一、名词解释(共5题,每题4分)1 序数效用答:序数效用论是指用人们对某种商品的主观评价的先后顺序或优劣对比来表示与分析效用的理论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是用来表示个人的偏好,但个人偏好是心理的活动,因此效用的量在理论上、概念上和实际上生来就是不可计量的,只能根据消费者的偏好程度将它们排列为第一、第二、第三等顺序,而不能用基数(1、2、3、…n)表示他们量的大小。
例如,消费者甲、乙、丙三种物品的效用的绝对值是无法测定的,但却可以排列出三种商品效用的先后次序,从而推导出消费者把既定收入用于各种可供选择的物品以获得最大满足的条件以及基数效用论所力图阐述的其他原理序数效用论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将无差异曲线作为自己的分析工具此外,序数效用论又提出预算线,预算线表明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可能购买到的各种商品的全部数量组合将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结合,即可找出实现消费者均衡的具体条件2 消费者剩余答: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其实际支付的价格之 间的差额消费者剩余的产生是由于不同消费者对同一种商品的不同数量评价不同,因此他们对这种商品的不同数量所愿意做出的最大支付也就不同在厂商不能对消费者索取差别性价格的条件下,决定市场价格的是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他正是对这一产品评价最低的消费者这样,那些非边际购买者(或边际购买量)就可以获得额外的“津贴”,这就产生了消费者剩余若某产品需求函数为P=D(x),P1和X1分别代表成交价格和成交量,则从x=0到x=X1时,是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数额,P1X1为实际支付的数额,于是消费者剩余(用CS表示)为:3 货币购买力答:货币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在一定的价格水平下能买到的商品或支付劳务费用的能力,其大小取决于货币价值和商品价值的对比关系。
其变动与商品价格、服务费用水平的变动成反比,与货币价值的变动成正比当货币价值不变时,商品或劳务价值提高,货币购买力下降;反之,货币购买力上升当商品或劳务的价值量不变,而单位货币价值下降时,货币购买力也下降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购买力的高低取决于纸币发行量与货币需求量间的差距大小,纸币发行量超过经济对货币的需求量,货币购买力就会降低4 定值保险合同答:保险合同可以根据保险标的的价值确定与否,分为定值保险合 同与不定值保险合同定值保险合同是指保险合同双方当事人事先确定保险标的的保险价值,并在合同中载明,以确定保险金最高限额的保险合同在定值保险合同的场合,如果发生了保险事故,保险人应当按照约定的保险价值作为给付保险赔偿金的基础在实践中,定值保险合同多适用于以艺术品、矿石标本、贵重皮毛、古董等不易确定价值的财产为标的的财产保险货物运输保险、海上保险等也多采用这种合同方式定值保险合同的优点在于:① 由于保险价值事先确定了,保险事故发生后不必再对保险标的重新估价,因此理赔手续简便;② 保险金额的确定简便易行,也由此避免和减少了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但定值保险合同也有明显的缺点,这主要表现在:如果保险人对被保险财产缺乏估价的经验或特有的专业知识,被保险人容易过高地确定保险价值,进行保险欺诈。
因此,定值保险合同的运用范围受到一定限制,多数保险人不愿采用,有的国家甚至禁止使用这种合同方式5 足额保险合同答:足额保险合同是指保险金额等于保险价值的保险合同在足额保险合同的场合,通常有两种情况:① 当保险事故发生造成保险标的全部损失时,保险人应依据保险价值进行全部赔偿如果保险标的物存有残值,则保险人对此享有物上代位权,也可以作价折给被保险人,在给付保险金中扣除该部分价值② 当保险事故发生造成部分损失时,保险人应按实际损失确定给付的保险金数额如果保险人以提供实物或修复服务等形式作为保险赔偿的方式,保险人于赔偿后享有对保险标的物的物上代位权,或者当修复增加了保险标的物的实际价值或其功能明显改善时,保险人在赔款中可扣除掉给被保险人的增加利益 二、简答题(共5题,每题8分)1 简答正常品、低档品和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以及它们各自的需求曲线特点?答:(1)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含义一种商品价格变动引起该商品需求量变动的总效应可以分解为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其中,替代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
收入效应是由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替代效应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而收入效应则表示消费者的效用水平发生了变化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对需求曲线形状的影响①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也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在它们的共同作用下,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从而使得正常物品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如图1所示 图1 正常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②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这样使得其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图2所示) 图2 低档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③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作为一种特殊的低档物品,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但是其收入效应的作用大于替代效应的作用,从而总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这样使得吉芬物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图3所示) 图3 吉芬物品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2 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答:钻石用处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缺的水却非常便宜,这是著名的水与钻石价值悖论1)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含义基数效用论者的两个基本概念就是总效用和边际效用总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从一定数量商品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量的增量如总效用函数为TU=f(Q),则相应的边际效用函数为:MU=ΔTU/ΔQ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单位消费中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在于:① 从人的心理角度看,随着相同商品的连续增加,人们从每一单位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是递减的;② 一种商品往往有几种用途,消费者总是将前一单位商品用在较重要的用途上,将后一单位的商品用在次重要的用途上3)边际效用对“水与钻石价值悖论”的解释按照边际学派的观点,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而不是总效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随着商品的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为购买这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就随之递减。
由于水源充足,边际效用很小,所以价格也就很便宜同理,由于钻石稀缺,边际效用很大,其价格也就相应地昂贵这一悖论也可以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来共同说明,因为价格是由需求和供给共同决定的由于水的供应量极其充足,在需求一定的前提下,人们对水所愿支付的价格仅能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而钻石的供应量非常少,在需求一定的条件下,想得到它的人,就必须付出超出众人的价格综上可得,虽然水很重要即其总效用很大,但由于其边际效用低,所以价格很低钻石虽然对人不太重要即其总效用较小,但由于其边际效用高,因此价格昂贵3 货币的职能有哪些?答:(1)货币在商品经济中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是商 品交换所赋予的,也是人们运用货币的客观依据迄今为止,人们在货币职能方面的共识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充当交换媒介,使交换更为便利;二是作为价值的贮藏手段,使财富得以保存、增值或转移2)马克思以典型的货币(黄金)为对象提出了著名的货币职能理论他认为黄金作为货币具有五个职能,它们依次是:① 价值尺度,即用货币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这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之一,具体来说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使它们在质上相同,在量上可以相互比较,从而形成价格,即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
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或想象中的货币即可② 流通手段,即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充当交换的媒介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后,直接的物物交换就分离成买卖两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想象的或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在用货币符号来代替货币流通职能时,货币与商品价格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当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的价格由进入流通领域的货币量来决定③ 贮藏手段,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的职能贮藏手段职能是在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④ 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运动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的职能最初是由赊买赊卖引起的,这时在原有现金交易基础上产生了商品的让渡与价值的实现相脱节,买卖变成债权债务关系,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运动形式使流通过程结束后来这一职能广泛的运用于大宗交易、清偿债务、支付工资劳动报酬和国家财政与银行信用领域 ⑤ 世界货币,当货币超越国界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时,就执行着世界货币的职能具体表现为国际间的支付手段、购买手段以及财富转移的手段马克思认为在贵金属流通条件下,作为世界货币要求货币本身以金银原始的条块形式保存并按实际重量发挥职能。
3)西方经济学家对货币职能的表述主要有以下几种: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着重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英国剑桥学派代表马歇尔、庇古创立的现金余额说着眼于货币的贮藏职能;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将货币的职能概括为交易媒介和贮藏职能;米什金表述为交换媒介、计价单位、价值储藏;奥地利经济学家哈耶克将货币职能具体化为购买手段、用作储备、延期支付的标准、核算单位;美国经济学家汉森也将货币的职能表述为四个:交易媒介、记账单位、延期支付的标准、价值储藏4 保险利益的要件是什么?答:(1)保险利益的含义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投保标的所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它体现了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