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docx
6页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之教材分析教学案例反思 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之教材分析_教学实录案例反思 ,欢送您来阅读并提出珍贵意见!26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教材解读1课文简说这篇课文是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写的回忆文章 ,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 ,并请“我〞到他家做客 ,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 ,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 ,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课文先写叶圣陶先生给“我〞修改作文的事:“我〞看到了叶老对作文的修改 ,阅读了叶老的简短评语 ,对叶老的人品产生了初步印象 ,也树立了写作的信心然后写“我〞到叶老家里做客 ,两次具体描写了叶老家院子里满墙的爬山虎:下午刚进院时见到的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和黄昏时落日余辉映照下的爬山虎 ,作者通过写爬山虎表达了自己当时的心情最后写这件事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作者说:“在我的眼前 ,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与题目照应 ,含蓄地写出了15岁那个夏天的事情一直留在作者的脑海中 ,叶圣陶先生的音容笑貌、亲切教诲一直鼓励着他前进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 ,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作家肖复兴的成长故事 ,体会学作文应先学做人的道理 ,学习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同时感悟如何修改作文。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并从叶老对?一张画像?的修改中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2词句解析〔1〕 使得句子干净了也标准了干净〞 ,在这里指句子简洁明白 ,不啰嗦标准〞 ,指语言标准、典范〔2〕 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 ,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 ,如春风拂面拂〞 ,轻轻擦过 ,“春风拂面〞指像春风一样从脸上轻轻擦过 ,形容使人感到非常愉快、舒服作者运用这个比喻 ,更形象地表达出自己对叶老的感受二、教学目标1认识7个生字 ,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标准、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局部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懂得学作文应先学做人三、教学建议1课前可以布置学生查找有关叶圣陶和肖复兴的资料 ,阅读他们的作品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和作品 ,初步了解这两位作家2教师在教学中应先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和脉络 ,然后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最后再回归整体 ,升华认识初读时 ,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写了哪两件事 ,知道这两件事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但也存在着独立性 ,然后引导学生一局部一局部地学习。
第一件事讲叶老给“我〞批改作文 ,是本文的重点局部可以让学生先自读这局部内容 ,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就“叶老是怎样修改‘我’的作文的〞和“‘我’有什么感受〞这两个问题进行交流 ,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修改作文的方法学生解决这一问题时 ,可以边读书边用笔画出修改处 ,再用不同的符号把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标识出来;还可以让学生认真阅读课后“资料袋〞中?一张画像?的修改原稿 ,然后通过讨论交流 ,了解叶圣陶先生用了哪几种方法修改这篇文章课文第二件事中几次写到爬山虎 ,这些语句含义深刻 ,是教学的难点要通过反复朗读 ,抓语揣摩其含义在理解了文中这两局部内容之后 ,可以回归整体 ,讨论课文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 ,使学生了解到 ,因为“我〞的作文写得“亲切自然〞 ,叶老批改了“我〞的作文 ,因而对“我〞有所了解 ,才请“我〞到他家做客我见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叶老的教导使“我〞懂得了应该怎样做人 ,怎样作文时间已过去将近三十年了 ,但当时的情景如在眼前一想起叶圣陶先生 ,就仿佛又看到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所以以此为题3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 ,“昏〞字的上半局部是“氏〞 ,不能多加一点;“荐〞字的下半局部是“存〞 ,不能错写成“在〞。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分辨并正确使用同音形近字 ,如“燥〞和“躁〞、“洽〞和“恰〞4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 ,特别是在写作文和改作文方面的收获如 ,文中叶老给肖复兴的评语中写到:“全是具体事实〞“深受感动〞“亲切自然〞所有这些 ,都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 ,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作文实际谈谈感想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然后把修改前后的习作进行比照 ,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 ,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习惯四、相关链接肖复兴 北京人 ,1947年生 ,1966年高中毕业于北京汇文中学 ,1968年到北大荒插队 ,1982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当过大中小学教师 ,曾任?小说选刊?副主编 ,现任?人民文学?杂志社副主编已出版50余种书 ,曾屡次获全国及北京、上海地区优秀文学奖作品主要有系列长篇小说?中学生三部曲?、长篇报告文学?与当代中学生的对话??和当代中学生通信录?等近著有?肖复兴自选集?3卷 ,?肖复兴散文?艺术卷、情感卷等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写于1992年 ,原文题目是?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思念叶圣陶先生? ,选入教材时有删改作文的修改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作了仔细的推敲、修改 ,主要是从以下六个方面修改的。
1) 把用词不准确的地方改准确除课文已经举到的把“一张画像〞改为“一幅画像〞、把“书皮〞改成“包书纸〞外 ,还有:作文中写“我递给同桌小强看 ,还不停地给他讲着〞 ,叶老将“不停〞改为“悄悄〞 ,这就更符合当时正在上课的实际情况作文中写“原来拿画的正是王老师〞 ,叶老将“画〞改为“几何课本〞 ,因为王老师拿的是带有图画的课本 ,并不是一幅画作文中还写王老师“谈到今天 ,也谈到了明天 ,并不断地问我〞 ,叶老将“并不断地〞改为“最后他〞 ,因为王老师不可能不断地问同一个问题 ,叶老这样一改就符合情理了2) 把不通顺的句子改通顺作文中写“口里还不住地呐喊:‘冲啊 ,向几何进军!’〞这个句子用词不准确 ,因为呐喊是大声喊叫、助威的意思 ,而画面是不可能出声的 ,叶老改为“从口里还吐出来几个字……〞这样就既符合画面的意思 ,又表达确切作文中写“我的脸顿时变得通红〞 ,还有最后一句“我的脸顿时臊得通红〞 ,这两句都不真实 ,因为这时自己是看不到自己脸色的变化的 ,叶老分别改为“我的脸顿时一阵热〞“臊得我脸上顿时火辣辣地一阵热〞 ,这就真实可信了作文中写“我被他的兴致勾引起来〞 ,这句话没说清楚“我〞的什么被王老师勾起来了 ,所以叶老调整了词序 ,改为“我的兴致被他勾引起来了〞。
作文中还写道:“我看见他的粗眉紧皱着 ,像拧成了一股黑绳〞“拧成了一股黑绳〞比喻不当 ,言过其实 ,叶老改成“我看见他紧皱着眉头〞 ,不仅文字简洁 ,也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3) 把长句断成短句如 ,把“那站在门口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的王老师 ,就是我们的新班主任〞 ,改为“我们的新班主任王老师站在教室门口 ,手里拿着大三角板和大圆规〞把“左边又画了两个少先队员拿着两簇鲜花〞改为“靠左边又画了两个少先队员 ,手里拿着鲜花〞 ,这样把长句断成短句 ,不但表达得清楚明白 ,而且读起来也朗朗上口4) 删去重复啰唆的词句这类修改的地方非常多如 ,“他从班上的小事情一直谈到了国家的大事情 ,谈到了今天 ,也谈到了明天〞 ,这句话中“了〞字用得太多 ,显得啰唆 ,叶老都删去了再如 ,“看见王老师一个人在桌旁画着什么〞 ,“桌旁〞一词没有必要 ,叶老也删去了删去重复啰唆的词语 ,句子就干净简洁多了5) 增添一些词句 ,使表达的意思更清楚、更完整如 ,作文中写“我跟你一样 ,也喜欢画画 ,尤其是人像〞 ,叶老把“尤其是人像〞改为“尤其喜欢画人像〞因为“尤其是人像〞也可以理解成尤其喜欢人像的图画之类 ,加上了“喜欢画〞三个字 ,意思就清楚明白了。
再如 ,作文中写“小强突然告诉我 ,王老师叫我到数学教研组去没料到王老师见到我来了 ,就笑着问……〞这里的前后两句话衔接得不好 ,“没料到〞的意思没有表达出来叶老添上“我以为准是要挨‘斥儿’了〞 ,这样 ,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就比拟紧密 ,意思表达得也比拟准确完整了6) 改正错别字和使用不当的标点符号作文中有好几处将“像〞写成“象〞 ,叶老一一加以改正标点符号方面的修改也比拟多 ,有的逗号改成句号 ,有的句号改成逗号 ,还有感慨号改成句号 ,这些修改都值得仔细琢磨 ,都是很有道理的还有几处比拟明显的标点错误 ,如 ,“我就轻轻地叫了声:‘王老师’〞这句话中间不能用冒号心就像刚上岸的鱼‘扑腾、扑腾’一个劲儿地跳〞中间要用逗号断开 ,“扑腾扑腾〞不必加顿号就像是在欢送着家长似的……〞“吹得我心里甜滋滋的……〞两句话中所使用的省略号也没有必要所有这些 ,叶老都一一加以修改 ,可见叶老对这篇作文的修改是多么仔细、认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