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某辖区派出所疫情的应急处置预案.docx
43页某辖区派出所疫情的应急处置预案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指导和规范重大传染病疫情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健康与生命安全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传染病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的通知》、《卫生部关于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的通知》、《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山东省公共卫生综合监测点管理办法(试行)》以及市卫健局、县卫健局等部门有关通知、方案、指导意见、预案、判定标准、处理原则等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镇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甲类、新发传染病疫情,乙类或丙类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其他造成或可能造成对公众健康严重危害的传染病疫情的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1.4疫情分级 根据传染病疫情波及的范围、危害程度以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将传染病疫情分为四个等级,即特别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一级)、重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二级)、较大传染病疫情事件(三级)和一般传染病疫情事件(四级)。
具体分级标准如下: 1.4.1 特别重大疫情 (1)出现肺鼠疫传播; (2)出现肺炭疽传播; (3)出现霍乱暴发,一次疫情发生20例病例以上; (4)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病例5例以上; (5)流行性感冒病例数在两周内超过总人口数的2%以上; (6)发生人间高致病性禽流感的传播和流行; (7)在一个潜伏期内全市出现500例以上的甲型或戊型病毒性肝炎; (8)全市在10天内出现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2%以上 1.4.2 重大疫情 出现1例脊髓灰质炎野毒株感染病例; 出现1例鼠疫病例; 发生5例以下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禽流感确诊病例; 一次疫情出现10例以上霍乱病例; 出现1例以上肺炭疽病例; (6)发生职业性炭疽5例以上; (7)本年发生的艾滋病病例数较去年同期或上一季度的病例数增加5倍以上; (8)连续出现不明原因的生物恐怖事件; (9)出现5例以上关联性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 (10)在一个潜伏期内,全市出现50-200例以上甲型病毒性肝炎病例; (11)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10天内出现3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 (12)两周内流行性感冒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1%以上; (13)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在21天内出现10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 (14)两个以上区(市)在10天内发生50例伤寒、副伤寒病例; (15)10天内发生的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病例数超过总人口数的1%以上; 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病暴发。
1.4.3 较大疫情 (1)出现新发传染病(输入性埃博拉病毒感染、西尼罗病毒感染、裂谷热等)病例; (2)出现1例人间禽流感确诊病例; (3)出现一起确定性炭疽; (4)出现一起不明原因物质的生物恐怖事件; (5)学校等集体单位发生传染病暴发,出现2例以上病危或1例死亡; (6)出现不明原因传染病病例并出现续发病例,有2例以上病危或1例死亡; (7)在国际、国内重大活动、会议期间,相关单位内出现传染病病例; (8)一次疫情出现2例以上霍乱病例; (9)短期内特殊职业(如皮毛加工、牲畜屠宰)人群中出现3例以上炭疽病例; (10)出现3例关联性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例; (11)本年艾滋病病例数较去年同期增加3-5倍; (12)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在10天内出现10例以上伤寒、副伤寒病例; (13)两个以上的区(市)在10天内发生100例以上细菌性及阿米巴性痢疾病例,并出现死亡病例; (14)10天内流行性感冒发病500例以上; (15)10天内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红眼病)发病数超过500例以上; (16)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在10天内出现10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病例; (17)一个社区或集体单位在21天内出现5例流行性乙型脑炎病例。
1.4.4 一般疫情 发生除上述特大、重大、较大疫情以外法定报告的传染病突发疫情 1.5、工作原则 1.5.1 政府领导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镇人民政府领导传染病防治工作 1.5.2 预防为主 普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提高辖区公共卫生水平和公众防护意识,加强主动监测,一旦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蔓延 1.5.3 依法管理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各部门、单位、个人的责任、权力和义务,对重大传染病的预防、疫情监测、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规范疫情控制的组织、协调、指挥,提高应急效率 1.5.4 属地管理 镇政府对本辖区范围内的传染病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1.5.5 分级控制 重大传染病疫情按其强度分四个等级,实施分级预警和控制一旦发生疫情,按预警等级,启动相应级别的组织、管理、领导机制和工作预案 1.5.6 分工负责 镇及各部门根据职责,分别对其主管范围内的重大传染病疫情采取措施,实施控制,力量不足时可请求相关部门支援 1.5.7 快速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一旦出现疫情,快速、准确做出反应和处置,使重大传染病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个环节紧密衔接 1.5.8 依靠科技 贯彻依靠科学技术防控传染病疫情推进各类检测试剂、预防性生物制品、特效药物的应用,加强重大传染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流行病学研究,规范防控措施及操作流程,实现防治的科学化、规范化加强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信息共享 1.5.9 科学决策 依靠信息化建设,全面采集相关信息,科学分析评估疫情风险,实时决策,正确响应,措施果断 1.5.10资源共享 科学做好人力、物力、财力储备,资源共享,合理利用,动态管理,减少浪费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 应急指挥机构 2.2.1决策领导机构 根据疫情的等级,启动不同级别的指挥部指挥部下设不同专业人员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并根据疫情变化和预测,研究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重要事项,并做出决策 2.2.2日常管理机构 镇卫健站是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辖区传染病日常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与监督检查,同时承担指挥部办公室的职能,负责日常疫情报告、信息沟通与组织协调工作 2.2.3 应急指挥体系 按照疫情等级,启动相应的指挥部,负责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组织管理与协调指挥。
在指挥部下设若干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 2.2.4镇政府的职责 镇政府对辖区传染病防治工作负总责,根据本预案研究制定辖区内传染病防治工作应急预案疫情发生时,根据镇政府的部署,启动辖区内应急预案,组织协调、督促检查辖区各社区(村)、各部门、各单位和群众落实传染病防治措施 2.2 相关部门职责 2.2.1 镇卫健站 (1)牵头做好辖区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 (2)组织拟定辖区突发传染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预案、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3)协调并指导交通、公交等有关部门,做好卫生检疫工作;健全疫情报告网络体系,组织开展全方位疫情监测,检查、督导疫情报告制度落实情况,严密监视疫情动态; (4)一旦发现突发传染病疫情,迅速组织卫生技术力量控制疫情的发生和蔓延,防止流行传播;同时组织评估临床治疗病人、预防控制疫情措施的效果,完善各项防治方案; (5)开展健康教育,宣传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科学知识,协助新闻宣传媒体和教育部门开展传染病的防病宣传工作,提高群众自我保健能力和健康意识; (6)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高乡镇卫生水平; (7)组织开展群众性健康教育活动,提高群众的自我保健能力; (8)负责疫情所需治疗、抢救、消毒等物资的采购、运输、调拨工作。
2.2.2 镇宣传部 (1)负责突发传染病防治的新闻宣传工作,注意正确的舆论向,澄清事实,平息有关疫情谣传,避免引起社会恐慌; (2)一旦出现疫情,要深入宣传党和政府对疫情的政策、采取的有效措施和防治工作的成绩 2.2.3 镇财政所 (1)负责及时筹集、解决预防和控制突发传染病防治必需的经费,为防治工作提供经费保障; (2)一旦发生疫情,根据街道卫健站提出的物资需求,组织集中采购大宗防治物资和药品,为防治工作提供物质保障; (3)解决卫生监督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经常性、应急性公共卫生经费,保证公共卫生各项业务工作正常开展 2.2.4 镇组织人事办 (1)负责对在突发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2)解决、落实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专业人员编制、引进、培养等问题 2.2.5 镇教委 (1)负责本辖区各类学校及托幼机构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知识的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和报告等工作; (2)负责在各类学校、托幼机构中开展预防控制突发传染病知识的健康教育活动; (3)组织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落实预防突发传染病的相关技术措施。
2.5.6 镇工会 负责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村传染病防治的预防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预防突发传染病向农村扩散 2.2.7 镇计生办 负责加强农村、社区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并建立基层防治工作长效机制,做好外来人员登记,配合工作站做好基层排查工作 2.5.8 镇科技站 (1)筹集应急科研经费,组织开展预防控制传染病的科学研究工作; (2)加大对公共卫生、疾病控制科研立项的支持力度和协作攻关,解决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 2.2.9镇交通管理所 (1)负责本系统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宣传教育、疫情监测和零病例日报等工作;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及时采取隔离措施,并报告工作站 (3)负责落实对公交车辆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措施,组织对出租车定期进行预防性消毒 2.5.10 镇派出所 (1)确保疫情处理和运送病人、消杀药品、医疗抢救器械及疫情处理所需车辆的畅通; (2)协助工作站对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进行隔离治疗,对拒不执行工作站防治措施的单位或个人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 (3)一旦发生重大疫情,协助工作站做好疫区封锁与处理,做好疫区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4)负责做好来自疫区的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工作,发现传染病病人和疑似病人立即采取隔离措施,并及时报告工作站。
2.2.11 镇工商所、食品安全办公室 做好防治传染病物品、药品、器械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乘机哄抬物价、制假卖假等扰乱市场行为,维持市场秩序 2.2.12 镇劳动和社会保障办公室 负责制定、落实传染病可疑病人、疑似病人及确诊病人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按规定支付参保病人基本医疗救治费用 2.2.13 镇邮政、网通 (1)保证疫情控制期间疫区内的通讯、邮政畅通; (2)协助工作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