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了解地区复习教案-(新版)湘教版.doc
9页了解地区教学基本信息课题第七章 了解地区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年级七年级下册教 学 目 标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1.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和国家,了解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了解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人口和城市等的影响;了解东南亚的人口构成情况及其发达的旅游业2.了解南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并能在图上填出南亚的国家;掌握南亚三的地形区的分布和两大河流的概况,并能在图上填绘主要的山脉、平原、高原、河流;了解南亚是佛教和印度教的发源地;了解南亚是世界人口密集区之一,了解南亚的工业发展状况,了解印度在南亚及世界的地位3.能在地图上填出西亚的主要国家、“五海”以及苏伊士运河、波斯湾、土耳其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等名称;了解西亚的主要民族、人种、宗教以及与宗教有密切关系的两个城市;了解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掌握西亚石油资源在世界上的地位、分布特点和主要产油国;4.在地图上指出主要的半岛、岛屿、海湾、海峡和内海及主要国家;了解欧洲西部是世界上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工业部门齐全,农业生产水平高,种植业和畜牧业结合较好;熟悉本区主要旅游资源。
5.了解两极地区包括的范围、纬度位置特点;能在地图上填出有关的大洲和大洋以及长城站和中山站的名称;读两极地区地图,培养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了解两极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丰富的淡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海洋生物资源教学重难点东南亚重要的地理位置2.南亚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3.热带季风的成因、特点及西南季风对降水和农业的影响4.西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5.西亚丰富的石油资源6.欧洲西部各国经济发展的概况、特点6.欧洲西部繁荣的旅游业7.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科学考察教 学 过 程教学环节教 学 活 动设计意图明确目标了解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两极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了解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西部和两极地区的人文地理情况培养学生了解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新课导入问题导入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预习导学你了解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吗?东南亚、南亚、西亚在位置上有什么共同特点?欧洲西部和两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又有什么特点?我们今天进一步复习本章内容,希望能达到很好的巩固知识的目的,也能学有所用培养自学能力锻炼学生自我巩固知识的能力知识梳理东南亚读图了解本节知识东南亚的位置和范围了解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了解东南亚位置的重要性。
了解东南亚范围东南亚的地形和河流读图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和河流特点3、东南亚气候4、东南亚的物产思考:为什么东南亚种植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二、南亚南亚的位置和范围什么是南亚次大陆?南亚的地形和河流读图了解南亚的地形和河流特点南亚气候----季风气候和南亚国家1)找出国家:与中国相邻的国家?2)南亚是哪些宗教的发源地?3)南亚的人口特点?4)南亚的经济发展特点?经济发展最快的是哪个国家?三、西亚西亚的地理位置了解西亚的位置,为什么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2、农牧业3、石油宝库石油储量多的国家有哪些?四、欧洲西部1、欧洲西部的位置特点2、欧洲西部的地形3、欧洲西部的气候4、欧洲西部的经济特征5、欧洲部分国家的特色产业五、北极和南极地区1、地理位置和范围2、探究知识:1、两极地区的相同点(从位置、气候、资源、景观等方面分析)2、南极和北极地区哪个更冷?为什么?3、南极地区的地下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解释原因?4、我们到南极考察应选择什么季节?为什么?通过读图、识图、讨论等教学形式,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利用图表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启发和引导,使学生通过读图自主探讨问题,使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鼓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知识,锻炼学生自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平日中对地理事物、地理问题的搜集、思考逐步养成独立自主思考地理问题的习惯典例精析知识点一:东南亚1.某公司采购人员从东南亚采购了一船当地出产的货物回国,轮船进入中国海关时,报货单上的货物名称最有可能是( )A.锡矿砂 B.棉花 C.椰枣 D.羊毛 2、《同饮一江水》,主要记录了湄公河沿岸国家人民的生活情景据此回答(1)~(2)题1)湄公河和其它许多河流奔流在中南半岛的群山峡谷之中,向南流入海洋,构成了中南半岛壮丽地表景观,这种景观具有的特征是( )A.山势雄浑,雪峰连绵 B.平原辽阔,一望无际C.丘陵广布,溪水北流 D.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一艘运载粮食的货轮正在泰国的某港口装船准备外运,船上的货物最有可能是( ) A.小麦 B.玉米 C.稻米 D.小米3.某地一个经贸代表团赴东南亚采购货物,下列产品最有可能出现在订货合同中的是( )A.棉花、小麦 B.天然橡胶、棕榈油 C.蔬菜、牛奶 D.铁矿石、电脑软件 4.春节期间,张林和父母一起赴东南亚旅游。
有关他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与事实不符的是( )A.在马来西亚,汽车一直奔驰在一望无际的大平原上 B.在新加坡能见到很多中国餐馆 C.泰国有大面积的橡胶、油棕种植园 D.印度尼西亚几乎每天午后都下雨知识点二:南亚1、南亚是一块充满神奇的土地,曾经孕育了世界古文明,产生了佛教、印度教等宗教,你想了解南亚吗?下面对南亚的描述不属实的是( )A.南亚地形分布特点是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 B.印度河主要流经印度,恒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C.南亚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黄麻、棉花等D.印度是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2.印度是世界上农业大国之一,影响其农业生产的最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滑坡 B.寒潮 C.地震 D.水旱3.读下图,回答(1)、(2)题:(1)图中印度的邻国巴基斯坦的代号是( )A.① B.② C.③ D.④(2)印度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季风气候C.亚热带季风气候 D.温带季风气候知识点三: 西亚1.位于西亚的沙特阿拉伯,气候干旱、淡水缺乏,不惜动用巨额资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发展绿洲农业,他们的财富主要来自于( )A.椰枣的生产和销售 B.石油的生产和销售C.稻米的生产和出口 D.羊毛制品的生产和出口2、西亚被称为“五海三洲之地”。
其周围的“五海”中不属于海洋的是( )A.红海 B.里海 C.地中海 D.阿拉伯海3.小丽的爸爸从国外打工回来,他说:“这个国家的淡水比石油还宝贵这个国家可能是( )A.印度 B.沙特阿拉伯 C.日本 D.美国4.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是( )A.西亚 B.东南亚 C.南亚 D.欧洲西部5.西亚地区是世界上冲突不断的热点地区,产生冲突的原因是 ( )①地理位置重要 ②石油资源丰富 ③水资源缺乏 ④宗教矛盾尖锐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通过苏伊士运河最多的能源或矿产是 ( )A.铁矿石B.铜矿石 C.石油 D.煤炭7.读欧、亚、非三洲局部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1)今年3月初,一艘从台湾到英国的商船,通过①________海峡,进入印度洋,得到中国海军舰艇护航保护,顺利通过海盗猖獗区继而经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和②___________海峡,进入大西洋,到达英国图中海盗猖獗区来自非洲的_____________(国家)2)下边三幅景观图片反应了上图中A、B、C三地的文化特征,请将地名代号A、B、C填在相应景观图片下的括号。
3)中东地区长期以来成为世界焦点地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我军途中最有可能见到的景观是( ) A.马来群岛上热带雨林遮天蔽日 B.印度洋上浮冰漂流 C.阿拉伯半岛上,沙漠广布 D.非洲东岸袋鼠成群知识点四 欧洲西部和两极地区2.霍尔木兹海峡被称为什么?3.西亚处于五海三洲之地哪五海哪三洲?4.西亚是什么气候? 5.西亚是什么教的发源地?6.西亚的哪些国家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 7.欧洲西部有哪些工业大国? 欧洲三大著名旅游国分别是?9.在欧洲西部进行系列旅游活动 应选择去哪个国家? (1)乘船游览峡湾 观看午夜的太阳 (2)去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的墓前献花 (3)游水城威尼斯 参观庞贝古城 (4)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参观世界表都伯尔尼 10.四大洋中最寒冷的一个洋是哪个洋?11.北极地区蕴藏着哪些自然资源?12.南极地区主要是什么?北极地区主要是什么?1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征?14.北极圈内居住的土著居民主要是什么人?15.北极熊被称作什么?16.两极地区主要有哪些动物?17.中国一共在南极站建立了哪两个科学考察站?北极呢?培养学生灵活应用能力过渡教学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基础知识和综合知识都是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内容。
鼓励学生查漏补缺自己本章的知识掌握情况延伸教学本章的内容学习的是区域地理,你了解这些地理分区中的某些具体的国家和地区吗?请同学们课下收集材料,继续下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区域地理的认识更深,激发学生探索地理问题的兴趣作业布置1.完成本节课的《同步练习》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案中的探究案板 书 设 计教 学 反 思本章内容与学生生活空间的距离,教师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拉近距离,创设生动活泼,直观动态、师生互动的教学情景,优化课堂教学考虑到学生对一些世界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储备,教师可以多联系一些国际时事,热点地区进行教学,甚至创造机会让学生多说、多说、多想、多探究、多讨论,采用合作学习、讨论式学习、探究性学习方法并进行讲练结合的方式,达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