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球墨铸铁热处理及应用毕业.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闪****
  • 文档编号:292057388
  • 上传时间:2022-05-1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7.46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球墨铸铁热处理及应用毕业 题目:1)铸铁由液态至室温的冷却中,体验的各石墨化阶段的石墨化程度对 最终温度组织的影响规律2)球墨铸铁铸态为牛眼状铁素体+珠光体+G 的组织 布局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组织对性能有何危害?应怎样才能变为碎块状铁素体+ G+P的布局 球墨铸铁铸态组织布局及革新方案 蒋望(20223350)1 仲姚(20223352)1 黄振飞(20223379)2 钟泽迪(20223393)2 (1.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一班 2. 西南交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二班) 1、铸铁由液态至室温的冷却中,体验的各石墨化阶段的石墨化程度对最终温度组织的影响规律 (1)要分析铸铁由液态至室温的冷却过程,首先要了解铸铁双重相图 铸铁自液态冷却至室温后,其组织一般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两相组成但是,相对于石墨而言,渗碳体只是一种亚稳相石墨可以直接从溶液中结晶或从固溶体中脱溶,同时在较高温度、长时间保温的条件下,也可由渗碳体分解得到因此描述铁碳合金组织转变的相图实际上有两个,一个是Fe-Fe3C系相图,另一个是描述热力学最稳定状态的Fe-C系相图。

      把两者重合在一起,就得到Fe-Fe3C和Fe-C双重相图,见图1图中实线表示Fe-Fe3C相图,虚线加上片面实线表示Fe-C相图 铸铁由液态冷却到室温,假设按照铸铁双重相图举行,那么其固态将由铁素体、渗碳体及石墨三相组成 图1 Fe-Fe3C和Fe-C双重相图 (2)铸铁的石墨化过程 根据铸铁双重相图,铸铁的石墨化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液相亚共晶结晶阶段):从过共晶成分的液相中直接结晶出“一次石墨”,共晶成分的液相中形成的奥氏体与共晶石墨组成的共晶组织; 中间阶段:低于共晶温度以下冷却,沿ES线从奥氏体中析出“二次石墨”以及二 1 次渗碳体在此温度区间分解形成的石墨; 其次阶段(共析转变阶段):共析转变时,共析成分的奥氏体转变为由铁素体和石墨形成的共析组织,以及共析渗碳体退火时形成石墨 按照上述阶段转变,铸铁成型后由铁素体与石墨(包括一次、共晶、二次、共析石墨)两相组成 铸铁的组织取决于石墨化的程度实际生产中,化学成分、冷却速度等各种工艺制度都影响着石墨化的程度和铸铁的显微组织。

      表1是一般铸铁经不同程度石墨化后所得到的组织 表1 铸铁组织与石墨化程度关系 2、球墨铸铁铸态为牛眼状F+P+石墨 的组织布局是如何产生的?这种组织对性能有何危害?应怎样才能变为碎块状F+P+G石墨的布局 (1)球墨铸铁铸态为牛眼状F+P+石墨 的组织布局是如何产生的? 我们都知道一般普遍的球墨铸铁在其铸态形态下往往会产生牛眼状铁素体,查阅资料我们了解到由于球墨铸铁一次结晶终了的时侯,在石墨球的周边会全部被奥氏体环绕,而且在邻近石墨球的奥氏体中,C更加轻易向球墨中间举行分散和沉积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当产生共析转变的时侯,围绕在球墨周边的奥氏体会析出F和石墨C,从而产生铁素体环包围着石墨球,但是假设所析出的碳沉积在石墨球上,这时在远离石墨球的奥氏体中就务必通过F,由于这时分散的距离分外长,分外难以形成,又由于在固态的 2 条件下没有生核长大形成的条件,并且产生一次结晶的时候元素偏析的巨大影响,在特定的冷却条件下,距离石墨球较远的A便转变为P,形成牛眼状F组织. (2)这种组织对性能有何危害? 根据上图可知为球墨铸铁铸态为牛眼状F+P+G 的组织布局,查看到在其基体组织中具有大量的F,着虽然可以分外明显的提高其伸长率和冲击韧度,但是同时F与球状石墨的交界处在外力的作用下很轻易产生微裂纹,因此其强度和硬度较低,综合力学性能较差。

      (3)怎样才能变为碎块状F+P+G 的布局 查询资料可知,球墨铸铁在铸态状态下混合组织为P和F的时候,其中F一般处于石墨球的周边,并形成牛眼状组织,假设我们通过采用将片面奥氏体化举行正火处理,然后将球铁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区间,这时候只有一片面的基体转化为A,但是其余F那么分散分布,同时由此而转变成的A在之后的冷却过程中将转变为P,F,并且不发生变化这时在正火之后的产生的基体组织中F被分割成破碎状或分散状,我们将由分外细小、同时很圆整的分散状(破碎状)F基体及石墨球加P而组成的球铁称为破碎铁素体球墨铸铁 — 5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