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研Sr 对AM80-1.3Ca 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doc
4页小研 Sr 对 AM80-1.3Ca 镁合金耐热性能的影响引言Mg-Al 系镁合金具有较高的室温强度、优良的铸造工艺性能和良好的耐蚀性等优点,是镁合金领域研究和应用的重点[1-2]目前普遍认为,低成本的碱土元素Ca 和 Sr 对镁合金的蠕变性能改善有益[3-6]合金中添加Ca 能使镁合金的一些性能得到提高,并使它们的高温蠕变性能和高温硬度得以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由于存在不可忽视的铸造缺陷,如冷隔、热裂和粘模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应用[7]Sr 在 Mg-Al 系合金中的合金化作用机制同 Ca 类似,国外也已开发出性能较好的AJ 系列合金 [8]但是此类合金的熔化及浇注温度较高,压铸条件苛刻,且合金中含有大量Sr 元素,其价格也会高于以钙和混合稀土为主要成分的合金价格国内外学者也研究了在Mg-Al 系合金中加 Ca 后,再添加质量分数1%~4%的 Sr 来改善 Mg-Al-Ca 合金各方面性能的不足[9]尽管如此,仅从 Sr 的含量方面对此类合金进行评估,其仍摆脱不了上述AJ 系列合金的缺陷 Sr 作为一种变质、修复剂早已在Al 合金 (特别是 Al-Si 合金 )中广泛应用 [10-13]。
该元素对合金的基体和二次相的形态、数量和分布都有明显的改善因此,考虑在Mg-Al-Ca 合金中添加一定量的Sr (质量分数 0.05%~1%)来对镁合金的基体和二次相的形态、数量和分布进行变质、修复,以期改善Mg-Al-Ca 合金的不足,提高合金的耐热性及合金的各方面综合性能,开发出真正低成本、高强度及高耐热性的镁合金1 实验材料及方法配制合金的主要原料 (纯度 )为:镁 (99.98%),铝 (99.6%),锌 (99.9%),电解锰 (95%),锶以 Al-10%Sr 中间合金的形式加入实验合金的成分见表1合金熔炼过程用RJ2 号熔剂阻燃、精炼,之后在740 ℃下浇铸到预热250 ℃的金属模中合金的蠕变性能用GWTA304 高温蠕变持久试验机测试蠕变试样按ASTM 标准加工,其标距尺寸为φ10 mm×50 mm测试在 200 ℃/56 MPa 的物理条件下进行,各试样恒温持续加载时间均为100 h利用 Leitz-MM-6 卧式金相显微镜和JEOL JSM-5600LV 型扫描电镜 (SEM)分析合金的组织2 结果2.1 合金的铸态组织是 AM80-1.3Ca 合金经 Sr 变质后的金相组织。
AM80-1.3Ca 合金晶界上分布着连续网状的二次相当Sr 的质量分数为0.1%时,晶界处二次相有少许离散,但大部分还是呈聚集块状分布当Sr 的质量分数为0.2%时,二次相变成短棒状或颗粒状,且基本呈弥散分布状态当Sr 的质量分数增至0.3%时,二次相离散分布程度进一步加大,但其形态却变成了长条状或者针状当Sr 的质量分数为0.5%时,晶界处二次相又重新大致呈网状分布,但网状程度较轻2.2 合金的蠕变性能是本实验系列合金在200 ℃/56 MPa 条件下的蠕变曲线分别是由合金蠕变曲线统计出的 100 h 内蠕变总延伸率和第2 阶段蠕变速率 (稳态蠕变速率 )由可知, AM80-1.3Ca 合金的稳态变形速率和100 h 内的蠕变延伸率分别为3.5×10-9 s-1 和 1.3%在 AM80-1.3Ca 合金的基础上,添加0.2% Sr 后,合金的抗蠕变性有所提高,但幅度不大当 Sr 的质量分数增至0.3%时,合金的抗蠕变性突然下降,其稳态蠕变速率和100 h 蠕变量分别达7.1×10-9 s-1 和 2.3%当 Sr 的质量分数为0.5 时,合金的稳态蠕变速率和 100 h 蠕变量又分别降至1.7×10-9 s-1 和 0.8%,此时 AM80-1.3Ca-0.5Sr 合金的抗蠕变性为本实验合金系中最优。
3 分析讨论在 Mg-Al 系合金 AM80 中,添加一定量的Ca 可对合金组织中的物相的组织晶粒度产生较大的影响 [14-15];而在 AM80-Ca 合金中加入一定量的变质剂Sr,合金的组织也将产生较明显的变化据笔者前期对AM80-Ca-Sr 合金组织的研究结果可知,在AM80-1.3Ca 合金的组织由基体Mg 和一定量的晶界相Al2Ca 和 Mg17Al12 相组成其中 Al2Ca 相系高熔点相,对合金耐热性的提高有利,Mg17Al12 相系低熔点共晶相,对合金耐热性的提高不利0.1%~0.5%Sr 对 AM80-1.3Ca 合金中 Al2Ca 相有较强的变质作用通过Sr 对 Al2Ca 相颗粒的吸附和变质作用,使得该相由类似骨骼状逐渐变为小块状或条状,弥散分布在晶界处随Sr 的质量分数由0.1%增至 0.5%,基体中 Al 原子的固溶度逐渐增加,降低了合金凝固时剩余液相中Al 原子分数,从而进一步抑制了β-Mg17Al12 相的析出,同时也提高了Al2Ca 相在晶界处的体积分数加Sr 后,AM80-1.3Ca 合金组织中高熔点相Al2Ca 的增加和低熔点相Mg17Al12 的减少对提高合金耐热性非常有利。
目前的研究表明[16],镁合金的蠕变主要通过位错滑移和晶界滑动 2 种方式进行本实验合金的蠕变是在 200℃/56 MPa 的条件下实施的,此条件可大致认为是高温低应力环境因此,按照目前研究者对镁合金蠕变机制在不同条件下普遍的研究结果可知,本实验系列合金的主要蠕变机制可认为是由晶界滑移和晶界迁移导致的晶界滑动,而位错滑移可认为是合金蠕变过程中次要的机制许多研究表明[17],Mg-Al 系的 AZ91 合金高温蠕变性能差的主要原因是分布在晶界的 β 相(Mg17Al12)熔点较低(473℃),在高温条件下易变形,无法钉扎住晶界,导致晶界滑动因此,控制合金晶界处低熔点 β 相的数量,重新生成高熔点的晶界强化相,且使其均匀弥散分布就成为改变Mg-Al 系合金蠕变性能的关键通过研究在 AM80 合金基础上加入 Ca 后的 AM80-xCa 合金的组织变化情况,可知 Ca 的添加大幅抑制了 β 相的共晶析出,且生成了高熔点 Al2Ca 相Al2Ca 相在高温过程中基本不出现软化、分解等变化,且该相的体积分数在 AM80-xCa 合金晶界处占主导地位因此,AM80-xCa 合金的晶界在蠕变过程中得到更长效的钉扎,限制了晶界滑移和迁移。
显示了合金蠕变 100 h 后纵向截面的金相照片,图中 A 区代表非连续析出的 β-Mg17Al12 相,B 区代表连续析出的 β-Mg17Al12 相显示了合金蠕变 100 h 后纵向截面的 SEM 形貌虽然 AM80-xCa 合金的蠕变性能较 AM80 合金有所改善,但在 AM80-xCa 合金中,Al2Ca 相依然是大块或者骨骼状,这种形貌很容易导致其在受力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效应而萌生裂纹、扩展而导致合金过早断裂,从而降低其抑制晶界滑动的效果,恶化合金的蠕变性能另外,合金晶界处及晶界附近骨骼状 β 相及高温过程中非连续析出的 β 相始终不利于合金蠕变性能的提高在 AM80-xCa 合金的基础上添加微量的变质剂 Sr,Sr 对 AM80-1.3Ca 合金组织中 β 相和Al2Ca 相的形态、数量及分布有明显的影响对于 AM80-1.3Ca-0.5Sr 合金来说,0.5% Sr 最大程度减少了组织中低熔点 β 相的生成,降低了 β 相软化、粗化对合金抗蠕变性提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生成了一定数量的 Al4Sr 相,使 Al2Ca 和 Al4Sr 高熔点相在晶界附近的体积分数增加,虽然这些高熔点相呈一定程度的网状分布,但却能更好地抑制高温低应力下晶界的滑移和迁移。
另外,0.5% Sr 使合金基体中 Al 的固溶度有所提高,这无疑有助于阻碍合金在蠕变过程中位错的滑移和攀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蠕变变形的进程在高温蠕变过程中,Mg-Al 系合金晶界处非连续析出的 β 相呈薄片状并与晶界几乎成直角,不仅为晶界滑移提供了更多的滑移表面,同时为临近晶粒的变形提供了额外的自由度,因而使晶界滑移和晶界迁移更易进行,不利于合金的抗蠕变性能虽然AM80-1.3Ca-0.5Sr 合金基体中 Al 的过饱和固溶度被提高,但显示,合金晶界附近非连续析出相的数量却变得更少,组织稳定性更高,这些组织变化均有利于合金蠕变性能的提高按照 Sr 在 AM80-xCa 合金中的作用效果可推知,随 Sr 的质量分数由 0.1%增加至0.5%,AM80-1.3Ca-Sr 合金的蠕变性能是逐步提高的但是实验结果显示,AM80-1.3Ca-0.3Sr 合金的蠕变性能却突然恶化由中 AM80-1.3Ca-0.3Sr 合金组织可知,合金的二次相基本呈长条状或针状分布于晶界处,这种二次相的形貌特征从理论上讲,极易降低晶粒间的强度,并使合金在较低载荷下产生应力集中而萌生裂纹,不利于阻碍晶界滑动因此,可以认定 AM80-1.3Ca-0.3Sr 合金这种二次相形貌的特征是导致蠕变性能恶化的主要因素。
4 结论1)0.1%~0.5% Sr 对 AM80-1.3Ca 合金中 Al2Ca 相有较强的变质作用通过 Sr 对 Al2Ca 相颗粒的吸附和变质作用,使得该相由类似骨骼状逐渐变为小块状或条状,弥散分布在晶界处随 Sr 的质量分数由 0.1%增至 0.5%,Sr 逐步抑制 β-Mg17Al12 相的析出,同时提高了 Al2Ca 相在晶界处的体积分数2)200 ℃/56 MPa 条件下,由于 Al2Ca 相的弥散分布及体积分数的增加对阻止晶界滑动非常有利AM80-1.3Ca-0.5Sr 合金的蠕变性能最优,其稳态蠕变速率和 100 h 蠕变量又分别低至 1.7×10-9 s-1 和 0.8%但是由于 AM80-1.3Ca-0.3Sr 合金中二次相呈长条状分布,降低了晶界强度,易导致应力集中效应,其蠕变性能出现大幅恶化中中国国硕硕士士论论文文网网提提供供大大量量免免费费m mb ba a 硕硕士士论论文文,,如如有有业业务务需需求求请请咨咨询询网网站站客客服服人人员员!!参考文献[1] Polmear I J. Magnesium alloys and applications [J]. Mater Sci Technol, 1994, 10(1): 1-16.[2] Mordike B L, Ebert T. Magnesium properties-application-potential [J]. Mater Sci Eng A, 2001, 302(1): 37-45.[3] 陈振华 , 严红革 , 陈吉华 , 等. 镁合金 [M]. 北京 : 化学工业出版社 , 2004: 14-18.Chen Zhenhua, Yan Hongge, Chen Jihua, et al. Magnesium alloys [M]. Beijing: Chemistry Industrial Press, 2004:14-18.[4] JAE JOONG KIM, DO SUCK HAN. Recent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Magnesium Alloys in theHyundai and Kia Motors Corporation [J]. Materials transactions, 2012, 49(5): 894-897.[5] Alan A. Luo, Recent Magnesium Alloy Development for Automotive Powertrain Applications [J]. MaterialsScience Forum, 2003,419-422: 57-66[6] Aghion E, Moscovitch N, Arnon A. Solidif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newly developed die castmagnesiu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