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兰州安宁新城分区规划说明.docx

15页
  • 卖家[上传人]:人***
  • 文档编号:489410869
  • 上传时间:2022-09-03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7.19KB
  • / 1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兰州安宁新城分区规划说明一、规划背景与工作目标(一)规划背景本次规划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城市发展的需要 “九五”期间,兰州市经济以 8.6%的速度持续而稳定地增长,随着城市经济实 力的不断增强,将对城市建设带来显著的影响为了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和实现均衡发展,兰州市 委、市政府提出了以迎门滩、马滩和崔家大滩为主要空间建设兰州新城的构想2、规划体系的需要自第三版兰州市总体规划(2000-2010 年)完成后,兰州市城市规划的宏观构 架已基本建立,规划编制工作重点应逐步由宏观层面转向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及修建性详 细规划等微观层面3、规划管理的需要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规划管理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规矩,城市的各项建设 按规划的要求有序地建设并贯穿城市建设项目的整个过程本次规划充分重视规划的管理性和可 操作性,保持规划针对不同发展条件的适应性与自我调节机制,使规划真正成为管理的有效工具二)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本次规划的主要规划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二、规划区现状分析(一)区位分析新城的核心区为“三滩”地区(迎门滩、马滩、崔家大滩),正好位于安宁区、七 里河区和西固区的交界地段,在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西固区是重要的工业能源基地,安宁区是 科技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七里河区是物资集散及主要居住区,这为建设以科研、教育、体育 和高科技产业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二)自然状况规划区主要处于由黄河冲积而成的河谷川地,黄河自西向东穿过规划区南部,在“三滩”地区形成“S”形大转弯该地区水文自然景观丰富,地势平坦,地形开阔整个“三滩”地区为 第四系冲积物组成的河漫滩阶地和一级阶地,冲积层厚7 米~10 米土层自上而下为亚砂土、亚 粘土及砂砾卵石层,基层为巨厚层的砂砾岩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三) 社会概况1、 行政隶属新城规划用地分别隶属于安宁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其中迎门滩隶属于安宁区;马 滩隶属于七里河区;崔家大滩隶属于七里河区及西固区2、 人口与构成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兰州市总人口为314.2 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为 198 万人,新城规划区现状人口 17.39 万人规划区农业人口 47064 人,占总人口的 27.07% 男性人口为89836人,女性人口为82045人,男女比例为:1.09:13、 文教娱乐(1) 中、小学基本情况规划区内现有小学25 所,其中省属小学2 所、区属小学13 所、厂矿小学 10所,共有学生11696人;现有中学15所,其中省属中学4 所、市属中学1所、区属中学3所、 厂矿中学 7所,共有学生8860 人;现有职业中学3 所,共有学生278 人。

      2) 高校基本情况规划区现状高等学校较多,规模较大,科研综合实力较强3) 娱乐设施规划区内由于大型工矿企业、高等学校较多,人口构成较为固定,因此现状文化、 体育设施大部分为各企业、学校内部自设,区级文体设施较少4、 医疗卫生规划区内医疗卫生设施大致分为三级配置:医院(包括:厂矿、学校附属医院)、乡 卫生院、私营诊所规划区内现有医院11所、乡卫生院4所、在册私营诊所108 家四) 经济概况规划区工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占绝对主导地位;化工、机械、 能源、电器等传统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由于国有企业体制转换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等因素影 响,使兰州所具有的传统的工业优势正在逐步丧失五)土地利用现状新城现状总用地4178.09 公顷,其中:现状建设用地1046.71 公顷,占总用地 的 25.05%;水域和其它用地 3131.38 公顷 , 占总用地的 74.95%1、居住用地规划区现状城市居住用地148.32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4.17%,规划区内的自然村 住宅等居住点的建设用地归入村镇居住用地2、工业用地现状工业用地385.13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6.79%,主要为一类工业和二类工业用 地。

      3、公共设施用地现状公共设施用地357.26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35.85%,主要分为教育科研设 计用地和商业金融业用地其中,教育科研设计用地284.35 公顷,商业金融业用地36.49 公顷, 行政办公用地 4.17 公顷,文化娱乐用地 22.5 公顷,医疗卫生用地27.75 公顷4、市政设施用地现状市政设施用地43.07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4.11%,其中,供应设施用地 10.92 公顷,交通设施用地26.81 公顷,邮电设施用地3.93 公顷,其他市政设施用地1.41 公顷5、道路交通用地现状道路广场用地68.65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6.56%,现状道路交通用地指标 偏低,道路系统还很不完善6、水域和其他用地现状水域和其他用地3131.38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74.95%,其中,水域 325.39 公顷,园地 2069.65 公顷,村镇建设用地 372.54 公顷,弃置地 363.8 公顷7、现状土地利用问题的总体评价现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建设用地主要沿交通干线发展,尤其是安宁西路、安宁东路等城市生活性主干道两侧,建设 发展要远远快于其他地区,由于现状安宁西路等兼具有对外交通的职能,这就使得市区交通与过 境交通相互干扰严重。

      2)规划区内村属土地仍占有一定的比重,土地开发大多以村为单位进行,各村各自为政,缺乏 统一规划、协调,土地开发方式采用粗放经营为主,由此导致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开发强度较低、 土地浪费严重3)土地利用结构也不甚合理,各类用地交叉混杂,存在互相干扰、互相影响的弊端用地构成 上,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比例偏高,道路用地和各类配套用地却显著偏低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于经济发展,道路建设状况急需改善;市政设施、各项社会配套设施建设 仍需大幅度加快商品房建设的过度膨胀是导致上述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六)城市建设现状分析1、建筑质量综合评价规划区现状居住建筑可分为城市住宅和村镇住宅两类,村镇住宅多为低层建 筑,质量较差;城市住宅建筑以多层为主,质量较好,但形式较为单调,缺乏和谐统一的基调2、交通现状分析规划区现状交通存在着诸多问题概括为:道路用地面积少(道路交通用地仅占 规划区建设用地的6.56%);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道路网络,整体性能差;交通设施严重匮乏3、环境保护现状分析规划区环境保护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大气污染和水污染大气污染物主 要由煤烟、固体粉尘悬浮物构成,以煤渣、铁渣为主,这与安宁区的工矿企业大都使用炉灶烧煤 有关,安宁区每年排放工业固体废物为4~4.5 万吨/年。

      安宁区区政府已经重视并开始治理大气污 染,加强了对重点污染源的监控,建成烟尘控制区11.82 平方公里规划区内现状没有污水处理 厂,工业污水一般由厂矿自行处理,现状总共有13 家具有污水处理能力的厂矿企业;生活污水、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黄河,给环境造成很大污染总体规划在大青沟的沟口安排了七里河安宁污水 处理厂,现已开始征地,投入使用后,相信会对改善安宁区及周边地区的水环境起到很大的推动 作用三、发展目标与策略(一)发展目标与规模1、发展目标通过十年或更短时间的努力,将新城建设成为以传统工业、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导的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环境优良、具有较高水准的现代化城市组团;并使其逐渐成为兰州市 区中部重要的文化教育、商贸中心、高新技术生产基地和兰州市二十一世纪的城市中心区2、控制规模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兰州现状人均建设用地 指标为II级(75.1〜90),规划从新城建设的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和创造优良环境吸引人才、发展社会经济的思路出发,确定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III级(90.1〜105)规划区现状人口为17.3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为 4.7 万人。

      按照《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10)》的要求,考虑到新 城建设的实际情况, 2010年人口控制规模为33万人,建设用地控制规模为33.77平方公里,人均 建设用地规模为102.32平方米/人二) 产业发展策略1、 工业发展策略规划区主导产业以电力、机械电子等工业为主,拥有飞控、长风、万里等一批大 型军工企业工业是财政收入和税收的主要来源,因此,保持本地区传统工业的经济活力是十分 重要的在这种前提下,必须对工业发展的策略加以调整具体思路是:(1) 对安宁西路以北的现状工业进行改造整治,逐步对其实行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以提高工业 企业的效益;(2) 在马滩地区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全市工业新的经济增长点2、 房地产业发展策略新城的开发建设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新城建设为契机,通过市场运作,寻求 兰州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兰州的房地产发展3、 第三产业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城市综合发展,发挥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带动地区 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重要途径第三产业的发展首 先从搞活流通入手,通过大力发展商贸及饮食服务业,将兰州建设成为西北地区的物资交流中心。

      商业发展方向以中档大型批发零售业、连锁商业、饮食服务业和旅馆业为主4、 基础设施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确立企业在经营性市政公用投资中的 主导地位营造有利于市场要素合理流动的政策环境,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调动社会参与城 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实施 市场化积极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资产的经营,鼓励采用特许经营权转让、资产经 营权转让、收费权转让、资产证券化以及股权转让或出售等多种方式,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 产,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扩大市政公用产品和服务的供应能力,满足经 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求三) 土地利用策略应充分认识兰州市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宝贵性,尽可能使有限的土地发挥较 大的效能因此应大力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效率,以集约高效的土地利用模式取代过去相对粗放 的发展方式四)环境发展策略鉴于兰州较为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城市发展应首先立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培育因此,对于兰州河谷地区的开发建设应设定一个最后的警戒线,必须保证作为一个城市所不可缺少的绿色生态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营造更为舒适和宜人的城市环境。

      高质量城市 环境包括高质量的生活设施环境、城市生态环境和景观形象使之成为适居的城市和生态的城市环境建设应成为新城发展的战略目标,强调以人为中心,增强对人口和新经济活动的吸引力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新城环境不断提高居住环境的水平和质量从自然和社会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自然的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生产力,提高物质和文化 生活水平生态城市建设也是适应新城高起点的功能定位的需要四、土地利用规划与空间布局结构(一)土地利用构成新城规划总用地为4178.09公顷,其中:规划总建设用地3376.64 公顷,占总 用地的 80.82%;水域和其他用地801.45 公顷,占总用地的19.18%1、居住用地新城规划居住用地为624.82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8.5%,主要为一类居住用地和二 类居住用地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增加公共设施用地,其用地由原来的375.26公顷增加至848.59 公顷,占总 建设用地的 25.13%3、工业用地规划通过调整现有工业用地的结构,搬迁原有污染企业,改变效益很差的小企业的用地性质,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区,其用地由原来的385.13 公顷降至 313.62 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 9.29%。

      4、道路广场用地规划增加道路广场用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