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桃坪铜多金属矿地质踏勘报告精品.docx
6页核桃坪铜多金属矿地质踏勘报告 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现场踏勘咨询报告 2022年12月22日至2022年12月23日,受陕西金刚五矿资源有限公司邀请,陕西汇金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由董事长史光德带队,总工程师宫元集、勘查部经理景振钧、刘继庆等六人,对陕西省镇安县核桃坪铜多金属矿进行了现场地质踏勘和咨询 一、基本情况 勘查区位于镇安县城西北方向约60公里,属东川镇管辖,距陕西省西安市95公里,距商洛市178公里勘查区西起核桃坪一带,东止寨沟一带;南起水围城一带,北止川河口一带东西长约3.10公里,南北宽约2.77公里,面积8.41平方公里 该探矿权首立于2022年12月,是以挂牌竞拍方式获得2022年5月勘查面积缩减至8.41km2,有效期限为2022年8月22日至2022年8月22日矿权首立以来,几年的普查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结果显示该区钨矿成矿地质 条件良好,找矿潜力大截止目前,该区已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见下表: 年月年月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目前矿区范围内共圈出六条矿化蚀变带、11条钨矿体,各矿体大致呈层状、似层状平行产出,其中主矿体K1沿走向工程控制长900.00m,控制斜深136.00m, 平均厚度5.48m, WO平均品位0.622 X 10-2。
目前共获得矿石资源量(333+334)资源量470.67 X 104t , WO金属量27658.11t , WO平均品位0.588%其中(333)矿石量100.81 X 104t , WO金属量5978.07t , WO平均品位0.593%; (334)矿石量369.86 X 104t , WO金属量21680.04t , WO平均品位 0.586% 本次地质踏勘咨询的目的是通过对已完工的钻探岩芯进行现场观察研究和 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踏勘,以及对该矿的成因、规模、前景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为下步勘查工作指明方向,并提供可操作性的工作方法和手段具体任务如下: 1、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已完工钻探岩芯,分析判断矿床质量和规模 2、通过对矿区岩性、构造、矿化情况进行实际观察、踏勘,结合以往地质 成果,分析探讨矿床成因类型和潜力价值 3、认真总结分析目前勘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4、提出下步工作总体思路、工作部署及建议和意见 二、对矿区认识 该区处于秦岭褶皱系(I)、南秦岭印支褶皱系带(U)、凤县一镇安皱褶束(川)与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川)交汇的东段。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有古元古界陡岭岩群、新元古界耀岭河岩组、上震旦统灯影组;下古生界寒武-奥陶系及上古生界泥盆-石炭系地层该区区域上经历加里东期-海西期多期次伸展-挤压构造变形,又经印支-燕山期陆内收缩-推覆构造变形,形成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带矿区构造形迹以北西西向为主,矿区北部有陈家沟一胡家岭区域大断裂通过,区内F1、F2为陈家沟一胡家岭断裂的次级断裂;矿区位于最具潜力的金堆城-胭脂坝NE向构造岩浆岩Mo W成矿远景区区域内矿化点分布广泛,主要有金、铁、铅、锌、钼、钨、黄铁矿等金、铅、锌、钼、钨、铁矿分布 通过现场实际观察、分析和研究,大家一直认为: 1、从现场岩芯、矿石品级、矿床规模、成矿类型分析判断,该矿前景比较 好,现在已达到中型规模,继续勘探后,可有望达到大型以上规模 2、根据目前勘查成果,该矿六条矿化蚀变带具呈北西西向展布,与主要构造形迹线方向一致圈定的11 条钨矿体均平行分布于六条矿化蚀变带之内,现场观察可以看出,大多细脉状、密集分布的高品位钨矿分布与北东向的构造裂隙有关,表明其矿体受近东西向F1、F2 控制,主要赋存于北东向羽状构造裂隙中,这可能与金堆城-胭脂坝NE向构造岩浆岩有直接关系。
3、现场探讨认为:该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与石英脉关系密切,初步确定矿石自然类型为石英脉型白钨矿石 4、野外可见与成矿有关的绿柱石、透辉石、金云母、铜铀云母等等,表明其成矿的多期性、多样性和复杂性 三、目前勘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矿区山高林密,沟谷水系发育,地形及其复杂,以往从未做过地形测绘,造成对控矿工程的定位及设计困难 2、主矿体地表多被水系及第四系覆盖,地表无法揭露,对矿体的地表研究不够,从而加大了深部探矿工程的风险; 3、区内构造发育,地层出露较多,以往仅完成了1/ 万的地质草测,地层仅划分到组,基础地质研究薄弱,无法指导现阶段的探矿工作致使已施工钻孔地质编录与地表地层单元不统一、无法对比划分,造成全区岩性命名混乱和钻探工作量的浪费; 4、矿区面积为8.41Km2,目前仅对西南部的月河一带做的工作较多,北部及东部的大部分区域勘查程度较低; 5、已施工的钻孔取样未圈边,或漏采样样品,达不到规范要求; 6、对已发现的含绿柱石大理岩仅做了光谱分析,还不能确定其他元素的含量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7、各类测试样品未系统采集,如小体重、物相样等。
四、下部工作建议 1 、及时补采钻孔遗漏样品及圈边样,重新圈连矿体 2、加快矿区1/2 千地形测绘,为下部地质填图及勘探线测量等地质工作做准备 3、加快1/ 万地质修测和1/2 千地质测量,划分矿区地质单元,为探矿工程的布置及施工打好基础 4、对矿区北部及东部继续进行物探扫面和异常测深,为下步探槽和钻探实施提供依据 5、以K1 矿体为主矿体,兼顾其它矿体,尽快制定全面、系统的详查实施方案,为2022年8月顺利提交详查地质报告打好基础 6、硐探实施应慎重进行要本着就矿找矿的思路,由已知到未知,先稀后密的原则施工探矿工程建议条件成熟时,可以在东部有利地形处,向南穿脉布置探矿坑道 7、对已发现的含绿柱石大理岩、铜铀云母等应做光谱全分析或化学全分析,以确定该区矿床所有有益元素数量、含量和是否具有工业价值; 8、系统采集各类测试样品 陕西汇金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